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台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台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3 18:41:1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台阶》教学设计
一、教材背景
单元主题:“小人物”的光辉
学习能力:
1. 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
2. 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意蕴。
课文类型:自读课文
内容分析:
《台阶》是人教版必修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个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阿长与<山海经>》、《老王》,都是从不同层面描写“小人物”的文章,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这篇文章有不同的切入点,譬如中国父亲的要强、中国农民物质期待与精神追求的不对等。本次授课以“父亲”为切入点,通过“探究父亲人物形象”的主任务,借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身边“小人物”的品格光辉——中国父亲的要强与奋斗。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逐步感受父亲形象,体会父亲的坚韧。
2. 通过探究父亲人物形象,学会寻找文章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叙事的要点。(重点)
3. 通过探究父亲修台阶的原因及研读背景材料,感悟父爱的付出,理解生活中的中国父亲。(难点)
三、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父亲的形象,体会父亲的坚韧。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父亲修台阶的原因及研读背景材料,感悟父爱的付出,理解生活中的父亲。
四、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3分钟)
文言文“陛”字讲解
通过讲解古文“陛”字,理解古代台阶与地位的关系,导入新课。
2. 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三个主要环节:理情节、感形象、悟主旨。
(一)望台阶,理情节
1. 七分钟默读全文,给要点概括文章;(是什么)
2. 探究为什么修台阶:台阶高=地位高;(为什么)
3. 结合图文,还原父亲修建台阶过程。(怎么做)
第一部分“理情节”中,先让学生默读文章,找出文章围绕“台阶”讲了一件什么事,理清文章脉络,解决“是什么”问题;接着带领同学探寻父亲为什么要花大半辈子的时间建高台阶,解决“为什么”问题;最后和学生一起深入文本,逐步找出父亲在准备和建造台阶时都用了哪些功夫,解决“怎么做”问题。
(二)近台阶,感形象
1. 预热:同桌美读,先找到并朗读文章中与父亲有关的关键句;
2. 小组研讨:给五大细节专题和例句,专题形式研讨父亲形象;
3. 代表分享:展示课文,分享后单读或众读,朗读中深化感悟;
4. 分享中顺入“父亲老了”,探究父亲造阶是否值得,承接主旨。
第二部分“感形象”中,设计问题“在修台阶前后,文中父亲的哪个细节让你印象最深?”,通过同桌美读、小组研讨和汇报、个人及全班共读等环节,帮助学生深入感悟父亲形象。在分享中顺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通过师生共读,带领学生感受修台阶前后父亲的形象变化。
(三)、 上台阶,悟主旨
1. 探究问题:“重来一次,父亲还会建高台阶吗?”;
2. 课内资料助读:作者眼中的父亲与父亲群像(《台阶》父亲与中国农村父亲)
3. 链接课文与视频的中国父亲形象,引出“一生要强的中国父亲”主旨;
4. 致谢中国父亲。
第三部分“悟主旨”中,通过资料助读、视频呈现及课本中的父亲形象侧写等,使学生感受到台阶中的父亲、课本中的父亲、视频的父亲,他们都是坚韧、坚强、艰苦,一生要强的中国父亲。这些中国父亲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对身边的父亲感悟更深。
3. 课堂小结:(2分钟)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告诉学生这节课学习了《台阶》中那为给孩子铺路、一生修台阶的父亲,也认识到中国父亲们的一生要强,从而使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感悟父爱的付出,理解生活中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