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第3课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课标:
1、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感受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
2、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概念辨析:
现代农业是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现代工业化、产业化为主要特征,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
现代农业
产前:机械、化肥、水利、农业、地膜等
产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等
产后: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营销、进出口贸易等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古代农业
粗放型:把一定量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分散投入较多的土地上,采用粗放简作的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对一定面积的土地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称“粗放农业”。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一)现代农业
集约型农业: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同粗放型农业相对应,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来增加农业品产量的农业,称“集约农业”。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二)背景: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推动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时间:20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后
一、食物生产现代化
现代农业
1.工业革命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建立起现代农业
3.20世纪下半叶:育种、化肥等发展
铧式犁
柴油拖拉机
农用化学
19世纪初,德国人J.李比希研究植物生长与某些化学元素间的关系。他在1840年阐述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从土壤里获取的,他确定了氮、钙、镁、磷和钾等元素对农作物生长的意义,并预言农作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将会在工厂里生产出来。不久,他的预言就被证实。
往来有所安
现代农业
具体表现:1.农业机械化、自动化
联合收割机
播种机
机器人
詹姆斯·瓦特于1776年改良出第一台有实际使用价值的蒸汽机。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者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1851年法国人阿拉巴尔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拖拉机,这比乘用车更早被发明出来,足见人们对于农业机械的迫切性需要。
1958年,我国第一台轮式蒸汽拖拉机问世,被命名为“创造号”,开创了国产拖拉机发展篇章。
(三)表现:
1、农业机械化广泛使用
③影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②特点: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不同。
日本番茄机器人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一)现代农业
3.表现:
(2)粮食品种改进:(育种 )
20世纪以来,玉米、小麦、水稻等
主要粮食作物的杂交育种技术有了新的发展
美国:杂交玉米新品种
墨西哥:小麦新品种
菲律宾:杂交水稻
中国:超级杂交稻
杂交水稻的贡献——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做出突出贡献。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018年9月,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超级杂交水稻个旧示范基地”创下百亩片平均亩产水稻1152.3公斤的纪录,再创新高。
遗传育种
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成立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并联合多家科研单位成立中国首个耐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
2020年10月14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再传佳音。袁隆平“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平均亩产量达802.9公斤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央视财经新闻
作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多产9(3养殖业、畜牧业、渔业现代化业复合发展
现代化养鸡场
现代化养牛场
现代化渔场
远洋渔船
1.原始社会:人们利用地窖、陶器来存储余粮。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
半坡遗址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地窖贮藏的基本原理:
因为土壤的导热性弱,其温度变化比大气小得多;土壤内的湿度变化也比较稳定,有利于防止果实的蔫缩。此外。土壤中的气体交换较差,加上地窖一般要用覆盖物覆盖,所以地窖内具有积累二氧化碳、降低氧气的自然气调作用,所以可以长时间保证失误不变质。
“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古代粮仓。
含嘉仓粮窖内发现一窖1300多年前存下的粮食,且“谷粒颗粒分明,糠是糠,米是米。” 考古专家把这归功于粮窖设计的科学——“席子夹糠”法,可以达到低温储粮的效果。这样的粮窖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在唐代,这样的地下窖仓里稻米的“保质期”为5年,谷子的“保质期”更是长达9年。
(二)封建社会,储粮技术逐步改进,出现大型粮仓。
(三)现代科技发展,大大推动粮食储备技术进步。
谷物冷却机
1950年代,美国使用机械通风储量技术;
1970年代,中国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21世纪以来,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
3.近现代社会:
(1)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2)70年代,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3)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组建中储粮总公司、建立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的重大决策。
中央储备粮是中央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和食用油。中储粮总公司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并对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总责。
二、食物保存方式的进步
(二)食品保存——之原始保存方法
腌制与风干、自然冰
公元1800年,拿破仑·波拿巴提出了价值12,000法郎的赏金,征求行军军队可用的实用食物保存方法。经过了14到15年的实验,阿佩尔提出了他的发明并于1810年赢得赏金。阿佩尔被称为“罐头食品之父”。
罐头食品的优点:
(1)清洁卫生,储存时间较长,一般可达一年以上。
(2)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食品原有的营养价值和风味。
(3)便于携带,运输和储藏,不易破损。
(4)大多数罐头不经再加工即可食用,比较方便。
(5)季节生产,全年消费。
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家用冰箱、冰柜等,冷冻食品工业;冷链物流产业发展。
思考:冷链物流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
(二)食品保存—之现代冷冻技术
能够为人们提供更新鲜、营养的生鲜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
可实现农产品跨区域、跨季节均衡销售,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食品种类
可减少农产品损失,防止食品变质,保障食品安全
提升生活品质;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饥饿的非洲
1992年非洲苏丹
摄影:凯文 ●卡特
(一)粮食安全
三、消除饥饿与食物安全
据当前估计,有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占世界总人口8.9%,一年中增加了1000万,五年中增加了近6000万。重度粮食不安全是与饥饿相近的另一项衡量指标,受此影响的人数也同样呈增加趋势。2019年,全世界有近7.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占世界总人口近十分之一。
——联合国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
“非洲四国遭遇70年最严重饥荒2000万人或饿死”
近几年来,世界上饥饿人口的数量正在增加,到2017年达到8.21亿人,或者说每9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处于饥饿状态。
—— 2018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
人口激增,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剧,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世界人均耕地面积1961年为0.415hm2,到1990年为0.265hm2,再到2015年人均耕地面积降至最低为0.26hm2,1961年—2015年,人均耕地减少了3.35%。世界人均耕地的四面积持续减少的态势与全球人口增长密切相关。……假设按照目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变,到2050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将降至0.151hm2。
——杨秉珣《世界耕地面积变化态势及驱动因素分析——以21个国家为例》
1、思考:造成世界饥饿的主要原因
(一)消除饥饿
02
04
03
05
蝗虫灾害
气候变暖
洪涝旱灾
暴力冲突
看图说话:还有哪些其他因素造成饥荒
随着人口增加,粮食需求增加。
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恶化。
粮食分配与消费的严重不均。
消费结构升级加剧粮食供给压力。
1995年定义粮食安全概念:所有人任何时候都能 获得足够的、 富有营养的和安全的食物,来满足健康的膳食需要和合理的喜好。
1、粮食安全
(2)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1)概念
2、应对措施
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协调各国政府对粮食安全的政策承诺,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
中国和联合国合作发展农业
2019年4月,中国政府通过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对非洲五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的启运仪式在上海举行。
2005年中国停止接受来自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援助,2006年以57.7万吨的援助总量,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欧盟的世界第三大粮食援助捐赠国,援助的主要对象是朝鲜。
我国从接受援助到自给自足到援助他国
(3)我国粮食安全发展
2020年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范围扩散蔓延,全球粮食供应秩序面临严峻挑战。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全球各国团结一致,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粮食体系的可持续性和冲击抵御力,帮助最弱势群体恢复生活。在政府通力合作的同时,每个个人应该有所作为,从自己做起,从小处做起,从家庭做起,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培养有利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饮食习惯,共同致力于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中国宣传周主题
——“端牢中国饭碗 共筑全球粮安”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质。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基础, 是稳定时局的利器。
01
粮食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粮食安全有利于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民生。
02
03
粮食是战争的必需品 。粮食安全能够及时供应军队,保障国家安全。
国家稳定
(4)粮食安全的意义
(二)食品安全
2010年地沟油事件
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2006年苏丹红鸭蛋事件
2016年曝光“饿了么“
店面无证经营脏乱差
2013年湖南“镉大米”流入广东
2011年瘦肉精事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舌尖上的安全”
1.原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
禽畜饲养过度使用抗生素;
食品加工过度使用添加剂。
三、消除饥饿与食物安全
2、食品安全——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008年初石家庄天洋食品厂出口到日本的饺子发生中毒事件。在出口的饺子中发现剧毒农药甲胺磷,并导致日本3个家庭11人中毒,1682人自称身体不适。
最严谨的标准
1
最严肃的问责
4
最严格的监管
2
最严厉的处罚
3
200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中国:
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事件频遭曝光。如学校食堂环境卫生差、学生吃过期发霉食品、配餐企业管理不善等问题。
2019年校园食品安全事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分布情况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
食堂从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工操作前应当洗手消毒,进入工作岗位前穿戴工作衣帽。
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
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等食品经营场所,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结语:每个人要从自身做起,在家吃饭要合理定量,坚持“光盘”;在外吃饭要不讲排场,合理点菜,不贪丰求盛,同时要养成剩菜打包的习惯,不让盛宴变“剩”宴,造成舌尖上的浪费。
“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得到从中央到民众的支持,成为2013年十大新闻热词、网络热度词汇,最知名公益品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