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设计大纲
教学目标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交往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概述腔肠动物类、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水螅和蜗虫形态结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图片导入):
ppt展示图片
师:同学们,世界上已有150万种动物,你平时所看到的虫鱼鸟兽都是动物,我们该如何区分动物和植物呢?
学生回答:会动的就是动物!
师:展示向日葵和海葵的图片 同学们有人说:向日葵和海葵酷似姐妹花,都是植物,你认为呢?
学生:各种各样的回答
观看视频得知海葵是动物并总结得出动物与植物的区别。
【过渡语】:海葵归属于哪一动物类群,该类群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二)讲授新课
Part 1 腔肠动物
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水螅、海葵、水母等等...其中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其他大部分生活在海水中。
2.代表动物——水螅
观看水螅的形态结构并讨论以下问题:
①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这样的体形与捕食有什么关系?
②水螅怎样捕食水蚤?推测它是如何将水蚤消化的?(观看水螅的捕食视频)
教师板书 (总结水螅的结构特点)
【过渡】刚刚我们认识了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水螅的繁殖。
师: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了解水螅的生殖方式,思考并得出。学生回答教师给预提导。
3.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①食用价值②珊瑚礁加固堤岸③对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体有伤害性
【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水螅的生活世界。了解了水螅的形态以及生活。大家知道水螅属于哪种生物类群吗 对腔肠动物。那你能从水螅身上总结一下线形动物的特征吗
Part2 扁形动物
教师:在大屏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学生总结:涡虫的形态点
师:提出问题
①涡虫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
②这样的形体结构与运动有什么关系
③涡虫怎样消化食物的
学生:通过观察总结涡虫形态结构特点。
【拓展】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猪带绦虫感染过程及如何预防感染寄生虫
【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扁形动物的生活世界。了解几种扁形动物的形态以及生活。 那你能从他们身上总结一下扁形动物的特征吗
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师设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Part3课堂总结
1.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知道了这两种动物的基本特征,及常见的寄生虫感染途径及过程。
2.习题巩固:对应五道选择题及练习册(共34张PPT)
1、本课件由公众号课件研究所出品,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您购买的是课件的使用权,仅限在个人课堂教学范围以内使用。
2、本课件仅供购买者一人使用,不得将购买的课件及其他素材用于再出售、出借、和他人共享、拼单、参赛、在其他平台发布或作为礼物赠送他人。如涉及以上条款,均属于侵犯我方权益,对于以上违法行为,我方将坚决采取法律武器维权。
3、本课件包含无法被查看到的隐藏水印,仅在维权时用于追踪侵权路径,不影响您的课堂使用。
腔肠动物
课件研究所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世界上已有150万种动物。
动物是多种多样的,你平时所看到的虫鱼鸟兽都是动物,我们该如何区分动物和植物呢?
美丽的海葵是动物还是植物?
海葵和向日葵长得很像,所以海葵是植物。
震惊!巨型水母捕捉海葵却被反杀!
海葵会捕食其他生物,生活方式为异养,是动物。
海葵归属于哪一动物类群,该类群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海葵是植物吗?
细胞结构方面 营养方式方面
植物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自养
动物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异养
Chapter One
腔肠动物
01.
腔肠动物
Coelenterates
腔肠动物身体结构简单,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常见的腔肠动物
水螅的生活习性
水螅的生活习性
代表动物——水螅
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常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以小型水蚤、蠕虫为食。
点此播放视频
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这样的体形与捕食有什么关系?
水螅的形态
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经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称为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① 身体呈辐射对称
水螅的结构
触手
内胚层
外胚层
消化腔
口
芽体
体壁
外胚层
内胚层
水螅怎样捕食水蚤?推测它是如何将水蚤消化的?
水螅的捕食与消化
水螅利用触手(刺细胞)捕获水蚤,并将水蚤送入口中。
水螅身体内的消化腔中有细胞分泌的用于消化的酶,可将水蚤消化为小的食物颗粒,然后再被细胞吞入进一步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经口排出体外。
点此播放视频:显微镜下的水螅捕食孑孓
水螅的捕食
触手
内胚层
外胚层
消化腔
口
芽体
猎物
刺细胞
刺丝
水螅的触手为何可以捕捉比自己强壮的食物?
水螅的外胚层有刺细胞(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碰到食物时,刺细胞能放出刺丝和毒液,将动物麻醉后再用触手送到口中。
② 体表有刺细胞
腔肠动物又叫刺细胞动物
水螅的消化
水螅的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水螅没有肛门,消化后的残渣仍由口排出。
触手
内胚层
外胚层
消化腔
口
芽体
③ 有口无肛门
食物从口进入,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也从口排出
水螅的生殖
水螅主要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生殖。
在营养条件良好、水温适宜时,水螅的体壁上会形成许多芽体,芽体长成小水螅后,就会从母体上脱落下来。这种生殖方式称为出芽生殖。
在食物较少、水温较低时,水螅也能进行有性生殖。
代表动物:水螅、海葵、水母、海蜇、珊瑚虫等。
主要特征:
① 身体呈辐射对称;
② 体表有刺细胞;
③ 有口无肛门。
部分水母、海蜇加工后可以食用,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珊瑚礁可以形成岛屿,加固堤岸,还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体有伤害性,甚至可导致死亡。
代表动物——涡虫
涡虫多生活在清澈的溪流中,常隐蔽在水底的石块或树叶下面。
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体长为1~1.5厘米
涡虫的生活环境
涡虫的形态
planarian
① 背腹扁平
前
后
左
右
涡虫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这样的体形与捕食有什么关系?
涡虫的形态
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能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呈两侧对称。
这样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② 身体呈两侧对称
背面
腹面
涡虫的结构
背面
咽
口
腹面
眼点
肠
背面
咽
口
腹面
眼点
肠
内胚层
中胚层
外胚层
前端感觉器官集中,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能产生定向运动。
有眼点,具有感光作用。
体壁
涡虫的消化
背面
咽
口
腹面
眼点
肠
背面
咽
口
腹面
眼点
肠
涡虫有三种消化器官:口、咽、肠
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可从口中伸出获取食物。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③ 有口无肛门
其他扁形动物
华枝睾吸虫
猪带绦虫
日本血吸虫
少数扁形动物在陆地上潮湿土中生活(如涡虫),其他大部分种类为寄生生活。
寄生虫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显微镜下的华枝睾吸虫
子宫
卵巢
精巢
雌虫
雄虫
卵
幼虫
幼虫
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
幼虫从钉螺体内逸出,进入水中钻入人体皮肤,并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
生活在人体内的成虫交配、产卵。
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水中孵化成幼虫。
幼虫在钉螺体内繁殖,进一步发育。
① 做好个人防护,不要在流行区的河水中游泳、玩耍或者洗衣服。
② 消灭中间寄主——钉螺。
如何防御?
猪头绦虫寄生在人体内,夺取人的养料,会使人营养不良、贫血、消化不良等症状。幼虫寄生在人的脑里,人就会头痛甚至死亡。
感染猪肉绦虫的猪肉--米猪肉
非寄生类:
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咽、肠、无肛门。
寄生类:
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有口无肛门,消化器官退化,生殖器官发达。
SUMMARY
总结
比较项目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不同点 身体对称数 辐射对称 两侧对称
体壁胚层数 2层 3层
运动能力 弱 强
生活方式 自由生活 自由、寄生生活
代表动物 水螅 涡虫
相同点 有口无肛门 Class Summary
课堂小结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代表动物 水螅、海葵、水母、海蜇、珊瑚虫等 涡虫、血吸虫、华枝睾吸虫、绦虫等
主要特征 ① 身体呈辐射对称; ② 体表有刺细胞; ③ 有口无肛门。 ① 身体呈两侧对称;
② 背腹扁平;
③ 有口无肛门。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有利方面 有害方面 寄生虫病
1. 下列不是腔肠动物共同特征的是( )
A. 结构复杂
B. 生活在水中
C. 身体内有消化腔
D. 有口无肛门
A. 结构复杂
2. 下列关于腔肠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腔肠动物对人类都有害
B. 海葵等腔肠动物能分泌石灰质物质形成珊瑚礁
C. 海蜇等腔肠动物可以加工成食品
D. 珊瑚虫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
C. 海蜇等腔肠动物可以加工成食品
3. 猪肉绦虫特别发达的器官是( )
A. 生殖器官
B. 消化器官
C. 运动器官
D. 感觉器官
A. 生殖器官
4. 下列属于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的特点的是( )
A. 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
B. 扁形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
C. 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
D. 扁形动物身体量圆柱状,利于运动
C. 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