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七 名著阅读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专题七 名著阅读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3 18:1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专题七 名著阅读
第一部 《红星照耀中国》
(一)
把握文体特点是阅读名著的重要方法,下表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呈现纪实作品的阅读方法,请你根据名著内容完成表格。
书 名 《红星照耀中国》
文 体 纪实作品
读 法 把握作者记录的事实,分辨作者的立场、评价和态度,获得启迪。
示例1   我们走过山上的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
1.分析:经过实地考察,有自己的印象和感受——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红军战士一开始就给斯诺留下
   的印象。
 纪律严明 
示例2   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了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
2.分析:记录事实的同时,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指的是   ,在斯诺眼里它是波澜壮阔的史诗。
 长征  
启 示 3.我们从整本书中看到作者记录的事实,也感受到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及红军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诺通过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真实情况,被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所感动,对“长征精神”有了很深的体会,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中国共产党的谣言,所以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二)
【甲】六时起床,锻炼身体,每日练武读书,吃的是粗茶淡饭,过的是简朴生活。当时东北军还有十四万人,他除了同军官以外,还同部下直接接触。东北军开始出现了新面貌。怀疑派逐渐相信,他又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人,因此认真对待他在回国时立下的誓言:他要把毕生精力用于收复满洲,为人民雪耻。
【乙】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清洗”期间,他遭到追捕,不得不销声匿迹。由于与共产党没有关系,他不得不自找避难的地方。“我早想当共产党,”他怀念地告诉我,“但是没有人要求我参加。我年已五十,我想共产党大概认为我太老了。”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至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
【丙】一九〇七年,我到成都,在一个体育学校里读一年书,后来回到故乡仪陇县,在本县高等小学里教体操。一九〇九年,我到云南的省会云南府,进了云南讲武堂,直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发生后才离校。我的志愿总是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它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1.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三个人物,甲文中的“他”是   ,乙文中的“他”是   ,丙文中的“我”是   。
 朱德  
 徐特立 
 张学良 
2.请结合上述三位人物的生平事迹,从下列句子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句来点赞其中一人,按照给出的句式将你选择的句子和人名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①南昌举义惊寰宇,圣地联合慑敌魂
②东北易帜金瓯整,平息中原战火烧
句式:我用“ (填序号)”点赞 (人名),因为
他不负言,在东北易帜,通电全国,加入国民政府,捍卫国土的完整;他高举民族大义的旗帜,发动西安事变,停止内战,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张学良

3.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学校将举行读书演讲比赛,请依据下面的材料,确定一个演讲标题。
《红星照耀中国》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报道了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险,冒着严寒忍着饥饿,爬雪山,过草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崇高精神以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就是长征精神。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以这一精神鞭策自己,磨砺自己,让自己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新长征人。
演讲标题:   
 读红色名著,学长征精神  
(2)推荐景点。学校向同学们推荐了三处红色研学旅行景点,请你选择其中一处,仿照示例,写一句推荐语。
推荐景点:①井冈山 ②遵义 ③延安
推荐语示例:韶山,伟人故里,我们在这里探寻伟人成长的足迹。
示例一:井冈山,革命摇篮,我们在这里体会星星之火的无穷力量。 
示例二:遵义,转折之城,我们在这里探寻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 
示例三:延安,革命圣地,我们在这里感受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伟大精神。
第二部 《昆虫记》
(一)
学习了课文《蝉》后,小文同学选了下面三则材料进行自读,并向大家发出了“挑战书”。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并完成挑战。
材料一: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材料二: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它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
四月过完,蟋蟀开始歌唱,先是一只两只,羞答答地在独鸣,不久便响起交响乐来,每个草丛里都有一只在歌唱。我很喜欢把蟋蟀列为万象更新时的歌唱家之首。在我家乡的灌木丛中,在百里香和薰衣草盛开之时,蟋蟀不乏其应和者:百灵鸟飞向蓝天,展放歌喉,从云端把其美妙的歌声传到人间。地上的蟋蟀虽歌声单调,缺乏艺术修养,但其纯朴的声音与万象更新的质朴欢快又是多么的和谐呀!
它那是万物复苏的赞歌,是萌芽的种子和嫩绿的小草能听懂的歌。在这二重唱中,优胜奖将授予谁 我将把它授予蟋蟀。它以歌手之多和歌声不断占了上风。当田野里青蓝色的薰衣草如同散发青烟的香炉,在迎风摇曳时,百灵鸟就不再歌唱了,人们只能听见蟋蟀仍在继续低声地唱着,仍在庄重地歌颂着。
材料三:蟋蟀等秋虫的鸣声比之鸟或蝉的鸣声,是技巧的,而且是器械的。它们的鸣声由翅的鼓动发生。把翅用显微镜检查时,可以看见特别的发音装置,前翅的里面有着很粗糙的鑢状部, 另一前翅之端又具有名叫“硬质部”的部分,两者摩擦就发声音。前翅间还有一处薄膜的部分,叫做“发音镜”,这是造成特殊的音色的机关。秋虫因了这些部分的本质和构造,与发音镜的形状,各奏出其独特的音乐。其音乐较诸鸟类与别的虫类,有着如许的本质的差异。
A.图一:蝉蜕皮后留在树枝
上的空壳及成虫的蝉。经
历了几年黑暗的地下辛苦
生活,蝉终于走进了光明的世界。
B.图二:大孔雀蝶的幼虫。很难想象,美丽的大孔雀蝶小时候竟是这番模样。
C.图三:在花蕊里采蜜的蜜蜂。它们是昆虫界的辛勤劳动者,也是人类的好朋友。
D.图四:被渔民们称之为“海上蜘蛛”的蜘蛛蟹。从海上一直迁移到枝头,足见其毅力之坚,生命力之强。
1.下面是关于昆虫的四幅图。对其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D
解析:图四是圆网蛛的窝。
2.完成下面的任务。
阅读了《昆虫记》,你觉得下列哪一位候选者最应获得“五一”劳动奖章 请你对照下列条件将推荐理由填至表内(选择其中一个即可)。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基本条件:道德高尚、作风务实、艰苦朴素、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在岗位上取得突出业绩。
候选昆虫:①蚂蚁;②圣甲虫;③螳螂
我推荐②圣甲虫
因为圣甲虫勤劳能干、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遇到困难不折不挠,遭遇不公绝不抱怨,对待家庭尽心尽责,总能在最短时间内快速高效完成垃圾转化工作,在清洁环境的岗位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3.整理材料时,小文发现选文中有一则材料并不是《昆虫记》的文字,你觉得是哪一则 结合你阅读整本书的体验和感受进行选择,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原因:材料三以科学平实而准确的语言说明蟋蟀发音的原理和构造。这与《昆虫记》语言风格不符。我认为法布尔的语言有两大特点:一是常以拟人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比如材料一中的蝉是个十足的音乐爱好者。二是充满艺术趣味。《昆虫记》也是优美散文。比如材料二中作者对薰衣草和百灵鸟歌唱的描绘,吸引读者体会散文般的语言之美。
(二)
为纪念看见自然的一代大师法布尔,“法布尔昆虫展示馆”正在筹建,现邀请你参加以下两个活动。
1.活动一:制作“看见昆虫”版展馆的门票
你认为以下哪种昆虫适合出现在展馆门票上 请结合名著《昆虫记》内容,从观察方法角度说明理由。
A.大孔雀蝶  B.象态橡栗象
示例一:A合适。大孔雀蝶是欧洲最大的蝴蝶,其雌性能在夜晚引来远处的雄性。法布尔为了弄清现象发生的原因,用金属网罩住雌性大孔雀蝶,通过剪去雄性触角、改变房间光线等方式进行研究,“大孔雀蝶”被法布尔看见。
示例二:B合适。象态橡栗象有一副滑稽相,但却拥有慈母心肠,细心挑选产卵用的橡栗。法布尔为了明白其怎样安放虫卵,一家人轮流值班监视金属网罩下的象态橡栗象,“象态橡栗象”被法布尔看见。
2.活动二:设计“看见生命”版法布尔雕像
以下是同学设计草图中得票最高的一幅作品。请从探究角度说说此设计得高票的原因。
法布尔尊重探究对象,不伤其命,深入田野,在自然环境中对活体昆虫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实验。俯身倾耳,始终与昆虫处在同一视野,和谐共处,基本遵循了以人为中心的生命观。在法布尔心中,哪怕再微不足道的小昆虫,如金龟子、石蚕、被管虫等都是高贵而独立的生命,都值得他去尊重去热爱。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