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普通高中教科书 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之
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是新时代青年应该树立的劳动观念。
本单元作品,或报道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或倡导践行工匠精神,或歌咏劳动的美好与欢乐,从不同角度彰显劳动的伟大意义,体现劳动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学习本单元,通过专题研讨等活动,深入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学会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抓住典型事件,把握人物精神;了解新闻评论的观点,学习阐述观点的方法;辨析和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提升媒介素养。
第二单元
1、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2、理解并感悟袁隆平高尚品质与尊重科学、敢向权威挑战、实事求是的精神境界。
3、树立正确的名利观。
学习目标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劳动者。他们岗位不同,但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以辛勤劳动与创造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令我们感佩和景仰。
《喜看稻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介绍了科学家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培育杂交稻,进一步选育“超级稻”的长期而艰难的历程。
这三篇通讯都很注意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比如,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淤泥,终于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这些细节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内容更加真切感人。
阅读时注意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关注作者如何通过不同的渠道采集材料,又是怎样多角度、分层次进行报道的。通讯作者在记述新闻事实时,常常表达自己的观点,阅读时要注意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把握作者表达观点的方法。
学习提示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2021),大学文化,1954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省农科院讲师,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现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袁隆平的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3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2020年11月28日,当选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
心系杂交水稻
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袁隆平简介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只要地里有一棵稻子,我就坚持下地!”
袁隆平:心系杂交稻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艰难的研究历程
袁隆平:水稻增产仍有潜力
平凡的传奇
袁隆平他的名字值千亿
累倒在田里?袁隆平打假
为什么不宣传袁隆平爱惜身体?
袁隆平的生活乐趣
袁隆平的“8个字”与“800万”
湖南奖励袁隆平三百万元
袁隆平武汉寻根透露“秘史”
武汉中小学生“追星” 袁隆平成“实力”偶像
袁隆平:获得最高科技奖家人比我先知道
袁隆平的“特殊待遇”
袁隆平的婚恋传奇
袁隆平奇遇记
水稻研究的重大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之一,水稻种植面积为总播种面积的1/3,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0%。
从国际上看,全世界约有1/2的人以大米为主要粮食,有90多个国家种植水稻——世界意义。
相 关 知 识
籼:早熟而无粘性的稻子。
强优势杂交水稻:我国科技工作者袁隆平、李必湖、张先程等人培育而成。以其根系发达,分蘖性强,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的优点,经过几年的试种和推广,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杂交水稻是我国农业方面的一项重大发明,它突破了“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杂交没有优势”的观点,找到了新的杂交方法,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主量开辟了新的途径,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杂种优势:就是把两个遗传基础不同的品种或类型,一个作母本,一个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所产生的第一代杂种,在生长势、适应性等方面胜过母本和父本,这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
水稻的三系: 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保持系、
雄性不育恢复系、
这篇通讯选自2001年2月22日《科技日报》。标题采用了正副标题的形式,正标题,“喜看稻菽千重浪”出自毛泽东《七律到韶山》,突出了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袁隆平的成就。副标题交待了这篇人物通讯的主人公-----袁隆平。
题 解
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王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如果是报道群体形象的,也往往突出几个比较典型的人物。人物通讯有系统报道某个人物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也有表现人物的片段事迹的人物素描、人物特写、通讯小故事。
人物通讯有传记式、特写式、群像式这三种类型。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异点、借景写人、通过事实塑造人物等是其写作手法。
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常见的写法有:
(一) 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
(二) 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
(三) 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人物通讯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粮食短缺。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 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 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背 景
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心上,永远不忘。也说镂骨铭心,铭心刻骨。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
贬斥:贬低斥责
籼稻:早熟而无粘性的稻子。
分蘖:泛指植物由茎的根部长出的分支。
力排众议:敢于排除别人的异议,有力坚持自己的观点。
解释词义
本文使用小标题,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
第一部分(1):总述袁隆平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2-结束)分述其事迹及表现
①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 (工作态度和方法)
②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学术品格)
③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道德操守)
④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理想志向)
课文结构分析
概括主旨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课文探究
1、下列两段的描写属于什么描写?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1964年7月5日,------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是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
2、“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共有七个自然段,分几个层次?
可分两个层次。前五个自然段都是写袁隆平的研究情况,围绕挑战权威、自创新说来展开。后两个自然段写袁隆平的独特发现和介绍他的创新成果。
3、“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主要围绕什么来写的?这部分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这部分是说明袁隆平是“真理的捍卫者,是事实的追随者。”主要围绕“三不稻”和“玉米稻”这两个情节来写的。这部分在选材上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有个性,突出了袁隆平对于杂交水稻的认知的与众不同。二是选材精,不庞杂。
4、“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具体写了他的哪两个心愿?
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5、如何理解“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面对美国科学家早就写在《遗传学》中的“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败,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面对“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的嘲笑,袁隆平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勇敢的向“无优势”论挑战,经过几年的潜心钻研,实践研究,写成了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证明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是科学的,是切实可行的。他的发现,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6、如何理解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袁隆平是公认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客观地分析了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为“三个有余,三个不足”。他有两个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袁隆平又受聘为联合国粮食组织的首席顾问,多次出访指导他国,从1981年至1988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举办了38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15个以上国家的一百多名科技人员。因此,这位作为世界上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的袁隆平,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7、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请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 。
①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
②以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形式活泼。
线索:课文第2-3行:“这位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的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
8、总结袁隆平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1)袁隆平是一位扎根农田,挥洒汗水,专注敬业,严谨认真的实践者;
(2)袁隆平是一位不迷信权威,不动摇,不退却,极具韧性的研究者;
(3)袁隆平是一位勇于担当,坚持实事求是,不计个人风险的捍卫者;
(4)袁隆平是一位心怀天下,情系世界,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追梦者。
小 结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以记叙为主,适当的插入了议论和抒情,也表达了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1、 围绕主旨选取典型事件;
2、 小标题清晰明白,结构统一;
3、 细节描写使人物形神兼备。
写作特征
作业:问题探究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人物通讯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
2、这篇通讯在结构上有哪些特点?
3、课文的第一段与后面的四个小标题是什么样的关系?
4、这篇人物通讯的叙事手法有什么特点?请找出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
我有两个梦想,一个禾下乘凉梦,还有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人就像一粒种子,各方面都要健康。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我成功的秘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经典语录
概括典型事迹,归纳精神品质
具体事件 精神品质
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热爱并献身农业科研事业
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勇于实践
敢于探索
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解放思想
敢于创新
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坚持真理
实事求是
袁隆平让杂交稻走向世界和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做贡献
人物形象
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要通过对人物一言一行的描写,使人物鲜活地“立”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同时,要注意典型事件的选择与组织。
群文阅读,探究文本
篇目 人物 人物身份 选取的典型事例 人物精神品质 作者
立场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张秉贵
百货大楼售货员 劳动模范
1.柜台前顾客们的议论
专业、热情
2.用糖哄好哭闹的孩子、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
体贴入微
3.热情接待气呼呼的女顾客
和蔼可亲 热情大度
4.女儿得重病,仍然满面笑容接待顾客
隐忍克制 爱岗敬业
5.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被质问后受到触动、党支部书记找他谈心
善于自省 有错则改
6.为面带病容的顾客选糕点,女顾客送特产;回忆挨国民党兵痞打
为人民服务
7.在座无虚席的饭馆吃夜宵,厨房师傅特意送凳子
“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的服务态度
呼吁全社会学习张秉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格
篇目 人物 人物身份 选取的典型事例 人物精神品质 作者
立场
《“探界者”钟扬》
钟扬
植物学家
科普达人
援藏干部
教育专家
1.1977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年少有为
2.1984年旁听武汉大学生物系的课程
勤奋学习
3.“胁迫”妻子领结婚证
雷厉风行
4.2000年辞职去复旦大学工作,毫无怨言住在毛坯房
生活简朴
5.2009年成为中组部援藏干部,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种子
心怀天下,敢为人先
6.珠峰北坡采集鼠曲雪兔子
不畏艰险、勇攀高峰
7.2001年以来,和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合作,开展科普工作
才华横溢 任劳任怨
热爱科普
8.做“接盘”导师
有责任心、肯担当 关爱学生
9.小纸条:繁忙的工作安排
珍惜时间、忘我工作
展现钟扬敢于奉献,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忘我牺牲精神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