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3 16:47:09

文档简介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为融合凝聚各族起到了文化核心和纽带
作用”错,偷换概念。华夏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核心与血缘纽带是炎帝与黄帝,特别是黄帝,
而不是龙本身。
2.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二则基本否定了中国神话”错,作者
否定的是哈佛教授的观点,不是否定中国神话本身。
3.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神话历史化是应政治、宗族等的需
要对神话进行的修改、分解与加工,以促进民族融合。B项体现的是民俗化,C项体现的是仙
话化,D项体现的是佛教化。
4,(1)第②段是总一分一总式结构,先提出中国神话最大的缺点是缺乏足够的想象力,然后结合
第①段中哈佛教授的观点进行反驳论证,最后回扣观,点。(2)第②段主要采用驳论,通过批驳
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还采用了举例论证,举西方潘多拉下嫁人间的神话来说明中
西方神话中神的不同立场。(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题目已经明确从行文结构和论证方法角度进行阐述
5.①共同的神话引导规范着先民的生产生活,有利于提高生产力;②共同的神话使不同民族因
对同一祖宗的认同而融合团结,有利于民族的壮大强盛;③共同的神话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
滋养着民族的品格,引领着民族走向辉煌。(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区间在材料一中,材料一
摘编自闫德亮《古代神话定型与华夏民族形成》。
6.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相关内容的能力。“真的走出去了”的代价是“死掉”,这不是小
豆子的期盼。行文中“真的走出去了”是说小癞子终于解脱了,也最终回不来了,是小豆子内
心那份良善的体现。
7.A【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世态炎凉的普遍
性”分析有误,“全没上心”不是表现世态炎凉的普遍性,而是师兄弟们都还是孩子,不懂小癞
子的绝望,只将其看作平常玩笑罢了。
8.①叠词。“袅袅糯糯”“凄凄迷迷”本身具有韵律美,加之“o”“”等韵脚,乐声的悲戚感人于出
口之时就得以呈现。②通感。乐声原本是听觉,“袅袅糯糯”却有了形象与感觉,轻盈、绵长,
令人回味。③比喻、夸张。唱腔像绣花针连着线将人往上提至九霄云外,形象生动地将小豆
子唱戏时那气息弱而不断的情状展现出来了。也表现出了小豆子扎实浑厚的基本功。④短
句。基本用短句,短促而悲切,与上文的唱词内容相得益彰。(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其他
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关键段的艺术特色的能力。可从语言特色、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
分析。
9.①显示着时令变化。孩子们在梨园学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②体现了人世苦难。以小豆
子、小癞子等人的学戏遭遇,就如同“暑”去之后的“寒”来,“春”去之后的“秋”来,温情时刻总
是太短,寒凉才是底色,学艺卖身,生死由命,悲苦无奈。③暗含着悲剧轮回。在那个民不聊
生的战乱年代,生存的竞争是不变的主旋律,生活的残酷,过早落在孩子身上,永难翻身。(每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
+24-70B+始祖地位的认同,是中国神话的胜利。
语文试卷
中国占代神话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它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盘
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置媒、燧人取火、有巢造屋、伙菠画卦结网、仓顿造字等神话蓝含着作大的
创造精神;女娲补天治洪、舜耕历山、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参父逐日、粉卫填海等神话蕴含着伟
考生注意:
大的奇斗特神:盘古化物、神农尝草、鲧死化禹、夸父手杖化邓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奉献精神;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龙图腾的形成与航一、大神们的复合形象、华夏民族的融合等神话慈含着伟大的团结粉神。这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着华夏民族创造出举世骗目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战天斗地的奋斗篇,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和古诗词诵读。
引吭出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弹奏出团结向心的动听旋律。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铸造了华夏
民族团结奋斗、牺牲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成就了华夏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杜会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责任,使华夏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摘编自闫德亮《古代神话定型与华岌民族形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二:
材料一:
(有一位名叫大卫·普曼斯的哈佛数授表示:火种是敲开人类社会文明向前发展的种子,在
远古之时,先民生存环境恶劣,认知能力低下,需要大自然的恩、群体苟领与英雄的护佑
西方的神话里,火种是上帝给予人类的;在希腊神话中,火种是普罗米修斯盗来的;在中国的神
才能得以生存。于是,先民把日月山州、动桂物等万物和群体首领与英雄进行神化,由此产生了
话中,火种是人类坚持不降地钻木得来的。这就是中国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区别。,·附注)
神话。
①哈佛救授称赞中国的神话优于西洋神话,中阎神语能代表中国人以坚忍不拔的精神与自

最为人们热知的中国古代神话,有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俊生日月等创世神话,伏羡画卦、神
然斗争。报道说,这位教投引用的是钻木取火、大禹治水、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摸海等故
农尝草、轩辕造物、尧彝弹让、鲧禹治水等始祖神话,共工斗诺神、蜚尤战黄帝、夸父逐日、后羿射
事。救授重视老子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神对人不怀好意,人只有靠自已,不能

日、精卫填海等英雄神话,有物发明、绝地天通、女丑曝日等文化神话,龙风牛羊狗枫树等图腾神
维神,他认为中国上古时期的神话是在这种思想下产生的。
话,目月山川草木鸟兽等自然神话,以及三身国、无肠国、不死民等域外神话,与系统严密、源流
②请怒直言,中国古代神话最大的缺点是缺乏足够的想象力。哈佛教校所举的这儿个例
清晰的西方神话不同,中国古代神话朴素、片段地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战胜灾害、护佑人类的
子,钻木取火、大禹治水不能算是神话;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最后的结局是人类失败了。…说
主题,引导规范肴先民的生产生活,这与早期中国地理位置、大陆文化、农耕文明特征相一致。
到神人之间的矛盾,中国人并不认为上古时期的洪水泛滥是神要灭绝人类,神并未扰乱人的语
由于古代神话世代口口相传的特征,加上民族迂徙、社会变迁,文化发展等因素,中国古代
言,使他们分散各地不能团结,种也并未旅一个美女提着一箱子突难[注]下嫁人间。而且中国古
神话也随时代而流变。神话流变有着鲜明的历史化特征。作为中原华夏民族建立起来的夏商
代神话没有建立一个有系统的天界,缺少神与神的斗争。这都是想象力不足的证明。
周王权,为了王权的统治需要从神话中寻找先祖,于是禹、契、后稷分别成了夏、商、周的始。
(摘编自王鼎钓《中国神话大检阅》〉
“神祖合一”在与天帝取得联系的同时,也淡化了大神们的神性,使众多的大神变成了人类始祖、
[注]一箱子灾难,指潘多拉魔盒。
人闻帝王、文明创造者等,并步入历史文化殿堂。汉初司马迁在《史记》开篇讲述了黄帝、颛顼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帝普、尧、舜五帝的历史功绩与血缘承继,使五帝系统被广泛接受和认同。五帝系统的定型完成
A神话诞生于人类原始蒙球时代,其中有生存环境恶劣的因素,也有先民认知水平低下、
了神活的历史化,构建起以黄帝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神活的主流框架,形成了民族的血缘之本与
无法解释宇宙万象的因紫。
共同历史,奠定了华夏民族发展的根基。
丑.中国流传的各类神话的旱现特征,与早期中国地理位置、大陆文化、农耕文明特征保持
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史。在华夏民族的凝聚过程中,神话起到
着高度的一致,反映了先民的思想观念。
了精神滋养作用,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图腾的统一、祖宗的认同、神话精神的滋养。一
.龙以其超自然力及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各族图腾中突显而出,得到公认为融合凝聚各族
图腾是先民们的祖先认同与部族灵魂标识。上古时代,部族林立,图腾各异。由于超自然
起到了文化核心和纽带作用。
力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龙成为太臭伏羲部族的图腾,并得到中原各部族的认可。,在龙图腾旗
D.“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哈佛教授重视老子这句话,并用这句话归结钉中国上古时
帆的引领下,作为龙予的炎帝与黄帝,特别是黄帝成了华夏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接心与血缘纽
期神话的产生来由。
带。华夏民族的融合过程就是和合向心、归宗炎黄的过程:一是华夏民族向外兼并扩张的外向
2,下列对两则材料的论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认同,变夷为夏;一是外卧民族认炎黄为祖宗并归依华夏的内认同,夷变为夏,于是甸奴、鲜
A.材料-一的第二段与最后一段遥相呼应,前者介绍神话本身,后者概说神话的精神内涵,
卑、苗族、瑶族等都成了黄帝、炎帝的后裔,成了华夏民族的一分子,炎黄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华
行文严谨周密。
夏民族不断壮大。华夏民族的外并内聚是从“血缘”到“文化”的融合,是龙图腾的统一,是炎黄
B,材料二的第②段中省略的部分可能是说明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这类神话没有足够的想
【高二语文第上页(共8页)】
24-70B·
【高二语文第2页(共8页)】
·24-70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