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3 21:5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梁启超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作者炙热的爱国感情
2.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背诵课文
3.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感受作者炙热的爱国感情
第二课时
师:孩子们梁启超在变法失败以后,面对国家山河破碎,面对清政府腐败无能力,他写下了这篇少年中国说。那么第一然段重点讲的是什么呢?大家还记得吗?
生:少年和国家的关系。
师:没错,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国家是少年的后盾,对吗?好的,那么第二自然段,它重点说了少年中国的前程是怎么样?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开始(出示相关内容)
生:朗读
师:这段话都是在赞美少年中国,书中那些句子是具体在赞美少年中国呢?请你把这些词句圈画出来
生思考,师巡视
师:我看同学们都画好了,谁先来
生:红日、河流、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师:大家同意吗?一共是这七种事物对吧?
生:是的
师:这段话写得非常的有气势也非常的漂亮,但是不好理解。现在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好不好?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
生讨论。
师:怎么样?讨论好了吗?我谁想先来讲一讲
生:“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我看到了一方红日冉冉上升然后光芒四射,
师:太阳从东方刚刚升起就能光芒四射吗?你觉得这里说的是什么?其实它这里暗指的是少年中国,一个怎么样的少年中国?前途无量的,一个蒸蒸日上的少年中国。很好,这样一幅画面就在我们眼前了,还有谁想说说看?
生:黄河从地下冒出来,非常汹涌奔腾浩浩荡荡。我看到了少年中国快要崛起来,一往无前。
师:好的,不可限量的少年中国对不对
生:我从“鹰隼试翼,风尘吸张”这里看出来了中国少年有着巨大的潜力,但是可能还没有爆发出来
师:嗯,它只是试着飞翔就能掀起飞沙走石,说明他能爆发出巨大的潜能,好的。
生:我“奇花出胎,矞矞皇皇”这句看出把奇花比作少年中国,刚刚崛起就能矞矞皇皇非常华丽。
师:哦,非常的美丽,只要这花骨朵一旦绽放就非常的美丽,嗯非常好
生:我要说的是“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乳虎说的就是我们中国,百兽说的是外国,只要我们少年中国崛起,其他国家都会害怕。
师:嗯,好大的阵仗,巨大的声威,这是我们的少年中国。
生:我要说的是“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干将指的就是我们的少年中国,干将在宝剑没有磨的时候是不会特别锋利,指的是中国少年还有开始的时候就是一把普通的宝剑,只要一旦打磨就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师:我们未来的中国一定会万丈光芒,说的太好了
生:我说的是“潜龙腾渊,鳞爪飞扬”,就是以前在水里的龙,一旦从水里飞腾出来的时候,它的鳞和爪就能击出巨大的水浪,也表示少年中国突然崛起的时候能惊艳所有人。
师:非常好,突然崛起的少年中国一定会气势磅礴。
生:“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我看到我们少年中国顶天立地的样子
师:很棒,我们少年中国就是这样顶天立地。
生:我想说的是“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可以看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时间非常长,另外书中对八荒的解释也能看出中国的土地面积很大,我想这句话作者是想说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着辽阔的土地。
师:很好,她不仅用自己的理解来想象这幅画面,而且还结合了语文书中的注释。这是学习文言文绝佳的方法。
生:我想说的是“前途似海,来路方长”作者想说的应该是少年中国的前程像大海一样辽阔,未来的日子还长着呢,一定要继续努力最终成为一个泱泱大国。
师:太好了。这一段话作者用诗意的语言,描绘的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你们有没有发现,如果我要把他这样排版,语言上与第一自然段不一样,但他们也有着共同的特点。谁能发现?
生:我觉得是两个四字成语组成一句。
师:嗯,都是四字成语,那这两组成语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吗?
生:不是,前面的词是具体说的一个什么东西,后面的词是说
师:前面都是新生的事物,一旦他们爆发出来就会有了不起的前程。所以我们每一句都可以读出两个中国,一个是少年中国,一个是未来的中国。特别好,那我们还有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韵脚。
师:哦,很不错,韵脚押的是ang的韵,那我们读出那种韵脚的气势来好不好?
生:朗读
师:押韵会让句子读起来更加的朗朗上口。那孩子们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初升”“伏流”“潜龙”这些标黄字的一些什么特点(出示相关内容)
生:我发现标黄的部分都是一个开头,比如说,:“初升”不是一开始就是高高挂起来的,它是有一个过程慢慢往上升的,“潜龙”也是,它是在某个地方先潜伏起来,再慢慢发展的,“试翼”是只是试着飞行,到后面才是“风尘吸张”。“发硎”是这个剑本身一开始是没有那么锋利的,它是通过磨刀石磨过之后才会变得锋利耀眼的。
师:没错,所以它就象征着我们少年中国,虽然一开始都是弱小的,新生的,但是未来一定会光芒万丈,一定会气势磅礴。好,我们带着我们的理解来读,这次读呢,请大家一定要边读边想象刚才我们形容出来的画面,合作来读一读,女生读前半部分,男生读后面部分。全班读红色部分,开始。
生:朗读
师:请问,梁启超赞美的少年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吗?
生:不是
师:谁说说
生:它现在还不是
师:那它为什么要赞扬一个并不强大的国家呢?
生: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祖国,他希望于中国少年,他坚定中国少年一定会让现在的并不强大的国家未来变成一个强大的中国。
师:他在鼓励我们中国。
生:因为中国现在它是不可限量的,它有巨大的潜力,所以他决定赞美一下
师:很好,梁启超赞美的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可能的中国(出示相关内容)所以他才在最后一段这样写(出示相关内容)齐读
生:朗读
师:请问“哉”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赞叹,相当于啊
师:是的,那我们就是这样“美啊,壮啊”那再看看这段话,他在写什么?
生:写的是我们少年中国永远不可能毁灭,永远不可能腐败,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写的是我们中国充满无限可能
师:都在说我们的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有着特别美好的前程,但是这里有个字呢不好理解,(出示相关内容)“疆”这个字你们看它的演变,它原先这部分你们看 像什么?
生:像一个弓
师:对,像一个弓,弓是用来丈量土地的,现在我们用什么来丈量土地?
生:尺子
师:原先用弓来丈量土地,起初它是没有这个“土”的,后来在演变的过程中才慢慢加了“土”,右边这个是什么?两块田地,那么我们“疆”呀本义就是,疆土,边疆疆域的意思。那么在咱们新疆,还得用新疆人的办法来记住它(出示相关内容)左边的弓是用来丈量土地的,右边我们可以用新疆的地势来看,“三山加两横”,哪三座山呢?
生: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
师:那两横呢
生: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师:是的,同学再注意,这三横长的一样长吗?中间一横是最长的,然后是第三横,最短的是第一横。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记住“疆”字。好我们一起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左边的弓字表示丈量土地,这里的“土”注意横要变斜,好,然后我们写一个短横,田,再写一长横,再写田。好跟老师读jiang。嗯非常好,梁启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生:为了反驳当时成年人腐败的思想,激起全国人民的爱过精神。
师:不错,唤醒当时的人们,他唤醒了吗?我们来看一下(出示相关内容)梁启超唤醒了哪些人?
生:梁启超唤醒了李大钊,周恩来,毛泽东
师:不错还有
生:唤醒了蔡元培,陈独秀那些爱国主义者
师:非常好,是呀孩子们梁启超写了这篇少年中国说,激励了无数的人,无数的少年青年壮年,更多的中国人站起来了,站起来的不止一人,有惊醒沉睡的中国人陈独秀,有中国革命的播火者李大钊,有弃医从文,被誉为民族之魂的鲁迅,还有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有我们爱戴的好总理周恩来,还有两弹元勋和物理学家邓稼先,地质学家李四光,有数学家华罗庚(出示相关内容)还有无数的仁人志士,知识分子站起来了。谁能来给我们分析分析,上节课布置的作业,用手抄报来跟我们分享。
生分享
师:孩子们准备的都十分充足,下课之后还可以和你的同桌互相讲一讲。好那我问大家中国的强国梦实现了吗?
生:实现了。
师:你从哪里可以知道?
生:首先我们祖国实现了飞天的梦想。
师:不错,今年的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
生:而且在体育方面我们也实现了,这次的亚运会上中国夺得很多的奖牌。
师:是的,这次杭州亚运会中国获得了201枚金牌,高居第一。甩了第二名的日本196枚金牌。大家看看是不是我们从体育大国变成了体育强国。
生:我觉得并没有完全实现,因为梁启超的梦想有一个是胜于欧洲,这个实现了,但是还没有雄于地球。美国现在还是一直在用各种手段打压中国。
师: 嗯,所以你觉得我们少年中国应该怎么样?
生:应该更加努力,去创新,去超越美国
师:是的,我们说的雄于地球不是说在世界上称霸,而是让我们的各方面的实力再进一步。大家看(出示相关内容)百年前我们就在这样的桌子上签了多少条不平等的条约,中国就沦落到任人宰割的鱼肉,今天我们有能力捍卫国家的尊严。再看(出示相关内容)百年前陆上国门破碎,海上门户洞开。今天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出示相关内容)再看百年前的体育,我们只有一个人参加,还让人家称我们是东亚病夫,今年的奥运我们已经从体育大国变为了体育强国。再看(出示相关内容)百年前温饱解决不了,如今在袁隆平爷爷的创新下,我们中国的饭碗已经牢牢的端在自己的手中。(出示相关内容)再看百年前中国出行不变,今天高铁运营已经排在世界第一位。中国的强国梦正在实现,还未完全实现,所以建设中国的责任在我们少年的手里。孩子们中国由原先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到今天我们有了外交的话语权。由原先的不先进到今天的经济大国,高居世第二位。这些都是因为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在为我们做出贡献,最后我们全班起立,把我们最美好的祝福,最高声的呐喊送给他们,告诉他们这盛世中国,如你所愿。好,全班起立,打开课本,会背的我们就一起背下来,不会背的我们来照着书读。
生:朗读
师:好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