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化学式与化合价 讲义
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化学式的概念、意义、写法及读法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语言。 2.通过对化合价的本质及应用的学习,增进学生对物质化学式的认识。 3.通过对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的标准性。 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初步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会读出简单化合物的名称。 2.让学生掌握化合价中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熟记一些常见的化合价,并学会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的方法,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4.能看懂某些商品、药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5.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
1.概念: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作化学式。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一般将它们的______作为其化学式。
【答案】元素符号和数字 分子式
2.化学式量:化学式中_________________,就是化学式量。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量也叫相对分子质量。可见化学式量在本质上也是分子的实际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进行比较而得出的比值,其单位是1(一般不写出来)。
【答案】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3.原子团
有些化合物中的某些原子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在反应中的表现如同一个原子,化学上用“______”来命名这些原子集合体,常见根的化合价为:氢氧根______、硝酸根______、硫酸根______、碳酸根______、铵根______。
【答案】根 -1 -1 -2 -2 +1
4.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有______和______。金属元素通常显______,非金属元素通常显______。
(2)氧元素通常显______价,氢元素通常显______价。
(3)有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4)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之和为______。
(5)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答案】正价 负价 正价 负价 -2 +1 零 零
5.标出以下物质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NaCl _____ KCl _____ AgCl _____ HCl _____ H2O _____ MgCl2 _____ CaCl2 _____ BaCl2 _____ ZnCl2 _____ AlCl3 _____ SiO2 _____ P2O5 _____ N2O5 _____ FeO _____ Fe2O3 _____
CO _____ CO2 _____ H2S _____ S_____ SO2 _____ SO3 _____
【答案】
6.用化学符号表示:3个氧分子________;2个铝原子________;1个钠离子________;2个亚铁离子________;2个铝离子________;钾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一价________;硫酸________;高锰酸钾________;硝酸铁________。
【答案】3O2 2Al Na+ 2Fe2+ 2Al3+ H2SO4 KMnO4 Fe(NO3)3
7.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A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两个氢原子 5个银原子 氮元素、一个氮原子
知识点1 化合价
1. 定义:元素的原子之间相互化合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用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原子数目。
2. 数值的判定:形成化合物时1个原子得失电子数或形成的共用电子数
3. 分类
元素的化合价有正价和负极之分。
4.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通常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或原子团正上方标出,正负号在前、价数在后。如MgO (-2)、MgS (+6)O4。
5. 化合价的规律
化合价有正价和负极之分,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
一般来说,在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极。
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
6. 化合价和离子符号比较
项目 离子符号 化合价
标注位置 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正负号、数字位置 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 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数值为1时 省略 不能省略
举例 Na+、S2-、N N (+)a (1)C (-)l (1)、N (0)2、S (+4)O (-2)2
联系 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所带电荷,通常数值相等、正负号相等,但位置不同
7. 原子团及其化合价
原子团:
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又叫根,反应中不能随意拆开。如H2SO4、NaOH、Na2CO3中S、OH-、C。
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原子团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磷酸根 铵根
符号 OH- N S C P N
化合价 -1 -1 -2 -2 -3 +1
8. 化合价的应用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由此确定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化学式,步骤如下:
步骤 示例
写符号 写出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或原子团)符号,正价的写在前、负价的写在后 H O;H SO
求个数 标出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求出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与各元素(或原子团)化合价绝对值的比值即为各原子(或原子团)个数 O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为2,则原子个数H:=2、O:=1 H、硫酸根化合价的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为2,则原子个数H:=2、硫酸根:=1
标角标 把各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下角即可 H2O;H2SO4
检查 若化学式满足——正价总数和负价总数的代数和为零,则化学式正确 H2O:(+1)×2+(-2)=0 H2SO4:(+1)×2+(-2)=0
根据化学式求元素的化合价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由已知元素的化合价求出未知元素的化合价(可设未知数)。
根据化合价判断化学式正误
所有的化合物均满足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规律,可据此检验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规律小结:
某元素的化合价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一般来说,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正价;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8-其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负价。
典型例题1:某物质的化学式为CaWOx,其中钙元素为+2价,钨(W)元素为+6价,氧元素为-2价,则x值是(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在CaWOx中,钙元素为+2价,钨(W)元素为+6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6)+(-2)x=0,则x=4。故选C。
【方法与技巧】
元素有可变价,一般在化合物中该元素显高价态时可直接按元素的名称读出化合物的名称。如在Fe2O3中铁元素显+3价,所以名称读作氧化铁。也可将数字读出来,即读作三氧化二铁。如显较低的价态,则在该元素的名称前加一个“亚”字,如FeO中铁元素显+2价,所以化学式读作氧化亚铁。
知识点2 化学式
1. 概念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H2O表示水、O2表示氧气。
2. 化学式的意义
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b.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对于离子构成的物质,也可表示物质的离子构成)。
化学符号周围的含义
化学符号 含义 举例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 2O前面“2”表示:2个氧原子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和符号表示化合物中该元素的化合价 H2O (-2)中“-2”表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化学式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粒子的数目 2CO2前面“2”表示:2个二氧化碳分子
化学式中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对应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 CO2中“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离子符号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 3Fe3+前面“3”表示:3个铁离子
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电荷数 Fe3+中“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3. 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物质 化学式的写法 化学式的读法
单质 金属单质 元素符号,如铝—Al 元素名称,如Al—铝
稀有气体单质 元素符号,如氦—He 某气,如He—氦气
固体非金属单质 元素符号,如碳—C 名称名称,如C—碳
气体非金属单质 化学式是其分子式,如氧气—O2,N2—氮气 某气,如O2—氧气
化合物 氧化物 氧元素符号在后,另一元素符号在前,如氧化铜—CuO 从后向前读作“氧化某或几氧化几某”,如MgO—氧化镁;Fe3O4—四氧化三铁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一般金属元素写在前、非金属元素写在后,如氯化钠—NaCl;硫化钠—Na2S 从后向前读作“某化某”,如ZnS—硫化锌
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或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 一般金属元素(或铵根)在前,酸根(或氢氧根)在后;且原子团的个数为多个时,应将原子团用小括号括起来,在小括号的外面右下角标上相应的个数。如硫酸钠—Na2SO4;氢氧化钠—NaOH 含酸根的化合物读作“某酸某”,如CuSO4—硫酸铜;含氢氧根的读作“氢氧化某”,如Ca(OH)2—氢氧化钙
典型例题2: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有关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宏观上看: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青蒿素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C.从变化上看:青蒿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D.从质量上看: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
【解析】A.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从宏观上看: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符合题意;B.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从微观上看: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故不符合题意;C.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不符合题意;D.从质量上看: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6×5=9∶4,故符合题意。
【答案】D
【方法与技巧】
1. 化学式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含义,如果化学式的前面有系数,那么这个式子就只能表示微观的粒子数目。
2. 化学式的书写要按规则进行,不能臆测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3. 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1的一般不读,但为了区别其它化合物有时也读出1。如:CO读为一氧化碳
4. 对于较复杂的化学式,其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团,书写这部分时要添加括号,将原子团个数写在括号右下角。如氢氧化钙Ca(OH)2、硝酸镁Mg(NO3)2、硫酸铵(NH4)2SO4。
知识点3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 相对分子质量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Mr)。
(2)计算公式:对于化合物AmBn,其相对分子质量(Mr)=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2. 物质中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计算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对应的原子个数之比。
3.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4.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已知:纯度a=×100%;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w。那么,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a×w。(混合物计算时需要考虑杂质)
5.化学式的计算技巧
典型例题3:已知某物质的化学式为RNO3,相对分子质量是85,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55 B.55 g C.23 D.23 g
【答案】C
【解析】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x +14+16×3=85,解得x =23。故选C。
【方法与技巧】
1.化学式明确地表示出物质的元素组成,以及各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因而可以通过化学式去计算组成物质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可用“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原子个数”表示;化合物的质量可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
2.为了格式统一,计算时要乘以100%,以使结果为百分数的形式。
3.在化学中经常出现的题型有:
(1)已知物质的总质量,求其中某元素的质量。可利用“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 × 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2)已知某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总质量。可得用“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3)不纯净的物质的纯度计算:某物质的质量分数=该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总质量×100%
1.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铝:AL B.氯化钾:KCl2
C.硫酸铜:CuSO4 D.四氧化三铁:O4Fe3
【答案】C
【解析】A.铝属于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Al,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B.氯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KCl,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C.硫酸铜中铜元素显+2价,硫元素显+6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CuSO4,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
D.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
2.二氧化氯(ClO2)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新一代广谱、高效、安全、环保的杀菌消毒剂。ClO2中Cl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D
【解析】Cl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化合价为x,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 x +(-2)×2=0,x=+4;
故选D。
3.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
A.H2 B.H2O C.2H2 D.2H
【答案】C
【解析】A.H2宏观上表示氢气,微观上表示一个氢分子,选项A错误;
B.H2O宏观上表示水,微观上表示一个水分子,选项B错误;
C.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2H2表示两个氢分子,选项C正确;
D.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H表示两个氢原子,选项D错误。故选C。
4.“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下面叙述其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B.“2”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
C.“3”表示分子个数
D.“4”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
【答案】A。
【解析】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C正确;化学式中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含有该种原子的个数,故B、D正确,A错误。
5.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2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含12个原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60 g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答案】B
【解析】A.正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错;
B.一个正丙醇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共12个原子,B正确;
C.正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8+16=60,而不是60 g,C错;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 8=9 : 2,D错。
6.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氦元素 ;(2)2个氢原子 ;
(3)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答案】(1)He (2)2H (3)3P2O5 (4)CH4
【解析】(1)元素符号的书写是:一个字母组成的大写,而个字母组成的要一大二小。故氦元素表示为:He;
(2)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的是原子数目,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
(3)化学式前面加数字表示的是分子数目,故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为3P2O5;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个甲烷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表示为CH4。
7.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过程中,发现药物法匹拉韦安全性好、疗效明确,已知法匹拉韦的化学式为C5H4FN3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法匹拉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法匹拉韦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3)15.7 g法匹拉韦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
【答案】(1)157;(2)5:2;(3)6。
【解析】(1)法匹拉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5+1×4+19+14×3+16×2=157;故填:157;
(2)由化学式可知,法匹拉韦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5:2;故填:5:2;
(3)15.7 g法匹拉韦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故填:6。4.4 化学式与化合价 讲义
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化学式的概念、意义、写法及读法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语言。 2.通过对化合价的本质及应用的学习,增进学生对物质化学式的认识。 3.通过对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的标准性。 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初步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会读出简单化合物的名称。 2.让学生掌握化合价中元素化合价的一些规律,熟记一些常见的化合价,并学会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的方法,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4.能看懂某些商品、药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5.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
1.概念: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作化学式。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一般将它们的______作为其化学式。
2.化学式量:化学式中_________________,就是化学式量。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量也叫相对分子质量。可见化学式量在本质上也是分子的实际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进行比较而得出的比值,其单位是1(一般不写出来)。
3.原子团
有些化合物中的某些原子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在反应中的表现如同一个原子,化学上用“______”来命名这些原子集合体,常见根的化合价为:氢氧根______、硝酸根______、硫酸根______、碳酸根______、铵根______。
4.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有______和______。金属元素通常显______,非金属元素通常显______。
(2)氧元素通常显______价,氢元素通常显______价。
(3)有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4)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之和为______。
(5)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5.标出以下物质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NaCl _____ KCl _____ AgCl _____ HCl _____ H2O _____ MgCl2 _____ CaCl2 _____ BaCl2 _____ ZnCl2 _____ AlCl3 _____ SiO2 _____ P2O5 _____ N2O5 _____ FeO _____ Fe2O3 _____
CO _____ CO2 _____ H2S _____ S_____ SO2 _____ SO3 _____
6.用化学符号表示:3个氧分子________;2个铝原子________;1个钠离子________;2个亚铁离子________;2个铝离子________;钾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一价________;硫酸________;高锰酸钾________;硝酸铁________。
7.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A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1 化合价
1. 定义:元素的原子之间相互化合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用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原子数目。
2. 数值的判定:形成化合物时1个原子得失电子数或形成的共用电子数
3. 分类
元素的化合价有正价和负极之分。
4.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通常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或原子团正上方标出,正负号在前、价数在后。如MgO (-2)、MgS (+6)O4。
5. 化合价的规律
化合价有正价和负极之分,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
一般来说,在化合物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极。
原子团的化合价等于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
6. 化合价和离子符号比较
项目 离子符号 化合价
标注位置 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正负号、数字位置 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 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数值为1时 省略 不能省略
举例 Na+、S2-、N N (+)a (1)C (-)l (1)、N (0)2、S (+4)O (-2)2
联系 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所带电荷,通常数值相等、正负号相等,但位置不同
7. 原子团及其化合价
原子团:
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又叫根,反应中不能随意拆开。如H2SO4、NaOH、Na2CO3中S、OH-、C。
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原子团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磷酸根 铵根
符号 OH- N S C P N
化合价 -1 -1 -2 -2 -3 +1
8. 化合价的应用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由此确定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写出化学式,步骤如下:
步骤 示例
写符号 写出组成化合物的各元素(或原子团)符号,正价的写在前、负价的写在后 H O;H SO
求个数 标出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求出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与各元素(或原子团)化合价绝对值的比值即为各原子(或原子团)个数 O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为2,则原子个数H:=2、O:=1 H、硫酸根化合价的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为2,则原子个数H:=2、硫酸根:=1
标角标 把各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下角即可 H2O;H2SO4
检查 若化学式满足——正价总数和负价总数的代数和为零,则化学式正确 H2O:(+1)×2+(-2)=0 H2SO4:(+1)×2+(-2)=0
根据化学式求元素的化合价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由已知元素的化合价求出未知元素的化合价(可设未知数)。
根据化合价判断化学式正误
所有的化合物均满足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规律,可据此检验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规律小结:
某元素的化合价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一般来说,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正价;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8-其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负价。
典型例题1:某物质的化学式为CaWOx,其中钙元素为+2价,钨(W)元素为+6价,氧元素为-2价,则x值是( )
A.2 B.3 C.4 D.5
知识点2 化学式
1. 概念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H2O表示水、O2表示氧气。
2. 化学式的意义
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b.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对于离子构成的物质,也可表示物质的离子构成)。
化学符号周围的含义
化学符号 含义 举例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 2O前面“2”表示:2个氧原子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和符号表示化合物中该元素的化合价 H2O (-2)中“-2”表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化学式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粒子的数目 2CO2前面“2”表示:2个二氧化碳分子
化学式中原子或原子团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对应原子或原子团的数目 CO2中“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离子符号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 3Fe3+前面“3”表示:3个铁离子
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电荷数 Fe3+中“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3. 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物质 化学式的写法 化学式的读法
单质 金属单质 元素符号,如铝—Al 元素名称,如Al—铝
稀有气体单质 元素符号,如氦—He 某气,如He—氦气
固体非金属单质 元素符号,如碳—C 名称名称,如C—碳
气体非金属单质 化学式是其分子式,如氧气—O2,N2—氮气 某气,如O2—氧气
化合物 氧化物 氧元素符号在后,另一元素符号在前,如氧化铜—CuO 从后向前读作“氧化某或几氧化几某”,如MgO—氧化镁;Fe3O4—四氧化三铁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一般金属元素写在前、非金属元素写在后,如氯化钠—NaCl;硫化钠—Na2S 从后向前读作“某化某”,如ZnS—硫化锌
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或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 一般金属元素(或铵根)在前,酸根(或氢氧根)在后;且原子团的个数为多个时,应将原子团用小括号括起来,在小括号的外面右下角标上相应的个数。如硫酸钠—Na2SO4;氢氧化钠—NaOH 含酸根的化合物读作“某酸某”,如CuSO4—硫酸铜;含氢氧根的读作“氢氧化某”,如Ca(OH)2—氢氧化钙
典型例题2: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有关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宏观上看: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从微观上看:青蒿素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
C.从变化上看:青蒿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水
D.从质量上看: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4
知识点3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 相对分子质量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Mr)。
(2)计算公式:对于化合物AmBn,其相对分子质量(Mr)=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2. 物质中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计算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对应的原子个数之比。
3.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4. 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已知:纯度a=×100%;纯净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为w。那么,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a×w。(混合物计算时需要考虑杂质)
5.化学式的计算技巧
典型例题3:已知某物质的化学式为RNO3,相对分子质量是85,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55 B.55 g C.23 D.23 g
1.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铝:AL B.氯化钾:KCl2
C.硫酸铜:CuSO4 D.四氧化三铁:O4Fe3
2.二氧化氯(ClO2)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新一代广谱、高效、安全、环保的杀菌消毒剂。ClO2中Cl的化合价为( )
A. +1 B. +2 C. +3 D. +4
3.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
A.H2 B.H2O C.2H2 D.2H
4.“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下面叙述其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B.“2”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
C.“3”表示分子个数
D.“4”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
5.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2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含12个原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60 g 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6.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氦元素 ;(2)2个氢原子 ;
(3)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7.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过程中,发现药物法匹拉韦安全性好、疗效明确,已知法匹拉韦的化学式为C5H4FN3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法匹拉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法匹拉韦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3)15.7 g法匹拉韦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