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3 21:21:44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巩固统一的措施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01
02
03
立足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知道秦朝统一的原因、过程及意义。
立足史料证实和家国情怀,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证实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世界八大奇迹
1、埃及胡夫金字塔
2、土耳其阿尔忒弥斯神庙
5、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4、埃及亚历山大灯塔
3、土耳其摩索拉斯陵墓
6、奥林匹亚山宙斯雕像
7、爱琴海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8、秦陵兵马俑
视频导入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8年灭赵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前221年灭齐







寿春
临淄
邯郸
大梁










咸阳
秦国是如何灭掉六国的?
秦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喊 赵 微 去 演 戏)
公元前230年
—公元前221年
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一、秦灭六国
秦的统一
1、原因:
①民心所向: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和平和统一。
②位置优越:秦国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
③变法图强: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为秦国统一奠定基础。④善用人才:嬴政雄才大略,重用人才。
⑤策略正确:远交近攻先后灭六国。
2、时间:
公元前221年
3、都城:
咸阳
4、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嬴政
一、秦灭六国:
东至东海
北至长城
西到陇西
南达南海
寡人该如何统治?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烦恼一:寡人得天运,大一统于天下,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用王这样的的称号,完全不能显示出自己的“丰功伟绩”。
烦恼二:秦王日夜操劳国事,每天要看重达一百多斤的竹简奏章,他不断唉声叹气:“唉!统一之后真是辛苦,寡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心好累。”
烦恼三:丞相建议,要在离咱们的京城都很远的地方封几个王,李斯却说周亡皆因诸侯祸起。秦王想:“真纠结啊,到底该这么办?”
称号不尊贵
国事繁重
地方如何管理
嬴政的烦恼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称号不尊贵
国事繁重
国土如何管理
你能为嬴政排忧解难吗?
确定皇帝制
中央设立三公
推行郡县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自称为朕(zhèn)
命令称为诏(zhào)
印称为玺(xǐ)
朕为始皇帝,
后世以计数,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
始皇帝
提醒:嬴政称帝前为秦王,称帝后为秦始皇.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
总揽大权,皇权至上。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行政
军事
监察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总揽大权
皇权至上
李斯:敢问丞相大人,周亡于何故?
王绾:亡于诸侯作乱犯上。
李斯:然也,“成也分封,败也分封”。周亡皆因诸侯祸起,……为保吾大秦江山永固,万望陛下不可重蹈周亡之覆辙。且先王因行县制而使秦成为七雄之首,故此,臣认为燕、齐、荆等地行郡县实为上策。……”
情景一 庆功宴
废分封立郡县
分封制
郡县制
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治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奉 常
卫 尉
太 仆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粟内史
少 府






郡(地方最高统治机构)


里、亭
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
最高统治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军政大权。
情境二 百姓言
故事一:楚人卖“母”(马)
在咸阳的街头,一位来自楚国的商人准备出售他的千里马,他选好了位置,放下行李高声喊道“卖‘母’,良种的千里母”。不一会儿,围观了很多人,可是没有人听懂他在吆喝什么,无奈之下,他只好拿出纸笔写下一个大大的字。围观的人看了之后更加不知所以然。
请问:
1、围观的人为什么不知所以然呢?
2、如果你是始皇帝,听到这件事情后会采取什么措施
电视剧《芈月传》节选
思考:剧中珍珠抓不到药的原因是什么?
1、文化上:统一文字
(小篆)
作用: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李斯






圆形方孔半两钱
2、经济措施:
①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②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衡——重量。秦一斤约相当于今250g
度——长度。秦一尺约相当今23.1cm
量——容积。秦一升约相当于今202ml
意义:
统一车轨,修驰道
作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3、交通措施:
漓江
湘江
灵渠
②北击匈奴,修长城
抵御了匈奴的进攻,保卫了国家安全,有利于巩固边疆的统治。
4、军事措施:
①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意义:
西周形势图
秦朝疆域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东到东海
北至长城一带
南到南海
西到陇西

探究:秦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什么意义?
1、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开创了一种新的国家管理方式。
3、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老百姓生活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沉重的徭役,兵役,赋税,严刑峻法之下,百姓过着穷困潦倒,忍饥挨饿的生活。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秦朝 ( )
2.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D
C
课堂检测
4.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是 ( )
A.设置基层社会组织 B.确立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
C.开拓经营边疆地区 D.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3.《晋书》载:“始皇初并天下,惩忌(读yì,惩罚的意思)战国,削罢列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材料表明秦统一中国后在国家治理上推行了 ( )
A.分封制 B.刺史制度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C
D
5.人们这样赞颂秦始皇的功绩:“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一家天下”的意义不包括 ( )
A.结束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局面 B.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
C.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D.结束了东汉的统治
D
6.“马到成功”蕴含着人们对事情成功的美好祝愿。下列“马”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书中的是( )
A
7、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秦皇汉武”之句,“秦皇”指的是 ( )
A.三皇 B.黄帝
C.炎帝 D.秦始皇
D
8.秦朝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   )
A.显示皇帝的威风
B.抵御匈奴的进攻
C.做皇帝陵墓的陪衬
D.更好地统治全国人民
B
作业
如果让你为秦始皇撰写碑文,你会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提示:可以从建伟业,固统一,谈兴亡等几个方面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