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睢不辱使命

文档属性

名称 唐睢不辱使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30 07:3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教学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
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学习作者通过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取和言论的汇编,又名《国策》、《国事》。西汉刘向编订为33卷,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终于六国灭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状况和社会面貌。《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佳作。它流传甚广,差不多称得上“家传户诵”,文艺性很强,直接可当作文学散文甚或小说来读。刘向听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简述本文发生时的时代背景。
秦灭韩亡魏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 怫然
韩傀 免冠徒跣
缟素 庸夫
色挠 以头抢地 jū fú
guī xi?n
g?o yōng
náo qiāng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以,用,拿其,语气词,表加重语气
其恕乎?于,从终,终身于,到秦王易地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表现出了两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使,派遣使,出使虽然,即使如此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何也,表疑问,有反问的意思。表明秦王的愤怒,威胁以,凭以,把轻,轻视与,语气助词,表愤怒虽,即使直,仅仅哉,表反问。表示坚定的立场在这次对话中,唐雎的言辞有什么特点?
言辞委婉,言辞有节而,表转折于,给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伏尸:使动用法。使……伏尸流血:使动用法。使……流血乎,表疑问。表示不屈的意志。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夫,发语词,引出下文的内容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舒缓音节于,在于,自,从而,表承接唐雎为什么能够震摄住秦王?
针锋相对,言之有据
以行证言,言之有力矣,表陈述语气。
表决心。也,表判断语气。徒,空着,光着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挠,屈服谢,道歉至于,表示达到某种结果谕,明白而,转折以,凭徒,只是以,因为 从上述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秦王与唐雎的哪些性格特点?一词多义: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出使然虽然
秦王怫然怒如此……的样子徒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光着只是于受地于先王自,从到使于秦仓鹰击于殿上在休祲降于天以以五百里之地用凭以五十里之地以君为长者把徒以有先生也因为,连以十倍之地
以头抢地请广于君给通假字:故不错意也。错,通“措”。
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课外阅读: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於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 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於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城,城墙倍,背弃 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岂妄也哉!
——《史记·刺客列传》比较曹沫与唐雎的事迹,说说当时的“士”有什么共同之处?不畏强权
敢于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