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2023-2024学年10月月考试卷-八年级化学(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2023-2024学年10月月考试卷-八年级化学(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3 14:43:13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 填空题
八年级化学答题卡
31. (1)
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 (2)
考场/座位号:

( 3)
[0] [0] [0] [0] [0] [0] [0] [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1] [1] [1] [1] [1] [1] [1] [1]
( 4)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2] [2] [2] [2]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 [3] [3] [3] [3]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填空题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32. (1) (2)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3) ( 4)
[9] [9] [9] [9] [9] [9] [9] [9]
单选题
解答题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22 [A] [B] [C] [D] 33. (1) (2)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2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24 [A] [B] [C] [D] ( 3) (4)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25 [A] [B] [C] [D]
( 5)
26 [A] [B] [C] [D]
实验及探究题
34. (1)
填空题 (2)
( 3)
27.
( 4)
填空题
( 5)①
28.

填空题

29. (1)A B C E G I
(2)
填空题
30. (1) (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
八年级化学试题
(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 52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6小题,共52分)
1.2023年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 科学家合成具有抗癌作用的化合物 B. 程序员设计计算机程序算法
C. 研究稀土金属的结构组成与性能 D. 酶在化学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2.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日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的是( )
A. 功能材料的制造 B. “神七”飞天轨道的设定
C. 农药化肥的研制 D.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B.关停所有化工企业,减少环境污染
C.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D.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 提供有力支持
4.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份:棉,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 ( )
A. 全为天然材料 B. 全由人造材材料制成
C. 由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制成 D. 无法判断
5.有一次上课时,小红觉得很闷,呼吸不畅。是不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呢?小丽分别收集了250mL教室内、外的气体样本,向其中分别加入10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后观察现象。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猜想 B. 实验 C. 控制变量 D. 归纳
6.某化妆品广告宣称自然护肤,为了标榜其成分纯属天然,高喊“我们恨化学”,受到舆论的讨伐.下列对化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化学对保障人体健康毫无作用 B. 纯天然的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C. 化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D. 化学生产有百利而无一害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陶土网上 B. 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
C.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D.加热固体时,防止固体掉出应使管口略向上倾斜
8.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 “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 “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9.某同学给液体加热,实验结束时,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
A. 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B. 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 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D. 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
10.下列仪器没有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
11.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发射火箭 B. 水车汲水灌溉 C. 太阳能供热 D. 风力发电
12. 2020 年 1 月以来,我国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富有成效。下列抗击新冠疫情的 措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经常开窗通风 B. 服用药物抵抗病毒
C. 用“84”消毒液消毒 D. 室内燃烧艾条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颜色改变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C. 酒精燃烧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D. 只有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14.最能说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现象是( )
A.发出白光 B.颜色改变 C.放出热量 D.生成白色固体
15.下雪天,当路面出现积雪时,环卫工人会往雪上撒盐或沙。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为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有人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增大汽车与地面的摩擦;也有人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加速冰雪的融化。就上面的观点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或猜想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检验与评价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
A.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 B. 熄灭后有白烟生成
C.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17.如图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B. 图甲实验可用于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的高低
C. 图乙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是为了验证燃烧后的某种产物
D. 图丙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一种新生成的可以燃烧的气体
18.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为了防止液体洒落,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伸入试管中部
B. 为了能看清楚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C. 为了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起
D.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为了安全,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19.小军同学做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了碘酒,发现未变蓝.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 向老师请教 B. 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C. 反复做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 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20.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B.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
C .燃烧时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在干燥烧杯壁上冷凝成液滴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21.下列有关氧气(O2)微观构成描述错误的是( )
A.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B. 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
C. 一个氧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 D. 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2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二分之一
B. 将实验剩余的药品及时放回原试剂瓶
C. 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试管的底部与酒精灯芯接触
D. 将锌粒装入试管时,让锌粒缓缓地沿试管内壁滑到底部
23.下列各组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
A. 燃烧匙、集气瓶 B. 蒸发皿、试管 C. 量筒、烧杯 D. 烧瓶、烧杯
2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25.以下是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
26.下列实验报告中,有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固体石蜡
受热熔化成蜡油 呼出气体使干燥
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点燃蜡烛熄灭后
的白烟,蜡烛复燃 水沸腾在试管口出现水雾
解释 石蜡的熔点较低 空气中水蒸气
含量高于呼出气体 白烟具有可燃性 水的沸腾是物理变化
A. A B. B C. C D. 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 48分)
二.填空简答题:(每空1分共35分)。
27.世界万物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如水是由______构成的,氧气是由______构成的,写出水的化学符号______ , 氢气的化学符号______。
28.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需要使用如图所示仪器中的(填写仪器名称)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9.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B. C. .E G. I. 。
(2)给酒精灯添加酒精的仪器是 (填字母,下同),需垫陶土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 ,用于盛放气体的是 。
30.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以下两个小题.
小婷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两袋食盐,一袋标明是加碘盐,另一袋标明是低钠盐(一种含有氯化钾的盐)小婷看了包装后想:这两种盐哪一种更咸?于是她开始了探究.
(1)小婷认为可以将两种盐配成盐水,然后分别尝一下,就能知道哪一种更咸了.对于小婷的这种想法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中的______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 D.得出结论
(2)按照小婷的想法进行探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在配制食盐水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
A.取用盐的质量 B.取用盐的颗粒大小 C.取用水的质量 D.食盐是否完全溶解.
31.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学习化学要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1)倒开水时,要把水瓶的软木塞_______(填“倒放”或“正放”)在桌面上,其操作与化学中取 操作相似,看到水瓶中有热气冒出,这是水发生了__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厨房里的色拉油用_______(填“细”或“广”,下同)口瓶盛装,食盐用_______口瓶盛装,与实验室贮存药品相似。
(3)遇到安全事故要及时、正确处理,比如酒精灯被不慎打翻着火,应该 。
(4)对实验剩余的药品要学会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_____(填序号)。
A.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B.带回家玩
C.放入实验室指定的容器中 D.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
33.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瓶: 。
(2)将铁钉竖直投入试管中: 。
(3)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对着手心: 。
(4)加热后的试管直接冷水冲洗: 。
(5)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
三.实验及探究题(每空1分,共13分)
3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红色的短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石蜡一直浮在水面上,据此请总结出常温下石蜡的性质:质软,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图甲),取一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图乙)约1s后取出,观察到小木条出现环形焦斑,据此推测,蜡烛火焰中 温度最高。
(3)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用燃着的木条靠近导管另一端(图丙),发现导出的气体可以点燃,请你推测导管里的气体可能是 。
小明同学做此实验时,当他把一玻璃管末端伸入蜡烛芯附近后,
在另一端用火柴点燃,却未能产生预料中的火焰。
你认为他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下同)。
A.玻璃管伸入蜡烛芯的时间较短
B.玻璃管可能太长,石蜡蒸气冷凝了。
实验不成功,你认为小明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认真反思,查找原因 B.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查找原因
C.为查找原因,反复进行实验 D.针对失误原因,改进实验。
(4)取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图丁),观察到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石蜡燃烧后的产物为 和 。
(5)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
A. 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____,因为 。
姓名 准考证号 座号
A..
D.
C.
B.
D.
C.
A..
B.
32.指出图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的错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
八年级化学试题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
1-5 B B B C D 6-10 C A B C D 11-15 A A B D B
16-20 C D D B D 21-25 D D B D A 26 B
二.填空简答题(每空1分,共35分)
(4分) 水分子 氧分子 H2O H2
(4分) 烧杯 酒精灯 陶土网 铁架台
(9分)
(1)A试管 B烧杯 C酒精灯 E胶头滴管 G水槽 I量筒
(2) D B F
(2分) (1) C (2) B
(7分)
(1)倒放 液体药品 物理变化
(2)细 广
(3)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
(4)C
(4分)(1)瓶塞倒放 (2)标签未向手心
(3)瓶口与试管口没有紧靠 (4)试管没有倾斜
(5分) (1)污染试剂 (2)打破试管底部
(3)残留药液腐蚀标签 (4)试管炸裂
(5)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3分)
34.(13分)
(1)小
(2)外焰
(3)石蜡蒸气 AB ABCD
(4)水 二氧化碳
(5)① A 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还没有完全散尽
② 水蒸气
③ C AB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