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四周测评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四周测评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3 20:0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周测评卷
开国大典 *灯光 语文园地
核心知识梳理
易读错的字 围歼(jiān) 电钮(niǔ) 诞(dàn)生 憧(chōng)憬(jǐng) 擎(qíng)着瞻(zhān)仰检阅(yuè) 璀(cuǐ)璨(càn)
易写错的字 政府外宾汇集制服隆重旗帜宣布隆隆声
词语积累与理解 预定 爆发 雄伟 高潮 自言自语 千钧一发 排山倒海 坦克 次序 完毕 宣告 五颜六色 聚精会神 震天动地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修辞手法辨析 1.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比喻、双关) 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夸张) 3.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反复)
课文感悟 《开国大典》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盛况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及人民群众在新中国成立时的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灯光》歌颂了革命先辈为了后代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
能力提升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100 分)
一、一锤定音。(用“ ”选出加点字的恰当读音)(4分)
γüè( ) niǔ( ) cuǐ( ) yán( )
检阅 电钮 璀璨 诞生
yuè( ) nuǐ( ) chuǐ( ) dàn( )
二、我的字最漂亮。(12分)
1. 小区草坪 lán gān旁边的一 zhǎn路灯被那个淘气的孩子用弹弓 shè掉了。
2. yuè bīng仪式上,当 tǎn kè、飞机等 lóng lóng地穿过天安门广场时,人群中 bào fà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三、字词百花园。(21 分)
1.用“ ”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6分)
迎风昭展( ) 排山到海( ) 热列欢呼( )
穿流不息( ) 千匀一发( ) 聚睛会神(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9分)
( )的宣告 ( )地欢呼 默默地( )
( )的声音 ( )地进场 深深地( )
( )的建筑 ( )的国旗 ( )地读书
3.唱反调。(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反的词语)(6分)
(1)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 ( )
(2)他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 )
(3)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 )
四、句子百花园。(10 分)
1.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改为“被”字句)
2.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改为反问句)
3.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语)
4. 仿写关于说话的语句。
(1)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写人物说话时,用别的词语来代替“说”)
(2)“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 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写人物说话时,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
五、把下面的爱国名言补充完整,并结合语境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12分)
A. 鞠躬尽瘁, 。 B. 位卑未敢 。
C. ,视死忽如归。 D.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
1. 老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怎能轻易让给别人 谁敢侵占一尺一寸,我们就要跟他死战到底。这就是所谓“ ”。
2. 抗日战争时期,无数的热血青年“ ”,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青春赞歌。
3.“ ”是一种敬业精神的极致体现。 它具体表现在为一项事业兢兢业业,为一种理想夙夜在公,为一份信念投入一生。
4. 陆游的诗句“ ”,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说的是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来没忘忧国忧民。
六、课文精彩回顾。(8分)
1.《开国大典》按照 的顺序叙述,着重描写了开国大典的五个场面:① ;②升国旗;③ ;④ ;⑤群众游行。
2.“多好啊!”在《灯光》中出现了三次,按出现的顺序它们所表达出的感情分别是 、 和 。可见,郝副营长是 的英雄。
七、开心阅读。(33分)
(一)开国大典(节选)(16分)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 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分)
2.用“ ”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3分)
3.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述了怎样的场面?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6分)
4.如果把文中的“直奔”换成“走向”,好不好 为什么 (4分)
(二)国旗,冉冉升起(17分)
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成千上万的人们已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
当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时,雄壮的歌声划破长空,在广场的上空回响。矫健的国旗护卫队英姿勃勃地走出天安门,迈上金水桥。威武高大的擎旗手,肩扛国旗,在护旗手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他们身后是军乐队。
人头攒动的广场瞬时静下来,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迎着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
“敬礼!”
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 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庄严、肃静、神圣。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桥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6分)
注视——( ) 霎时——( ) 威严——( )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人头攒动:
心潮澎湃:
3.用“ ”画出最能表达人们激动的心情的句子。(3分)
4.本文描写了天安门前的一次升旗仪式,依次记叙的是: 、升旗盛况、 、升旗后人们的心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