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无衣》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无衣》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3 14:1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读懂重章叠句,领悟家国情怀
——《无衣》教学方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掌握《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和重章叠句的手法,背诵《无衣》全文。
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感受《无衣》蕴含的同仇敌忾的爱国之情和深厚的战友之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1和2
三、教学难点:3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增广贤文》有言“知已知彼,将心比心”,此语与《〈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讲的道理相似。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子》第二十四章中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入
和平与战争仿佛双生姐妹,哪怕身处和平时代的今天仍有战争的阴霾。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回顾中国历史上描摹战争的诗句有哪些?
预设: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今天就让我们沿着这些诗词的脉络,一起走入“史上第一首战争诗”《无衣》。
(二)温故知新(掌握《诗经》文常知识)
1、《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共收入从
到 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它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2、《诗经》原来称为 或 ,到西汉,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3、《诗经》按其内容可分为 三部分,按其表现手法可分为 三类,这六要素合称为《诗经》“六义”。
4、《诗经》的句式,以 为主,章法上的特点是: 、反复吟唱。
(三)知人论世(了解诗歌背景)
《无衣》选自十五《国风》中的秦风,属于秦国民歌。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导致戎族入侵。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周王朝,与周王室休戚相关,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一首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标题“无衣”的意思是说当时军情紧急,征衣一时难以齐备。
初读
生示范读,同桌挑错
录音示范读,老师指导节奏与重音
集体齐读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研读
1.《无衣》每章开头形式相同,只变换几个字,这属于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手法:重章叠唱(重章叠句)
作用:语言上: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结构上:句式整齐,具有回环往复的效果;内容上:一唱三叹,增强气势,强化感情,表达了在外族入侵时,人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
2.变化的部分展现了什么样的内容?
“同袍”“同泽”“同裳”
表现战士们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
表现战士们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同仇”“偕作”“偕行”
表现战士们的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全文总结
这首诗充满了慷慨激昂、豪迈乐观及热情互助的精神,表现出舍生忘死、英勇抗敌、保卫家园的勇气。这种精神和勇气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