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地貌类型
【知识速递】
1.喀斯特地貌
(1)形成:________岩石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 ,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2)在我国的分布:广西、________、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3)主要类型:
位置 类型 特征
地表喀斯 特地貌 溶沟 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
洼地 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被称为坝子
________、峰林 呈锥状耸立
地下喀斯 特地貌 石钟乳、石幔或 石帘、石笋、石柱 常呈层状分布
2.河流地貌
河段 流经地区 特征
上游 山区 “________”形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或卵石
中下游 平原地区 ①河谷呈宽而浅的________,两岸一般发育较为宽广的________; ②河曲:在地势平缓地区,呈“________”形弯曲的河道; ③牛轭湖:洪水泛滥时,河曲部分与________分离形成
河口段 入海或 入湖处 多发育为________,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适合农耕
3.风沙地貌
(1)形成:在干旱地区,以_______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2)我国风沙地貌的分布:_______地区;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_______质湖岸河岸。
(3)主要类型:
①风蚀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_______等地貌。
②风积地貌:_______沙丘较为常见,主要分为固定沙丘、_______沙丘。
4.海岸地貌
(1)形成:在_______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
(2)类型:
①海蚀地貌:_______、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
②
堆积地貌
海滩
________
砾滩
____
滩
泥滩
)
【重难扩展练】
1.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遇到溶有二氧化碳呈弱酸性的水,在“溶解→沉淀”过程中形成的。“溶解”即溶蚀,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化学成分为碳酸钙)与溶解了二氧化碳的水(相当于碳酸)产生可化学反应,形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并随水流被搬运,原地形成的地貌叫溶蚀地貌。如溶沟、溶洞、峰林等。
沉积过程与溶解过程相反,溶解了碳酸氢钙的水,在合适的条件下,碳酸钙重新沉淀,形成的各种地貌,属于沉积地貌,如钟乳、石笋。
喀斯特地貌的类型及成因
类型 形态 成因
地面喀斯特地貌 石林、峰林、孤峰、残丘 溶蚀
溶沟、洼地
落水洞
地下喀斯特地貌 地下溶洞、地下暗河
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 沉积
【练1】湖北省通山县的隐水洞是著名的溶洞景点,以洞中藏有两条河流而得名。洞内钟乳石类质地纯净,少见风化现象、主要景点的钟乳石、石笋等体量巨大、造型逼真,观赏价值较高,下图为洞内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隐水洞所属的地貌类型是( )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C.花岗岩地貌 D.喀斯特地貌
(2)洞内钟乳石、石笋等体量巨大的原因有( )
①气候温暖湿润
②长期流水侵蚀
③石灰岩层较厚
④人类破坏较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河流地貌
(1)河谷的发育过程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2)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特点比较
类型 分布 成因 地貌特点 图示
冲积扇 山前(山口处) 河流流出山谷,水道变宽,地势变缓,流速急剧变慢,携带的物质沉积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冲积平原 地势平缓地区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 河口地区 入海处河道宽、坡度缓、流速慢;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 多呈三角形,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湘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3)河曲的形成过程
河曲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如下图:
河水流经弯曲河道时,在惯性和离心力作用下,水流对凹岸(图中B岸和a岸)冲蚀严重,凸岸(图中A岸和b岸)流速变慢,以沉积为主。
上述过程持续不断进行,B岸与a岸越来越近,河道弯曲更加严重。
当B岸与a岸完全贯通,河流就完成了截弯取直,弯曲部分河道废弃,成为牛轭湖。平原地区的河流河曲太多,影响河流排洪,增加洪灾危险,对河道进行人工截弯取直,是提高排洪效率,减轻洪水压力的重要方法。
【练2】牛轭是耕地时套在牛颈上的曲木,为牛犁地时的重要农具。在某些地形区,随着时间推移,流淌的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的弯曲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为牛轭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牛轭湖的演变过程是( )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2)牛轭湖多形成于( )
A.河流源头 B.峡谷河段 C.平原地区 D.河流上游
3.风沙地貌
(1)干旱地区风沙地貌发育的原因
①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沙源足。
②植被稀少,利于风沙活动。
③多大风天气。
(2)风沙侵蚀地貌
类型 成因 特点
风蚀蘑菇 下部遭受风沙侵蚀 突起的孤立岩石,上部宽大,下部窄小
雅丹 风沙沿裂隙磨蚀 沟槽和垄脊相间,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3)风沙堆积地貌
①常见的风沙堆积地貌除了沙丘外,我国的黄土高原也属于风沙堆积地貌,据考察,黄土高原厚厚的黄土是偏北风从北部高原上吹过来的。
②沙丘坡面形态与风向的关系。
沙丘迎风坡平缓,背风坡较陡。沙丘坡面形态与风向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③沙丘链与盛行风向的关系。
沙丘链是沿着沙丘移动方向的垂直方向相互连接的若干沙丘,其方向与盛行风向(也就是沙丘移动方向)垂直。
【练3】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中Q点与P点的相对高度(H)可能是( )
A.40米 B.69米 C.59米 D.60米
(2)该地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习题演练】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属于地表喀斯特地貌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
2.景观③的代表性地貌形态有( )
A.石柱、峰丛 B.孤峰、石芽 C.石钟乳、石柱 D.溶沟、孤峰
下图为“新疆某区域示意图”,下图中阴影部分为山前冲积扇绿洲。完成以下问题。
3.关于该山前冲积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形成原因是风力堆积 B.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C.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 D.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较大
4.该山前冲积扇绿洲的分布,体现的是(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乌尔禾魔鬼城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这里的小丘按定方向有规律排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
A.物理风化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风力堆积
6.乌尔禾魔鬼城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 )
A.东西向 B.南北向 C.西北一东南向 D.东北一西南向
在澳大利亚南部海岸,有一处被称作“十二使徒岩”的神奇崖壁,其中漂亮的鸡形礁石最为著名,如今鸡形礁石已坍塌,可谓倩影永逝,令人叹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促使鸡形礁石坍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海浪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喀斯特作用
8.下列景观与鸡形礁石成因相似的是( )
A.黄土高原 B.长白山天池
C.台湾岛女王头像 D.挪威峡湾海岸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左图为喀斯特地貌景观图,下右图为某地喀斯特地貌等高线地形图。
(1)下左图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中的_______景观,群峰竞秀,该地貌主要分布于下右图中地貌类型界线以_______(填方位)区域。除下左图呈现以外,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还有________等。
(2)说出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
(3)说出喀斯特地貌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知识速递】
1.(1)可溶性;沉淀 ;微观
(2)贵州
(3)峰丛
3.(1)风力;
(2)西北;沙;
(3)雅丹;新月形;流动
4.(1)海浪;
(2)海蚀崖;沙;沙坝
【重难扩展练】
【练1】(1)答案:D
解析:隐水洞是溶洞,有地下河、钟乳石、石笋等分布,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D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流水溶蚀石灰岩后,携带碳酸盐类在洞内析出,沉积形成钟乳石、石笋。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溶蚀和沉积的过程,①正确;钟乳石、石笋为典型的石灰岩沉积地貌,其主要形成原因不是侵蚀作用,②错误;石灰岩层较厚,可溶性岩石物质量大,且溶洞体积大,有利于形成巨大的钟乳石、石笋,③正确;人类破坏少有利于巨型钟乳石、石笋的保存,④正确,C正确。故选C。
【练2】(1)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随着时间推移,河流愈来愈弯曲后,自然裁弯取直,原来的弯曲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图中④到①过程中,河流愈来愈弯曲;到③时期,河流截弯取直;到②时期,牛轭湖形成。因此牛轭湖的演变过程是④①③②,B正确。故选B。
(2)答案:C
解析:平原地区蜿蜒曲折的河流,受到河岸的限制较少,可以侧向自由发展,河流截弯取直后形成牛轭湖,C正确。故选C。
【练3】(1)答案:C
解析:根据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公式:(n-1)×d≤H(n+1)×d,可计算出Q点与P点间的相对高度。图中的等高距d是10米,两地间的等高线条数n是5,相对高度(H)应为:40≤H60,C正确。故选C。
(2)答案:D
解析:在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上,迎风坡的坡度较缓,背风坡的坡度较陡,根据指向标可以确定盛行风向是西北风,D正确。故选D。
【习题演练】
1.答案:B
解析:①③④为喀斯特地貌,②为流水侵蚀地貌,峰林和漓江风光为地表喀斯特地貌,①④正确,③地下神宫为地下喀斯特地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答案:C
解析:③地下神宫为地下喀斯特地貌,其洞内主要地貌有石钟乳,石笋、石柱和石幔,C正确;峰丛、孤峰、石芽、溶沟为地表喀斯特地貌,A、B、D错误。故选C。
3.答案:D
解析:山前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所形成的,A错误;该地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B错误;图中北部为天山山地,南部为塔里木盆地,总体地势北高南低,C错误;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D正确。故选D。
4.答案:D
解析:该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带性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在山前有河流或冰雪融水的地方形成绿洲,体现了非地带性的现象,D正确,A、C、D错误。故选D。
5.答案:B
解析:雅丹地貌分布区气候干旱,物理风化显著,但物理风化不是其动力,主要受风力侵蚀形成(常年风向稳定,风力侵蚀较强),与流水侵蚀、风力堆积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答案:C
解析:该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侧,冬季盛行西北风,西北风势力强,侵蚀严重,小丘的排列方向与该地常年盛行风向也保持一致,所以小丘的排列方向为西北—东南向,C正确。故选C。
7.答案:A
解析:读图和材料可知,鸡形礁石位于海岸地区,在海水中离海岸有很大距离,因此促使鸡形礁石坍塌的主要外力作用应该是海浪侵蚀作用,A正确;风力侵蚀作用主要形成风蚀城堡、风蚀蘑菇、雅丹地貌、戈壁、风蚀柱、风蚀壁龛,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错误;流水侵蚀地貌主要有V形谷、峡谷、沟谷、阶地等,C错误;喀斯特地貌主要发生在石灰岩为主的地区,流水溶蚀形成,主要有峰林、峰丛、溶洞、天坑等,D错误。故选A。
8.答案:C
解析:鸡形礁石成因是海浪侵蚀作用造成的。黄土高原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A错误;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形成的,B错误;台湾岛女王头像是位于海岸地带,海浪侵蚀形成,C正确;挪威峡湾海岸是冰川侵蚀作用造成的,D错误。故选C。
9.答案:(1)峰林;东侧;石芽、峰丛、孤峰、溶沟、洼地等
(2)石灰岩广泛分布;湿润的气候。
(3)有利:旅游资源丰富;洞穴内冬暖夏凉,为居住、防空、储存提供便利。
不利:土层薄且较为贫瘠;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岩层保水性能差,水库易漏水,地表水缺乏:多地下溶洞和暗河,地质不够稳定。
解析:(1)根据喀斯特地貌景观可知,该地貌中位于地表,群峰竞秀,应以峰林景观为主。图中界限东侧多闭合等高线,中心海拔高,体现了群峰竞秀的特点,因此该地貌应位于地貌类型界线东侧。地表喀斯特地貌除了峰林外,还有石芽、峰丛、孤峰,溶洞、溶蚀沟、溶蚀洼地等。
(2)喀斯特地貌是湿热气候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在大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等作用下,经过流水化学溶蚀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①要有大面积的厚层石灰岩;②气候比较湿润,地表面河流较多。我国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量大且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易形成喀斯特地貌。
(3)影响类问题一般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考虑。喀斯特地貌因其具有多种多样的造型地貌,美学价值较高,许多喀斯特景观地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如云南石林、广西桂林等。喀斯特溶洞是屏蔽放射性辐射的安全场所,洞穴内冬暖夏凉,为居住、储存提空空间,同时具有防空、防辐射等作用。不利影响:喀斯特地貌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土壤较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云贵高原“地无三尺平”,地表崎岖,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崎岖不平的地表使当地交通不便。喀斯特地貌区土层薄,多地下溶洞、暗河,岩层保水性能差,地表水缺乏,修建水库易漏水;地下溶洞使当地地质条件稳定性差,不利于大型工程建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