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犁铧春秋 巧夺天工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学习目标:
了解古代社会的主要农业生产工具及劳作方式
理解生产工具的变革在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劳动者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力三要素
主要标志
决定性作用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1)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
1.耕作工具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青铜器农具(数量有限)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小亚细亚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石、木、蚌(耒耜)铁农具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出现灌钢法制作的农具春秋时期耒耜镰锄犁铧石器时代(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耒
耜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青铜时代(金石并用时代)奴隶社会
新石器晚期
青铜农具数量有限,很多时候仍使用木石骨蚌
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
铁器时代(封建社会)
镰
锄
犁铧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小亚细亚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
战国时期铁农具得到推广
出现灌钢法
制作的农具
南北朝时期
耕作方式:
靠天吃饭无作为
开始主动参与
利用农具解放自己
人的作用的变化
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促使了耕作方式变革
刀耕火种
石器锄犁
铁犁牛耕
荆、扬南有桂林之饶,内有江、湖之利,左陵阳之金,右蜀、汉之材,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 ──《盐铁论·通有》
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 ──《汉书·地理志》
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春秋末期,人们已开始用牛耕地。
战国时期,牛耕初步推广。
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二牛三人二牛一人一牛一人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唐代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3
原始社会
石、木、骨、蚌质的_____等
新石器晚期
出现________的农具,数量有限
春秋战国
________
广泛用于
农业生产
______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后传入两河流域、
中亚、北非和欧洲
南北朝
出现________
制作的铁农具
唐 朝
_______
(标志步犁定型)
(一)耕作工具的变化
耒耜
青铜铸造
铁制农具
灌钢法
曲辕犁
赫
梯
耒
耜
镰
锄
犁铧
刀耕火种
锄耕、犁耕
铁犁牛耕
原始社会末期
陶器
东汉末期
翻车(毕岚发明)
三国时期
翻车(马钧改进)
唐 代
筒 车
龙骨水车 人力踩踏或畜力牵转
1.弓箭、网——捕捉动物
2.圈、厩、槽——饲养牲畜
不少工具仍然在发挥作用。
农业工具的变化——畜牧业工具
1.魏晋以后,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 )
A.铁农具的使用
B.牛耕的出现
C.曲辕犁的发明
D.筒车的发明使用
2.《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C
B
古代生产工具与劳作推动整个农业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手工业工具的进步——纺织工具
时空 概况
古代中国 约3万年前 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
新石器时代晚期 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汉朝 使用纺车纺纱;
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纺织品。【历史纵横】
元朝以后 黄道婆改进棉纺织工具和技术,使得棉布成为人们的常用服装材料。
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古代西方 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上古缫丝西周展,汉称丝国唐缂丝。宋元棉花边传内,
黄道脚踏三锭车。松江元明为中心,明后棉为主衣料。
素纱单衣49g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刻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篱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陶瓷工具
时期 概况
最初 泥条盘筑——制造陶器
新石器晚期 坯车——来制坯
南朝 匣钵——为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
唐宋时期 支钉——为防止器物在烧制过程中粘连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支钉
新石器时代
彩黑白陶现新石,东汉青瓷南北白。唐代制瓷始独立,
宋时景德为瓷都。元朝青花彩瓷现,明清畅销海内外。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官窑穿戴瓶钧窑玫瑰紫釉尊定窑孩儿枕汝窑天青长颈瓶哥窑海棠式花盆
冶金方式 冶金工具 作用
锻打(小型) 熔化金属原料
打击金属原料
磨平金属
铸造(大型) 熔化金属
定型,商周时用于制作青铜器
定型,战国以后用于制作铁农具
土 炉
坩 锅
范
锉
锤
冶金工具进步简表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冶炼工具
冶金方式 工具 作用
锻打(小型) 土炉 熔化金属原料
锤 打击金属原料
锉 磨平金属
铸造(大型) 坩埚 熔化金属
范 定型。商周时用于制作青铜器,战国以后大量铁农具范。
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风箱——水排“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东汉杜诗发明冶铁工具:水排
水排,也称水力鼓风机,是用卧式或立式水轮带动皮囊或木扇鼓风的机械装置。
它由东汉时期的南阳太守杜诗创制。
这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在冶铁中利用鼓风技术的标志 。
冶铁工具的进步
意大利画家的《群神宴》中的中国青花瓷
西式订
制陶瓷
瓷器这种工艺化学产品,在世界上以我国发明最早。早在唐朝,我国瓷器就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大量远销国外。11世纪,我国制瓷技术传到波斯,后又传到阿拉伯等地。1470年传播到意大利威尼斯,欧洲各地才开始生产瓷器。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当恺撒大帝身着中国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的时候,整个罗马都为之震撼了。使用中国丝绸,成了一种时尚……
直到15世纪,瓷器在欧洲还是稀世珍宝。17世纪,中国瓷器风靡欧洲,价格高于黄金。18世纪,中国瓷器已遍销全世界,并深入到普通的外国人家庭。
特点:享誉世界。例:“丝国”、“丝绸之路”、“瓷器大国”。
材料三:
【拓展】中国古代三种手工业类型
经营形态 出现 管理方式 产品用途 流通方式 地位
官营 西周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素称发达,领先世界。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一般不在市场流通 直到明代前期一直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占主导地位。
私营 春秋战国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明中叶之后占据主导地位,出现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
家庭 春秋战国 农户的副业 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售 稳定了小农经济;
近代逐渐破产。
材料二:
《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
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从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答案参考:
身份固定:手工业者往往是世代相传,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水平:官营在明中叶以前水平较高,私营在明中叶以后发展
思考:结合材料与教材支出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征?请举例说明。
劳作方式的发展
农 业
手工业
集体劳作
家庭式劳作
农业庄园式劳作
家庭式劳作
作坊式劳作
思考:农业劳作方式各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大规模集体劳作
原因:
生产工具以木石骨蚌为主,生产力水平低
社会形态为奴隶社会
所有制为井田制
积极作用:集体耕作有利提高工效
消极局限: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集体耕作
开始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原因 :① 生产力: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② 所有制:各国变法,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
历史意义:表明我国的小经济逐步形成
个体农耕(家庭式劳作: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模式)
西方: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日渐普及
农业庄园劳作
特点:
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体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
农奴主给农奴居住的“独立房”
农奴被迫在庄园劳动
睡觉的孩子
农奴主给农奴居住的“独立房”
农奴被迫在庄园劳动
睡觉的孩子
农业庄园劳作
林地
放牧地
封建主城堡
耕地
教堂
磨坊
作坊
农奴住宅
庄园是中世纪欧洲乡村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形式。
庄园出现于9世纪,12、13世纪达到鼎盛,14、15世纪趋于衰落、逐渐解体。
思考:西欧庄园在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参考:自给自足
出现时间:罗马共和国晚期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
开始时间:东汉——魏晋南北朝
原因:豪强地主占有地方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并招抚大量依附农民为其耕种土地,这种劳作方式逐渐形成庄园经济。
评价:
优点: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土地兼并的危害,战乱时期可使失去土地的农民依附于地主得到生存空间;
缺点:但这种模式产生了严重的地方割据现象且依附于其中的人民地位低下
我国封建社会的主体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随堂训练
1.生产工具进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的新的生产工具是( )
A.打制石器 B.铁制农具 C.筒车 D.曲辕犁
2.下图是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陶纺轮和骨梭。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
A.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B.纺织技术在新石器时代已经萌芽
C.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相当重要
D.中国的丝织业源于黄河、长江流域
3.考古发现在安阳殷墟宫殿遗址区内属于王室贵族的一个窖藏圆穴里,四百多把有使用痕迹的石镰刀比较集中地堆放着。这说明商朝农业发达主要依靠( )
A.奴隶制集体耕作 B.当时唯一的生产工具石器 C.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D.耕作技术不断改进
4.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鼓励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以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也日渐普及。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 )
A.交流使小农经济成为东西方当时主流的生产方式 B.东西方家庭生产模式的出现均源于生产力的进步
C.亚历山大帝国的远征推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 D.男耕女织的分工构成东西方农业生产的最初形式
陶纺轮 骨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