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七年级上册
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
Xue xi mu biao
反复阅读文章,掌握文言文的语感
掌握虚词实词意义,疏通文意
品味、学习古人的文化修养和生活情趣
世说新语01
contents
Yi
er
San
si
包括作者的简介,作品的概括和总结,写作背景的探究,古文的阅读
yongxue
刘义庆(403年-444年)
字季伯,徐州彭城人,南朝宋宗室,曾任荆州刺史
刘义庆是宰相、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王刘道怜之子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的一批文人所编写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记述世人及统治者的生活和思想,展示“魏晋清谈”的风貌
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
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引用
鲁迅先生称它为"名士底(的)教科书"
《咏雪》选自《言语》篇,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文章的解读,包括文中的疑难字词的读音诗文每句的意义等
yongxue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谢太傅 寒雪日 内集,
与儿女 讲论文义。
俄而 雪骤,公 欣然曰:
“白雪纷纷 何所似?”
兄子 胡儿 曰:“撒盐空中 差可拟。”
兄女 曰:“未若 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 乐。
即 公大兄 无奕女,
左将军 王凝之 妻也。
/
/
/
/
/
/
/
/
/
/
/
/
/
/
/
/
课文翻译
ke wen fan yi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安(320-385),字安石东晋政治家
谢太傅
内集
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
泛指子女
文义
文章的义理
俄而
不久,一会儿
骤
急
欣然
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
像什么
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们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的更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差可拟。
胡儿
即谢朗,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大体可以相比
译文
他哥哥的长子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谢太傅高兴地大笑起来。
“未若
不如,不及
因风
乘风,因,趁,乘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即
就是
译文
(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无奕女
谢无奕的女儿,即才女谢道韫(yùn)
王凝之
王羲之次子,曾任左将军
主要是对诗文中一些特定文段和语句的理解,对诗文整体结构的把握
yongxue
读课文说说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谢太傅一家怎样的家庭氛围?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此句交代了咏雪的背景,在雪天聚会谈论文章的义理,营造了一种融洽、儒雅、温馨的家庭氛围
文中提到关于雪的比喻有两种,其一是侄子将“白雪纷纷”比作“撒盐空中”,其二是侄女将“白雪纷纷”比作“柳絮因风起”说说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将“大雪纷纷”比作“撒盐空中”,表现出大雪下的猛烈密集;
将“大雪纷纷”比作“柳絮因风起”,表现出雪花飘落时轻盈的姿态,富有诗意和美感;
如何理解文中“公大笑乐”?
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满意
笑“撒盐空中”的比喻,乐“柳絮因风起”的比喻
“笑乐”的对象只是“柳絮因风起”的比喻
大概有三种理解:
文章结尾为什么要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
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作者对谢道韫的才华的欣赏
这是一种未见其人先知其才的写作技巧,这样写,使读者在不知道她是谁的时候先领略了她的才华,已经暗示了她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咏雪
赞赏谢道韫的聪明才智
交代背景
叙述事件
补叙身份
雪天论诗
咏雪答题:两个比喻
兄女谢道韫
主要有对一些文体知识的拓展,对诗文写作手法的探究,及其对艺术手法的运用
yongxue
【志人小说】
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特点】
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以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
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
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也”表判断
【省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
【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
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撒盐空中差可拟( )
状语后置,应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叙事简洁,意蕴含蓄】
本文语言简洁,只是客观地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写出,作者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最后补叙了谢道韫的身份,但是作者的情感倾向却蕴含在叙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