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联读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联读课件(共26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3 14:4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千古兴亡多少事
叹人叹己叹人生
——《念奴娇》《永遇乐》联读
目 录



明其人,懂其意
叹人叹己叹人生
千古兴亡多少事

千古兴亡多少事
任务一:诵其诗——欣赏与发现
1.诵读《念奴娇》《永遇乐》,谈谈你的初读感受,并说明原因。
2.读题目,你能发现哪些信息?两首诗歌的题目有没有相似之处?
地点、事件/写作缘由/情感
都有“怀古”二字
任务二:临古地——学习与探讨
1.了解“咏史怀古诗”
主要类型
理性反思
怀古伤今
怀人伤己
结构特征
临古地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志
常见表现手法
用典;借古讽今;
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常见思想感情
1、表现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寂寞、苦闷情怀
2、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3、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统治者的不满与讽刺。
4、借古喻今,劝诫统治者/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5、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任务二:临古地——学习与探讨
2.比照刚才所学,填写下表
篇目 临古地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志
《念奴娇》
《永遇乐》
“赤壁”
北固亭
周瑜
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小乔初嫁、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
孙权无觅、刘裕北伐、义隆草草、神鸦社鼓、廉颇老矣
敬仰之情、青春已逝、壮志难酬、融入自然
借古讽今、雄心壮志、以史为鉴
任务二:临古地——学习与探讨
3.二者都登临古地,所见之景有何不同?填写下表。
任务二
篇目 临古地 所见之景
《念奴娇》
《永遇乐》
“赤壁”
北固亭
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舞榭歌台、斜阳草树、金戈铁马、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

叹人叹己叹人生
任务三:思古人——分析与讨论
1.两位作者在各自的作品中均“思古人”,二者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填写下表。
任务三
篇目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志
《念奴娇》
《永遇乐》
周瑜
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家庭、气质、服饰、神态、事业
孙权无觅、刘裕北伐、义隆草草、神鸦社鼓、廉颇老矣
对周瑜的仰慕之情,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
向往英雄业绩,表达抗金决心;以史为鉴;怒斥偏安;壮志难酬
小结
上阕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也暗写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现作者的豪迈奋发意气,渲染了环境气氛。下阙表达对周瑜的仰慕之情,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
《念奴娇》
夸张、拟人、比喻、对比,借景抒情。
手法
小结
上阕怀念孙权刘裕, 深叹英雄无觅,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的愤懑,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永遇乐》
借景抒情、借古喻今、用典、对比、衬托
手法
PPT下载 http:///xiazai/

明其人,懂其意
任务四:明其人,懂其意
1.阅读PPT上相关人物简介,并填空
苏轼,字(),号()。北宋文学家,()之一,与其父(),其弟()合称“()”。
苏轼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散文堪称大家,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词属豪放一派,是()词派的开创者。与辛弃疾合称“()”。诗歌风格()。
1037年生于四川眉山
1057年与其弟苏辙同榜中进士
1079年因乌台诗案下狱,侥幸
被释后,谪贬黄州。
1089年被调回京的苏轼与旧党
发生分歧,出任杭州。
元祐六年召回京师,又因诬告,
先后被派颍州、扬州、定州
1094--1100年,被一贬再贬,
自英州、惠州直至儋州。
1101年,被赦,病逝于常州。
乐观、旷达、“也无风雨也无晴”
辛弃疾,字(),号()。()爱国词人。
辛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深远,风格以()为主。他的爱国词作措辞慷慨,爱憎分明,艺术感染力很强。他还以多彩的画笔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描绘农村风光,赞美壮丽山河,推动了南宋前期词风的变化。
辛弃疾不被朝廷重用的原因:
1、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
2、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
3、他本人是一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
抗金决心、雄心壮志、壮志难酬
任务四:明其人,懂其意
2.再次诵读两首诗歌,品味情感
作业
辛弃疾还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试用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分析此诗歌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