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同学们,上午好!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1、什么是“极”? “极”是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较强大的综合实力,对国际事务具有较大影响的相对独立的力量中心或国家集团。
标题解读地理上:北极和南极 现代汉语词典:尽,达到顶点(释义之一)2、 “两极”分别指谁?两极世界分别指什么?两极世界:美苏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极:标题解读1、美、苏各是怎样成为一“极”的?知识回顾①美国成长史: ②苏联成长史:1787年宪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二战2、美、苏关系史①1917英、法、日、美武装干涉苏俄革命;②1942,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
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敌对合作③战后,(1947)开始对峙。对峙?知识回顾冷战为主,热战为辅 如何“冷战”评价“冷战”为何“冷战”知识结构1、雅尔塔体系奠定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雅尔塔三巨头一、为何“冷战” 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划分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一次会议实质:美苏两分天下一组数据2.战后,美苏经济军事实力增强*不同的社会制度:美是资本主义强国,苏是社会主义强国。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不同的国家利益: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各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两国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对立和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根本原因)两个世界“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 ——1946.2.9斯大林在莫斯科选区选民大会两种想法 我不相信苏俄希望战争。他们所希望的是得到战争的果实,以及他们的权力和主义的无限扩张。 —1946.3.5丘吉尔在杜鲁门陪同下在美发表“铁幕演说”凯南认为,苏联的国内制度、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决定了它必然要谋求无限制的对外扩张,美国不能依靠外交谈判和苏联打交道…………。 —1946.2.22美驻苏参赞凯南发给美国政府电报内容 每一方都像在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 帕特森《美国外交政策》作者4、互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3、社会制度对立和国家利益冲突(根本)2、战后美苏经济军事实力增强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4、互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一、为何“冷战” 美苏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分别采取了哪些对抗行动导致两极格局的形成?二、如何“冷战” ——杜鲁门在国会联席会上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演说(1947年3月12日)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二、如何“冷战” (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国家”,一种是“极权政权”。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的影响
(1947.9) 政治上:(1947.3)二、如何“冷战” 1948年—1952年,共有16国,接受了美国共131.5亿美元的援助。其中88%是赠与 ,其余贷款。二、如何“冷战”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的演说 美国是慈善家吗?
美国实行此计划想达到什么目的?
实现称霸战略控制西欧
遏制苏联 复兴欧洲经济
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无论在任何恶劣天气下,我们会共同向前走二、如何“冷战”二、如何“冷战” “你最好别惹我!”针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采取了什么对策?冷战时期苏联宣传画:
苏联人对美国人说 (1947.3)(1949.1)(1947.9) (1948)经济上:政治上:二、如何“冷战”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北约华约(1947.3)(1949.1)(1947.9) (1948)经济上:政治上:(1955.5)(1949.8)军事上:二、“冷战”形成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关系:杜鲁门主义为马歇尔计划确定方向,马歇尔计划为后来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打下经济基础。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图片反映了什么信息?德国的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三、评价“冷战”分裂“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上述图片反映了什么事件?越战中,恐惧的儿童1950逃难中的朝鲜平民局部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图片反映了什么事件?核战危机三、评价“冷战”“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分裂;局部战争;核战危机;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三、评价“冷战” 我们或许可以争辩,两极体制究竟导致了全球的动荡和不安,抑或发展起一种稳定机制。
——理查德·W·布利德《20世纪史》评论:“占中”成为冷战思维的嘉年华2014-10-15 来源:?人民网(北京) 香港“占中”活动开始以来,西方媒体及其政界多种势力格外躁动。
美国《时代》周刊以“抗争的面孔”等为题在封面大炒“占中”。英国广播公司将主播台迅速转移到了香港“占中”现场,一有风吹草动,便以“突发新闻”形式进行插播。
细细品来,西方媒体和政客对香港“民主”的关切总是难掩其惟恐中国天下不乱的阴险。还难掩其有意无意所表现出来的对中国国情和香港历史的无知。这背后的实质是西方社会仍然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习近平:亚洲安全合作要跟上时代?不能冷战思维 人民网上海5月21日电 ,2014年5月20日至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今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世博中心作主旨发言。
习近平表示,地区安全合作进程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
冷战思维“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分裂;局部战争;核战危机;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三、评价“冷战” “冷战思维” 如何“冷战”评价“冷战”为何“冷战”知识结构问题一: 什么是“冷战”? 所谓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论文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人教版初中九下84页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19页问题二:如何化解危机? 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另外,还有其他秘密渠道:……通过这些信件以及其他秘密渠道,两国逐渐达成了谅解: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伊柳辛-28轰炸机及其附属设施,并且保证今后不再将进攻性武器运进古巴;美国承诺不侵犯古巴,……等等。因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意让危机升级,努力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美苏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防止世界大战特别是核大战的发生是古巴导弹危机最后得以平息的根本原因。 -刘金质著《冷战史》上对抗合作猜疑沟通冷战和平分歧共识1、下图为小王整理的《美苏争锋》一课知识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
A.争霸 丘吉尔 古巴???????????????????????????????
?B.冷战 马歇尔 古巴
C.军事对抗 肯尼迪 柏林????????????????????????
D.冷战 丘吉尔 柏林B反馈练习 2、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自己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说明二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的基础是( )
A.三国鼎立????????????B.美苏均势?????????????
C.多极格局????????????D.单极格局
B 3.下图是1952年的一幅苏联漫画,漫画中较小的美国政治家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较大的美国军人正在欧洲地图上勾画,关于该漫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
?B.美国与苏联在欧洲各自划分势力范围
C.冷战如火如荼地进行????????????????????????????
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4.有学者指出:“在二战后的格局下,虽然西方仍时时存在颠覆苏联之心,但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这说明战后新格局 ( )
A.主要体现苏联等国家的意志????????????????
B.便利于东西间的和平共处
C.有效维护了东方国家的利益???????????????
?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D谢谢各位,欢迎批评指正。谢谢各位,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