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思。
3.体会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及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引导学生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思。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及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引导学生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展现祖国山水的视频,激发学生情感。
导语:神州大地,地大物博,青山碧水,美不胜收。不管是巍峨俊秀的名山大川、奔流不息的江河湖海,还是一望无垠的沙漠戈壁、圣洁无瑕的雪域高原,处处都有无尽的宝藏。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纵横四海,去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风光,去感受古今文人骚客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深情。
2.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李白的诗歌,集体吟诵。
3.出示诗人简介及写作背景。
4.出示课题《望天门山》,齐读诗题,理解诗题。
预设:引导学生做一做“望”的动作,从而理解诗题。“望天门山”,就是说这首诗的内容是诗人远望天门山见到的景象。全诗都是围绕这个“望”字来写的。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默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齐读。相机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3.播放朗读音频,注意节奏和轻重音。教师指导断句。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互相检查,看字音、节奏是否准确。
5.指名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最后齐读诗歌。
三、品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小组讨论。
(1)大声诵读并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圈出不明白的地方,与同学交流。
2.汇报交流,合作探究。
(1)出示天门山、楚江的图片,结合课本上的注释介绍这两处风景。
(2)欣赏天门山、楚江的图片,理解“中断”。(从中间断开。)
(3)播放江水奔腾回旋的视频,理解“至此回”。(到这个地方激起回旋。)
(4)思考:读这两句诗,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5)指导朗读,读出水的浩荡、山的磅礴。
(6)引导学生将《望庐山瀑布》的“望”,同本诗中的“望”比较,理解“相对出”。
明确:《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站在瀑布前面,远远地望;《望天门山》是他乘着小船,从远处驶过来时望见的。船随着激流前行,前方的天门山扑入诗人的眼帘,好像是出来迎接自己一样。明明是青山不动船在动,可是感觉不是船在动,而是青山在逐渐靠近自己。
(7)引导学生说说后两句的诗意。
明确: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似乎倾斜着出现在江边;一叶孤舟从太阳落山的地方飞速驶来。
(8)教师点拨重点并指导朗读,读出诗人心中的豪情。
四、想象意境,升华情感
1.听配乐诗朗诵,引导学生想象体会。
(1)自读诗歌,圈画诗歌中描绘的景物。(青山、碧水、孤帆、红日)
(2)听诗歌,一边听一边在头脑中画画,想象自己看到的画面。
2.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内容。
3.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小结:巍峨俊秀的青山,奔流不息的江水,这是多么壮丽的自然奇观!乘一叶轻舟,望青山出迎,看江水奔腾,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诗兴大发呢?同学们,诗歌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说说看,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对祖国大好河山满腔的热爱。)让我们也像诗人一样,来吟一吟这首诗吧!
4.播放配乐,教师引读,学生激情诵读、试背。
五、小结方法,自学提示
1.回顾所学,梳理学习古诗的方法。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总结方法。
(1)解诗题:明白诗歌写的内容。
(2)读诗文:读准字音、节奏、轻重音,读通、读顺古诗。
(3)明诗意:理解重点、难点词语,理解诗歌大意。
(4)想画面:想象诗歌展现的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
(5)悟诗情:通过诗人描绘的景象,感悟诗人的情感。
3.教师小结。
小结:常言道:“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登山临水,能让人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我们平常所说的“山水怡情”就是这个道理。这节课,我们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一览名山的奇崛,下节课,我们将追随另外两位诗人去感受秀水的柔情。用同样的方法,去学习另外两首古诗。
4.作业设计。
(1)背诵《望天门山》。尝试默写全诗
(2)搜集并阅读更多描写山川的古诗,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诗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饮湖上初晴后雨》
1.认识“亦、抹、宜”3个生字,会写“饮、初”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饮、抹”。诵读诗句,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
2.借助图片,发挥想象,走进诗境,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3.拓展学习,注重积累。
教学重点
借助图片,发挥想象,走进诗境,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拓展学习,注重积累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抽查背诵《望天门山》,齐背。
2.回顾上节课讲过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诗题,读诗文,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
3.教师过渡,引入《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学习。
过渡: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天门山的雄奇秀丽,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西湖。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的风物让人见之忘俗,尤其是西湖,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这其中就有宋代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出示课题)
4.齐读课题,理解课题。
二、比较朗读,整体感知
1.回顾所学,指名学生介绍苏轼其人。
过渡:我们在本册第二单元学过苏轼的一首诗《赠刘景文》。那现在谁来当当小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下苏轼?
2.教师简单介绍《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写作背景。
苏轼在杭州为官期间,十分关心人民的生活,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他在西湖兴修水利,建造了“苏堤”和“三潭印月”两道独特的景观,深受百姓爱戴。除了这次和朋友们游湖外,他曾无数次在西湖边漫步,对西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3.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节奏。
4.出示课件,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相机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多音字。
5.播放朗读音频,注意听节奏、轻重音,教师指导朗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互相检查,看字音、节奏是否准确。
7.出示《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让学生比较朗读,有所感悟。
过渡:山也好,水也罢,都是美不胜收。但这两种美读出来是一样的吗?显然不同。(出示填空: 美)如果要在横线上补充一个字组成双音节词概括你读诗的感受,这两首诗,你会分别填什么字?(示例:壮、柔)
8.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指名读,齐读。
三、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
(1)明诗意:结合书中注释,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圈画出不太明白的地方,和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2)想画面: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悟诗情:从诗人所做的事、所看见的景,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2.学习“水光潋滟晴方好”,赏西湖之“晴”。
(1)出示诗句,理解“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2)出示晴天的西湖照片,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感官进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指导朗读,读出温柔、明媚的感觉。
3.学习“山色空蒙雨亦奇”,赏西湖之“雨”。
过渡: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娇媚艳丽,真让人陶醉啊!诗人和朋友们一起,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举杯畅饮,好不开怀!然而过了不久,湖面上有雨落下,升腾起一片缥缈的水汽。诗人抬眼望去,远处的山峦隐隐约约,已然是另外一番景象。
(1)出示诗句,理解“空蒙”。(迷茫的样子。)想象“山色空蒙”的画面。
(2)出示雨天西湖的照片,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感官进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3)指导朗读,读出神秘、向往的感觉。
4.个性赏读“晴雨西湖”。
过渡:晴雨两种天,西湖两样美!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么美的诗句读好呢?(注意停顿、重音,有感情……)按照你们自己的体会,大声读一读前两句吧!
(1)学生自由练读,想想哪些词语读重音。
(2)指名朗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读。
(3)教师引读,引领学生熟读、背诵前两句诗。
过渡:同学们,你们的朗读都很好。下面,就让我们用不同的解读美美地读读这两句诗吧!
引读:两种“景色”都很美——(学生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引读:两种“天气”都很好——(学生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引读:两种“感觉”都很妙——(学生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5.学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过渡:阳光下妩媚多情,细雨中朦胧秀丽,这时晴时雨的美景让诗人陶醉了,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1)出示第3、4句,学生齐读。思考:诗人用什么来比喻西湖?(西子。)
(2)出示西施图片,简介西施。(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3)这么美的西施,诗人是怎么赞美她的?(淡妆浓抹总相宜。)
(4)出示淡妆浓抹对比图片,或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淡妆浓抹”。
(5)指名学生说说“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思。这句话是赞美谁的?(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既赞美了西施,也赞美了西湖。)
(6)“西湖”和“西子”有哪些相似之处?(西湖本来就很美,晴天美,雨天也美;西施本来就很美,淡妆美,浓妆也美。晴天、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浓抹的西施一样,都很合适。)
(7)教师引读、小结。
小结:西湖之美,何止在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一日的清晨黄昏,西湖的景色各不相同,美不胜收。诗人发出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感慨为后世所称道,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这个人景合一的美称。
6.诵读诗句,感悟诗情。
(1)苏轼一天之中就领略了西湖晴雨天气下不同的美,你们觉得他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高兴……)
(2)带上这样的好心情,我们把整首诗再美美地读一读。男生读,女生读,配乐读。
(3)指名试背整首古诗。齐背。
四、对比阅读,加深体验
1.引导学生想象朗读《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预设: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画面,感受“壮美”与“秀美”的区别。
2.联系自己的旅游经历或回忆看过的电视、书籍等,跟同学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壮美”之景或“秀美”之景。
小结:《望天门山》着力表现了长江的雄壮、天门山的险峻;《饮湖上初晴后雨》极力渲染了西湖的柔媚。两种景色各得其宜,共同书写了这样的主题——祖国的山河真是多姿多彩!
五、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推荐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组诗中的第一首。
3.搜集并阅读其他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望洞庭》
1.认识“庭、未、盘”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会写“镜、未”等6个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音韵美。
3.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怀。背诵诗歌。
4.积累吟诵洞庭湖美景的名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展现祖国山水的秀美,激情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美不胜收。今天,我们将追随几位伟大的诗人,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山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古诗,积累方法
(一)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诗人李白?
2.学生介绍,教师出示课件,相机进行补充。
3.教师示范读古诗,学生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4.自由读一读古诗,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对方是否读准了字音,停顿是否正确。
提示学生在自读古诗时,也要读出节奏美、韵律美。
5.指名读。
(二)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1.出示天门山、楚江的图片,结合书中注释介绍天门山、楚江。
天门山:今安徽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东梁山在今芜湖市,西梁山在今马鞍山市,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
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楚地,所以叫楚江。
2.“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学生试画)
3.课件出示前两句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仿佛听到了什么?
预设:碧水汹涌澎湃地向东流去,狠狠地、猛烈地撞击岩石,发出哗哗的声音,好像要把天门山断开了。这样的水流到天门山的时候,由于山势的阻挡而激起回旋。
(2)你认为哪些字用得生动、形象?(断、开、回等)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水的气势,山的磅礴。(生生互读,比赛读。)
4.课件出示后两句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这么壮美的景色,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诗人是在船上看到的。)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诗人可能会做什么、说什么?
(2)“相对出”是什么意思?(相峙而立)
(3)这青山仿佛是要出来迎接自己一样,你能体会诗人的心情吗?
(4)小结:一个“出”字给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更让我们融入诗的意境中。
(5)指导朗读。
(三)再读古诗,品悟作者情感。
1.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把诗读一读,看看诗中都描绘了哪些色彩鲜明的景物。(板书:青山 碧水 孤帆 日)
2.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你们看,青的山、绿的水、白白的帆、红红的太阳,构成了一幅多么精美的图画呀!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过渡:诗歌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4.请同学们带着诗人对祖国大好山河满腔的爱一起朗诵吧。
(四)总结方法。
1.回忆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呢?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总结方法。
(1)读:读通古诗。
(2)解:理解诗意。
(3)想:想象古诗的画面。
(4)悟:感悟作者情感。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历了通读、理解、想象、悟情的环节,感受到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同时,本环节注意启发学生发挥想象,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有感情的诵读,进一步感受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运用方法,自学古诗
1.过渡: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宋代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
2.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在西湖的船上饮酒,开始是晴天,后来下雨了。)(《饮湖上初晴后雨》共两首,这是第二首,也是广为流传的一首。)
3.师生共同交流,了解作者苏轼。(学生介绍。教师补充:苏轼在此为官期间,关心人民的生活,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在西湖兴修水利,建造了“苏堤”和“三潭印月”两道独特的景观,深受百姓爱戴。苏轼曾无数次在西湖漫步,他对西湖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4.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读:先自由读一读古诗,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读一读。读准“亦”“抹”“宜”的字音,学习多音字“抹”。
(2)解:结合书中注释,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3)想:说一说古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4)悟: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5.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检查学生读诗效果。强调“抹”在这里读mǒ。
(2)出示划分的节奏提示,学生齐读古诗。
6.精读古诗,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1)学习古诗第一句。课件出示:水光潋滟晴方好。
①理解“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②指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③课件出示晴天的西湖图片,想象说话。(板书:湖光山色)
④创设情境:瞧,这就是晴天的西湖。在万里晴空之下,微风徐徐吹来,温柔地抚摸着游人的脸,灿烂的阳光洒在宽阔的湖面上。
⑤指导朗读。
(2)学习古诗第二句。课件出示:山色空蒙雨亦奇。
①过渡:晴天的西湖真美!看着眼前的美景,诗人有些陶醉了。不知不觉,湖面上悄悄下起雨来,眼前的西湖已是另外一番景象。
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说说想象的画面。
③课件出示:雨中西湖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④创设情境: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云雾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此时的青山仿佛处于仙境。
⑤指导朗读。
(3)学习古诗的后两句。
①过渡:西湖时晴时雨的美景让诗人的心都醉了,作者触景生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齐读第三、四句)(课件出示古诗第三、四句。)
②了解“西子”。(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③诗人为何会把西湖比作“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施呢?“西湖”和“西子”有哪些相似之处?“淡妆浓抹”指什么?
④课件出示西施图片:这么美的西施,诗人是怎么赞美她的呢?(淡妆浓抹总相宜)(板书:淡妆浓抹)
⑤联系实际理解“淡妆浓抹”。(妈妈平时化淡妆的样子和六一儿童节同学们表演时化浓妆的样子。)
⑥课件出示“淡妆浓抹”对比图:西施到底是淡妆好还是浓抹好啊?(都好,因为西施本来就很美,所以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
⑦“淡妆浓抹”只是赞美西施吗?(还用来赞美西湖。)
⑧引读:
美丽的西子淡妆美,浓抹也美,真是——(生读)淡妆浓抹总相宜。(板书:总相宜)
⑨导读: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齐读第三、四句)正因为这个美丽的比喻,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这个人景合一的美称。
⑩指名让游览过西湖的同学描述自己看到的西湖美景。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方法尝试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用现代文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理解古诗。让学生利用多种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入情入境地诵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另外,让游览过西湖的同学描述自己看到的西湖美景,一方面能激起学生对西湖的向往与喜爱,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1.推荐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第一首。
2.搜集并阅读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阅读量的支撑。以课本为载体的阅读量毕竟是有限的,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课外阅读的支持。此环节推荐相关的拓展阅读内容,意在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反思
有人说,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因此,古诗“言已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是无法讲出来的。小学生接触古诗不多,阅历和生活积累非常有限,追求“字求其训,句索其旨”的教学效果勉为其难。不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去精讲细究,咬文嚼字,必然使学生食而不化,渐渐丧失学习古诗的兴趣。所以此案例设计中,我摒弃了以往单纯地以理解诗句意思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而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次次地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诗歌意境。尤其是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给学生营造了一片诗意的天空,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借助具体的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从整体上去把握古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体验来突破难点,感受、体验并想象诗歌的意境,便能让他们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2课时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亦、宜”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饮、初”等8个字。
2.想象《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描绘的景色。
3.用自己的话说出《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学法,导入新课
1.背诵《望天门山》。
2.回顾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诗的。
3.提示学法。
(1)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借助注释读,抓关键字词想画面;
(3)品词入境,感悟诗情。
4.明确学习任务:今天我们要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另外两首诗,去领略西湖和洞庭湖美丽的风光。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遵循的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回顾学法是为了激活储存在大脑里的学习方法,为后两首古诗的学习做好铺垫。
板块二 迁移学法,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1.过渡揭题,读诗题。
(1)揭题。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杭州西湖比作人间天堂,是因为那里的景色美丽,所以从古至今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吟诗作画来赞美它。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
(2)板书诗题。
①齐读诗题。
②范读诗题,指导停顿:饮湖上/初晴后雨。
③指名试读。
④按节奏齐读。
(3)读诗题,猜诗意。猜猜看:诗中会写什么?
2.简介诗人及背景。(介绍苏轼)
同学们,你们真是一群会读诗的孩子。诗人苏轼在杭州做过通判,他非常喜欢西湖。这一天,他和朋友乘坐游船荡漾在西湖上,一边饮酒聊天,一边欣赏西湖美景,起初是阳光明媚,后来忽然下起雨来。苏轼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美妙诗篇。
3.运用学法自学古诗。
(1)课件出示学法,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①指导读准字音:读准“潋滟、亦、抹、宜”,开火车读诗,一人一句。
②相机指导读出节奏。
饮湖上 / 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这首诗写什么大家都读懂了吗?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①出示晴天西湖。你想到了哪个词语?(板书:潋滟)“潋滟”二字我们一看部首就知道跟水有关,水怎样?你还能用什么词来说?
②假如你正和苏轼坐在船上同游,你会看到什么美景?
想象说话:金色的阳光洒在西湖上,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
引导朗读——孩子们,在你们的描述中,这一缕缕金光使西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美得恰到好处,难怪苏轼赞叹道——(点击课件出示诗句)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我们也不禁赞叹(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③“西湖之雨”你们又是抓住什么关键词感受到的?
(板书:空蒙)
出示雨天西湖,想象说话:轻纱似的雨洒在西湖上,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
小结:是啊,这雨天中的西湖也真是奇妙无比,难怪诗人又一次赞叹道——(点击课件出示诗句)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们也情不自禁再赞叹(生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④个性赏读“晴、雨西湖”。
晴、雨两种天气,西湖两样美!孩子们,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么美的诗句读好呢?生自由练读,展示读,师激情引读。
(4)引导学生交流“西子”比喻的巧妙,入境体会赞美之情。
①简介西施,了解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四大美人。
②启发:这么美的西施,诗人是怎么赞美她的呢?淡妆浓抹只是赞美西施吗?
③指导朗读:难怪诗人说——出示诗句学生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链接两首写西湖的诗,感受“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课件出示下面两首写西湖的诗,学生读完后谈感受到了西湖怎样的美。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②学生交流。
③小结回扣“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西湖的“浓抹”,那么“白雨跳珠乱入船”应该是它的“淡妆”,但我们都感受到西湖是那么美,难怪作者说——(出示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学生有感情地读)
4.背诵、积累古诗。
(1)指名读,齐读。
(2)填空搭支架背诵。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__潋滟晴方好__,山色__空蒙雨亦奇__。
__欲把西湖__比西子,__淡妆浓抹__总相宜。
(3)根据描述说诗句。
(4)齐背全诗。
【设计意图】勾连已经习得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学习新的古诗,在自主学习中锻炼学习古诗的能力。设计两处看课件想象说话,由想象画面引领学生走进诗句意境,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想象之窗,让学生插上想象之翅,使西湖晴、雨之美鲜活灵动起来。
板块三 运用学法,学习《望洞庭》
1.学习单助学,小组合作学习。
(1)谈话导入:领略了天门山的雄奇壮丽,西湖的西子神韵,我们再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脚步——望洞庭。
(2)简介刘禹锡。
(3)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学习单,运用前两首诗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4)课件同时出示学习单。
《望洞庭》学习单
1.我能读好停顿,读出节奏美、韵律美。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画节奏。
(2)读一读。
2.我能想象画面。
(1)结合注释,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我猜测诗人看到如此美景,可能会想: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未打磨的镜子。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山。
2.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1)学生按学习单交流。
(2)相机引导。
①抓住“和”字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景。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诗句。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是多么宁静。一起来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的笼罩下,泛起点点银光,此时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一起读——(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诗眼。
②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进一步品味“和”。
引导:这洞庭湖有着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链接雍陶《题君山》,对比阅读升华美。
题君山
[唐]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1)学生读一读,交流:两位诗人不同的比喻,表达出相同的感受——君山的秀美。
(2)教师引读。
点点银光跳跃,君山翠绿迷人,诗人不由赞叹——(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是那么妩媚,美如仙女,楚楚动人——(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4.配乐朗读全诗,体会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及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引导:“白银盘里一青螺”,八百里洞庭在诗人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5.多种形式朗读,引导背诵。
学习单的设计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路径,为学生获得个性化阅读体验提供支撑,更能为学生运用“读通诗句,读出节奏;借助注释,抓关键字词想象画面;品词入境,感悟诗情”的学法进行合作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教师的相机指导,能让学生抓住诗眼,感受奇丽美景和作者的豁达胸怀。
板块四 指导书写,交流学习所得
1.指导书写“饮、初、镜、未、磨、遥、银、盘”。
(1)归类指导。
左右结构的字:饮、初、镜、银
上下结构的字:盘
半包围结构的字:磨、遥
独体字:未
(2)总结要点:左右结构的字中,“饮、初、镜”要注意笔画的穿插。“银”的末笔捺要写舒展。(教师范写“银”)
范写“磨”,“广”的一撇要拉长,“林”要写得扁一些,捺要舒展,“石”也要写扁一点,撇不能超出“广”的撇。
(3)学生练写,师生共同评价,没写好的字再写一个。
2.交流学习所得。
(1)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2)引导学生从古诗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体会等不同方面谈收获。
3.总结引领。
今天,我们运用“读通诗句,读出节奏;借助注释,抓关键字词想象画面;品词入境,感悟诗情”的方法学习了三首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领略了天门山、西湖、洞庭湖独特的美景。在古诗的王国里,山水诗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一读,继续去领略祖国山水的壮丽和古诗的魅力。
生字教学中分类指导有代表性的字,一字带多字是高效写字教学的策略,重点范写“银、磨”,是因为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这两个字不容易写好,也容易写错,这是关注学情使然。交流学习所得,能进一步促使学生将内化的知识及学习方法固着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教学反思
本课我把古诗教学放在民族经典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展开。开课前让学生朗读熟悉的古诗,由古诗说到唐诗,由唐诗聊到李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第一首古诗《望天门山》的学习中。每首古诗的学习,我都会找到一个链接点,链接相关古诗或诗句,让学习古诗的过程丰满起来。如由“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孤帆”,链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体会诗人的不同心境。《饮湖上初晴后雨》学习中链接了两首写西湖的诗,感受西湖的“淡妆浓抹总相宜”。《望洞庭》学习中,链接雍陶的《题君山》,在对比阅读中升华美,感受洞庭湖的秀美迷人。三首古诗教学之后,告诉学生古诗王国里山水诗还有很多,鼓励他们继续去领略祖国山水的壮丽和古诗的魅力。整个思路的设计意在点燃学生对古诗学习的热情。
三首古诗的教学,我做到了梯度训练,形成能力。在第一首诗《望天门山》的学习中教授古诗学习的方法——读通诗句,读出节奏;借助注释,抓关键字词想象画面;品词入境,感悟诗情。第二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学习则聚焦学法,运用学法自学。到学习《望洞庭》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单,借助平移式的练习,让学习方法在实践中“内化”“显化”,力争教与学相融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