2.1 大气组成与垂直分成———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前导学
【知识速递】
1.大气组成及其作用
大气组成 主要作用
干洁空气 主要 成分 N2 _________的基本元素
O2 维持_________的必需物质
微量 成分 CO2 绿色植物_________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_________,对地面具有_________作用
O3 吸收_________,使大气增温;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杂质 作为_________,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1)划分依据: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
(2)各层特征比较
垂直分层 高度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对 流 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_________(每升高100米,温度大约降低0.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受 _________越多
空气_________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_________、下部_________,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_________ 几乎全部_________、固体杂质集中在该层,_________易成云致雨
平 流 层 对流层顶到50~ 55千米 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小;30千米以上随高度增加而_________ 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气流以_________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
有利于高空飞行 水汽、杂质极少,云雨绝迹,能见度好
高 层 大 气 平流层以 上的大气 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离地面远,引力小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_________ 高层大气底部随海拔升高臭氧减少,吸收紫外线能力降低,温度降低;高层大气呈电离状态,氧原子吸收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上升
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 _________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重难扩展练】
1.大气层的特点、成因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层 海拔范围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与人类的关系
对 流 层 低纬:17千~18千米; 中纬: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温度大约降低0.6℃) 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与杂质,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平 流 层 从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 气温随海拔增加而升高 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大气水平运动有利于高空飞行;臭氧具有保护地球生物的作用
以水平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
天气晴朗 水汽、杂质极少,气流平稳
高 层 大 气 从平流层顶到2000~3000千米的高空 气温随海拔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大气密度极小 底部无臭氧吸收紫外线,其热源主要来自平流层,随后气温随海拔增加而上升是因为氧原子吸收了短波长的紫外线;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 80~500千米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练1】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A层叙述正确的( )
①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②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③以对流运动为主
④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臭氧层位于图中( )
A.A层 B.B层
C.C层 D.C层以上大气层
2.逆温现象及其影响
(1)逆温现象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气温约下降0.6℃,但有时会出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上升的现象,即出现了逆温现象(如下图所示B、C之间),根据其成因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和地形逆温。
(2)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
(3)逆温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成雾 早晨易出现多雾天气,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人们的出行,易导致交通事故
大气污染 逆温使空气垂直对流受阻,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如雾霾),从而危害健康,如果位于盆地内,将会更加严重
沙尘暴 逆温时不利于沙尘扬起
对航空造成影响 低空逆温造成的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麻烦,而高空逆温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原因是高空逆温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提高了能见度,使飞机更加安全
【练2】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这种现象称为逆温。有人说,逆温是雾霾的帮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上图中,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次是( )
A.① B.② C.③ D.②③
4.对于逆温现象的意义论述正确的是( )
A.出现晴好天气,交通能见度更好 B.高空出现逆温层不利于飞机飞行
C.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加重雾霾天气 D.逆温现象可以增加沙尘暴现象的出现
【习题演练】
读下图,据此完成1~2题。
1.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有关图示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高空飞行
③上部冷下部热,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
④有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20年5月27日,我国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在海拔8830米处架设了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此次科考架设的自动气象站位于大气中的( )
A.电离层 B.高层大气 C.平流层 D.对流层
4.此次科考对研究气候变暖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是( )
A.使用清洁能源 B.发展重化工业 C.砍伐原始森林 D.增加煤炭使用量
某同学为了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在夏天做了如下实验:先准备两个规格相同的玻璃器皿,在其中一个器皿底部放一层沙粒,在另一个器皿底部放相同体积的清水。将两个器皿放置在阴凉处,等到两个器皿中温度计的值相同时,完全密闭,然后把两个器皿一起放在阳光下照射。读下图,据此完成5~6题。
5.30分钟后再次观察两个器皿中的温度计,可能的结果是( )
A.两个温度计的值相同 B.甲温度计的值较高
C.两个温度计的值降低 D.乙温度计的值较高
6.该实验可以验证( )
A.纬度高低对气温的影响 B.海拔高低对气温的影响
C.下垫面差异对气温的影响 D.大气运动对气温的影响
飞机颠簸指飞机在飞行中遇到乱流而突然出现的忽上忽下、左右摇晃及机身振颤现象。飞行颠簸层高度一般不超过海拔1000米,强颠簸层高度只有几百米,颠簸层水平范围多数在100km以内。下图为2006年我国某航空公司西南高原航线飞行颠簸次数年内变化图。据此完成7~8题。
7.由青藏高原飞往云贵高原的飞机发生颠簸的概率会(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8.若飞行员正在低空飞行时屏幕上显示前方有强颠簸区,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速前行 B.调头返回 C.迅速爬升 D.向下俯冲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采样任务,在内蒙古四王子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图为嫦娥五号部分返回路线示意图。
(1)判断乙、丙两层中属于对流层的是____,说出对流层气温变化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____。
(2)嫦娥五号返回过程中依次穿过甲、乙、丙三个层次,比较三个层次的气压大小____,并说明理由____。
(3)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层,解释原因____。
答案以及解析
【知识速递】
1.生物体;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升高;保温;紫外线;凝结核;
2.(2)递减;热;对流;冷;热;复杂多变;水汽;对流运动;迅速上升;平流;先降低后升高;无线电波
【重难扩展练】
【练1】(1)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大气层A层位于最底层,是对流层,水汽、杂质几乎都位于该层,雨雪冰雹等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①正确;A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而不是太阳辐射,②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层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因此叫做“对流层”,③正确;因为A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所以近地面气温高,距离地面越高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大气层A是对流层,B是平流层,C是高层大气。臭氧层位于B平流层,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升温,因此,B层大气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练2】(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逆温是对流层大气出现了上热下冷(即随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的现象。据图可知,图中②出现了随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的现象,B正确,其他层次均未出现该现象,ACD错误。故选B。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逆温出现时,大气稳定,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易出现或加重雾霾天气,能见度差,A错误,C正确;高空出现逆温层,大气稳定,对流运动弱,有利于飞机飞行,B错误;逆温出现时,大气稳定,对流运动弱,不易起风沙,减少沙尘暴的出现,D错误。故选C。
【习题演练】
1.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的垂直高度判断,该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底部的气温约为-50℃,随高度升高,平流层气温升高,平流层顶部气温大约0℃,①线正确,A正确。故选A。
2.答案:D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该层为平流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①错误;垂直方向的气温上热下冷,故大气稳定,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有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③错误,②④正确,D正确。故选D。
3.答案:D
解析:此次科考架设的自动气象站的海拔8830米,而图中显示,对流层平均高度约为12千米,因此该自动气象站位于大气中的对流层,D符合题意,排除B、C;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高度在远高于该自动气象站的海拔,排除A。故选D。
4.答案:A
解析: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A符合题意;发展重化工业和增加煤炭使用量,会增加温室气候的排放量,从而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排除B、D;砍伐原始森林,会减少植被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固定,从而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加剧全球变暖,排除C。故选A。
5.答案:B
解析:沙子比热容小,升温降温都快;水的比热容大,升温降温都慢。接受相同的太阳辐射,30分钟后,底部放一层沙粒甲的气温值比底部放相同体积清水的乙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答案:C
解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同,从而产生了气温的差异,C正确;该实验没有验证纬度、海拔、大气运动对气温的影响,A、B、D错误。故选C。
7.答案:A
解析:青藏高原纬度和海拔较高,对流较弱,飞机颠簸概率较小:云贵高原纬度和海拔较低,且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对流较强且逐渐增强,飞机颠簸概率较大。因此,由青藏高原飞往云贵高原的飞机发生颠簸的概率会逐渐增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答案:C
解析:飞机平稳飞行在平流层,飞行员在低空飞行发现或发生最暗时,说明该区域对流层厚度大,应向上迅速爬升进入平流层,C正确;加速前行可能会造成危险,A错误;掉头返回会影响旅客行程,通常不会采取这样的方式,B错误;俯冲向下,低空对流湍流更强烈,更易发生飞机颠簸,D错误。故选C。
9.答案:(1)丙;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成因: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故距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
(2)甲<乙<丙;理由: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3)平流层或乙层;原因: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水汽和杂质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高
解析:(1)根据地球大气层的划分,最靠近地面的大气层是对流层,因此图中乙、丙两层大气,乙是平流层,丙是对流层。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原因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距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越低。
(2)大气是因为地球引力作用被聚集在地球周围,随着距离地球越来越远,引力作用越来越小,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气压越来越低。因此,嫦娥五号返回过程中依次穿过甲、乙、丙三个层次时,气压越来越高。
(3)图中甲、乙、丙三个层次中,最有利于飞机飞行的是乙层大气。因为乙是平流层,大气对流弱,以平流运动为主,飞机在其中飞行平稳,不颠簸;其次,平流层水汽、悬浮固体颗粒、杂质等极少,天气比较晴朗,能见度很高,便于高空飞行;飞鸟飞行的高度一般达不到平流层,飞机在平流层中飞行就比较安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