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新课导入
同学们,当你们拿着一件自己认为完成得不错的作品让爸爸、妈妈欣赏时,他们是怎么说的 又是怎么做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中的小主人公在八九岁时写了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小主人公能否正确对待这两种评价呢 让我们通过学习找出答案吧!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资料宝袋
作者介绍
巴德 舒尔伯格 1914年生于纽约,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所出版的作品有《在滨水区》《码头风云》《什么使萨米逃走》《醒着的梦》《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等。
字词乐园
我会认
誊
写
téng
励
鼓
lì
篇
一
piān
祥
慈
xiáng
歧
视
qí
谨
慎
jǐn
版
出
bǎn
字词乐园
生字归类
左右 结构
歧
篇
版
励
上下 结构
谨
誊
祥
字词乐园
多音字
发
fā
她突然发现小丽的发卡很特别。
fà
道路上有两行车道供人行走。
行
háng
xíng
字词乐园
换偏旁:
字理识字:
誊
会意字。指誊写。
编—篇
识字方法
勤—谨
字词乐园
纠错卡片
腼腆
谨慎
tiǎn
diǎn
jǐng
jǐn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腼腆: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她不时发出腼腆的、轻轻的笑声。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得意扬扬:感到非常满意。
※看着他眉飞色舞、得意扬扬的样子,我真是心灰意冷。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他迫不及待地跑了出去。
字词乐园
词语解释
一如既往: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
※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地维护世界和平。
极端:事物顺着某个发展方向达到的顶点。
※极端公正和善良的心是不属于庸俗的人的。
初读感知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想一想
“我”写了一首诗,妈妈说“精彩极了”,爸爸说“糟糕透了”,长大后“我”理解了父母对“我”的爱。
用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读课文,边读边想:
初读感知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整体感知
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文章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构成的。
初读感知
3.根据时间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14自然段):童年的故事。
第二部分(第15-17自然段):后来的认识。
新知探究
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父亲和母亲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找出有关的段落、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在文中做标注。反复读读,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自读、思考:
新知探究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母亲的评价:
精彩极了
新知探究
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搂住”“拥抱”一系列对妈妈的动作描写,表现出母亲的高兴。
新知探究
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真是”“多美”“精彩极了”这是对妈妈的语言描写,表现出母亲的惊喜。
新知探究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我”的表现:
新知探究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父亲的评价:
糟糕透了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新知探究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我”的表现:
新知探究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比
较
语
句
新知探究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
得抬不起来。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
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
失声痛哭起来。
(跑)
(走)
(躺)
表现了“我”难过的心情。
新知探究
长大以后,“我”回顾当年父母截然相反的评价有什么感受?请速读课文第15-17自然,找出这个词。
思考:
这个词是“幸运”。
新知探究
1.为什么长大后会觉得母亲的评价是“我”的“幸运”?
⑴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
⑵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
母亲的鼓励让“我”坚持写作。
新知探究
2.为什么长大后会觉得父亲的评价也是“我”的“幸运”?
父亲的批评让“我”坚持修改作品。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也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十二岁。。
新知探究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理解句子
理解
不理解
新知探究
一股风指的是赞扬声,一股风指的是批评声。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是说没有因赞扬声而迷失方向、骄傲、自满,也没有被批评声吓倒而丧失信心。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理解句子
新知探究
幸运
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父亲的严厉是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成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脉络梳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表扬(得意扬扬)
批评(痛哭起来)
母亲(慈祥的爱)
父亲(严肃的爱)
爱(成长)
主题交流
本文主要写作者在八九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槽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终于成长为一位著名的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课后点拨
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不( )待 失声( )( )
( )益( )浅 得意( )( )
( )如( )往 绞( )脑( )
迫
及
痛
哭
受
匪
扬
扬
一
既
尽
汁
课后点拨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我的诗写得很糟糕,( )母来仍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 )母亲一直在鼓励着我,( )我一直在写作。
3.我们( )要有来自母亲的爱的力量,( ) 要有来自父亲的严格要求。
4.( )父母对我的评价是那么的不同,( )他们的出发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我的爱。
尽管
但是
因为
所以
既
又
虽然
但是
课后点拨
三、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1.“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父母对“我”的两种态度——母亲的___________和父亲的___________。
2.用文中原句回答,能够体现课文中心思想的句子是什么?
热情鼓励
严格要求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