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3单元 溶液单元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3单元 溶液单元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3 20:4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八年级(上)《第3单元 溶液》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共26小题)
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汽油除油污是因为汽油具有乳化作用
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C.可以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来鉴别羊毛和棉花
D.钢笔制品表面刷油漆是为了防止锈蚀
2.在装有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牛奶、食盐、菜油和面粉,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
A.牛奶 B.食盐 C.菜油 D.面粉
3.把少量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冰 C.植物油 D.蔗糖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5.下列有关物质的归类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归类
A 白酒、糖水、食盐水 常见溶液
B 蛋白质、油脂、维生素 营养物质
C 风能、氢能、太阳能 清洁能源
D 生铁、玻璃、玻璃钢 复合材料
A.A B.B C.C D.D
6.“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
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性 ⑤稳定性。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7.溶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D.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8.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酒精 D.植物油
9.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蔗糖 B.食盐 C.酒精 D.面粉
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不一定都是混合物
B.将100g KCl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5g固体,则KCl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25g
C.常温下将饱和Ca(OH)2溶液加热到50℃,会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D.从25%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则取出溶液的质量分数仍为25%
1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  )
A. B. C. D.
1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醋酸 B.花生油 C.蔗糖 D.食盐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
14.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15.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因此水是一种溶液
B.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C.碱溶液的pH>7,若测得某溶液的pH=12,因此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NaOH溶液中OH﹣能与酸反应,因此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16.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植物油 C.食盐 D.食用纯碱
1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
B.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C.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
1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
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
19.将少量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味精 B.食盐 C.白糖 D.植物油
20.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草莓酱 B.蒸馏水 C.蔗糖水 D.玉米糊
21.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
A.蔗糖水 B.牛奶 C.果粒橙 D.豆浆
22.下列物质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硝酸钾 C.蔗糖 D.植物油
2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硝酸钾 C.纯碱 D.花生油
24.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泥沙 B.面粉 C.酒精 D.植物油
2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 B.蔗糖 C.汽油 D.泥土
26.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7.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是常见的溶剂,将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纯碱 C.食盐 D.花生油
(2)“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
(3)为了保护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工业“三废”未经处理任意排放
(4)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知道水是由   组成.
(5)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   .
(6)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①消毒杀菌 ②过滤 ③蒸馏 ④活性炭吸附 ⑤加明矾吸附沉降.天然水中往往含有许多杂质,要把天然水净化成生活中的自来水,所选用的净化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填序号)   .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8.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溶液和能源.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序号)
a.泥土 b.食用油 c.碳酸钠
(2)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填序号)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浓硫酸
(3)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序号)
a.蛋清 b.乙酸铅溶液 c.水
(4)电解水时加入少量NaOH能增强导电性,是因为其溶于水能生成自由移动的   和   (填离子符号),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   .
(5)0.9%的生理盐水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
(6)工业生产中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和   等化石燃料,其中煤是成分复杂的固态混合物,含有主要元素是   .
29.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许多化学式实验都要用到水.
(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填序号)
A.冰块 B.干冰 C.食盐 D.酒精
(2)生活中常用   来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电解水时,正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A.有色有味 B.支持燃烧 C.能够燃烧 D.易溶于水.
30.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解释:
(1)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很软,原因是   。
(2)造成不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主要原因是   。
(3)用汽油或加洗涤剂的水都能去油污,原理分别是   、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6小题)
1.解:A、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没有,可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棉花,故选项说法正确。
D、钢笔制品表面刷油漆,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钢笔制品锈蚀,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解:A、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C、菜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3.解:A、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冰是固态的水,与水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解:A、溶液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馏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液体,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故B错;
C、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C正确;
D、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故D错。
故选:C。
5.解:A、白酒、糖水、食盐水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都属于溶液,故A归类正确;
B、人体内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故B归类正确;
C、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属于可再生能源,风能、氢能、太阳能都属于清洁能源,故C归类正确;
D、生铁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故D错。
故选:D。
6.解:“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恒大冰泉”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无色不是判断是否属于溶液的依据,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故选:B。
7.解: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
B、面粉与水混合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B错;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其饱和溶液是稀溶液,故C正确;
D、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上层和下层浓度一样大,故D错。
故选:C。
8.解: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错误;
B、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100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将100g KCl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5g固体,则KCl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不是25g,故错误;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常温下将100mL饱和Ca(OH)2溶液加热到5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1氢氧化钙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从浓度为25%的H2SO4溶液中取出10mL,剩余溶液浓度仍为25%,故正确。
故选:D。
11.解:碘难溶于水,但是可以溶于汽油形成均一、稳定的褐色溶液。
故选:B。
12.解:A、醋酸能够溶于水,能够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可以形成溶液;
B、花生油不能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故B不可以形成溶液;
C、蔗糖易溶于水中,能够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C可以形成溶液;
D、食盐可以与水互溶,能够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D能形成溶液。
故选:B。
13.解: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错误;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正确;
C、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度,但不能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故错误;
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错误;
故选:B。
14.解: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不是可以溶解任何物质,一些物质难溶于水,如硫酸钡难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为稀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解: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因此水是一种溶剂,不是溶液,故错误;
B、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就可以灭火,故错误;
C、碱溶液的pH>7,若测得某溶液的pH=12,因此该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故错误;
D、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都属于碱,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就是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故正确;
故选:D。
16.解:A、蔗糖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食用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7.解: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错;
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故B错;
C、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温度、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故C错;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故D正确。
故选:D。
18.解:A、形成溶液的溶质可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不都是固态物质,故错;
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无法比较大小,只能说在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错;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对;
D、有些物质溶于水吸热,如硝酸铵,有些物质溶于水放热,如氢氧化钠、氧化钙等,故错。
故选:C。
19.解:A、味精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0.解:A、草莓酱不均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蔗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D、玉米糊不均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1.解:A、蔗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B、牛奶中一些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C、果粒橙中有不溶的果肉成分,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D、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故选:A。
22.解: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3.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硝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纯碱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4.解:A、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5.解:A、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C、汽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D、泥土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6.解:A、碘不溶于水,不能用水清洗来清除碘,故A错误;
B、碘能溶解于酒精,能用于清洗碘,但是速度不是最快,故B错误;
C、碘易溶于汽油,可用汽油快速除去碘污,且汽油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快速挥发掉,故C正确;
D、碘可溶于苯,但是苯挥发有毒,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7.解:(1)食盐、纯碱和蔗糖都能溶于水,形成溶液,而植物油不能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填:C;
(2)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有:随手关闭水龙头、淘米水浇花等;
(3)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都可保护水质;
(4)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5)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常用方法是煮沸;
(6)加明矾吸附是把水中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的,以利于沉降;不溶性小颗粒固体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投药消毒可以除去细菌微生物,故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将所选用的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是:⑤加明矾吸附沉降→②过滤→④活性炭层吸附→①消毒杀菌.
故答案为:(1)D;(2)淘米水浇花;(3)BC;(4)氢、氧元素;(5)煮沸;(6)⑤②④①.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8.解:(1)物质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泥土和食用油都不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2)硝酸铵溶于水吸热,降低温度,氢氧化钠和浓硫酸溶于水都放出热量;
(3)重金属盐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所以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蛋清;
(4)氢氧化钠能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解水时加入少量NaOH能增强导电性,是因为其溶于水能生成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5)生理盐水中最多的物质是水,水中质量最大的元素是氧元素;
(6)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的主要成分是碳.
故答案为:(1)c;(2)a;(3)a;(4)Na+、OH﹣;氧气(5)氧;(6)天然气;碳.
29.解:(1)冰块就是水属于纯净物,无法形成溶液;故选A.
(2)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用肥皂水,泡沫丰富的为软水,泡沫较少或无泡沫的为硬水;
(3)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能支持燃烧是O2;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故答案为:(1)A;(2)肥皂水;(3)B.
30.解:(1)从碳原子构成单质的结构分析可知:金刚石与石墨的碳原子排列同所以金刚石很硬而石墨很软;
(2)由于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这是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
(3)汽油清洗油污是由于油污能溶于汽油,而加了洗涤剂的水,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而易于洗涤。
故答案为:
(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分子不断运动;(3)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使油污分解成细小液滴随水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