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31 21:0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防御战略大决战温故知新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学习目标重点掌握三大战役的基本史实了解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东北五个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大典》P1269
主力决战时机已经成熟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 之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林彪、罗荣桓东北解放军 解放了东北全境,使解放军第一次在数量上占了优势东北关门打狗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林彪罗荣桓淮海战役 三大战役 之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猛虎掏心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 之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使北平得到和平解决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华北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瓮中捉鳖时间: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三大战役的意义
(1)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2)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百万雄师过大江 毛泽东和朱德在1949年4月向解放军下达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渡江战役 1、时间: 1949年4月。
2、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
3、战果:
(1)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
(2)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战役背景:主力决战时机成熟 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
1948.9——1948.11 淮海战役
1948.11——1949.1平津战役
1948.11——1949.1渡江战役 1949.4解放东北全境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捍卫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解放南京 1949.4.23,国民党政权垮台。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1、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2、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略决策正确。(如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了战力量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等)
3、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4、广大人民对人民解放军的支持。(如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解放用小车推出来的”)
5、军事进攻与政治用手段相结合。(如北平的和平解放)
谢谢指导,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