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义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
地 理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3年7月29日起,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与副热带高压、台风卡努水汽输送、地形综合作用等影响,中国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出现灾害性特大暴雨天气。这次极端降雨给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据初步统计,超过50000公顷的农田被淹没,其中成灾19400公顷、绝收5500公顷。据此完成1~2题。
1.在暴雨中,快捷而准确的监测洪水水位宜采用( )
A.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B.遥感技术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技术 D.多媒体技术
2.统计受灾情况,估算农业损失,辅助灾后救助宜采用( )
A.GIS技术 B.RS技术 C.GNSS技术 D.5G技术
中国国家航天局9月21日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宇航大会上宣布,计划在2030年前后向木星和天王星发射一枚“二合一”探测器“天问4号”。下图是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天问4号”探测器将探测的行星是( )
A.⑤⑥ B.⑥⑦ C.⑤⑦ D.⑥⑧
4.接近太阳时,哈雷彗星彗尾的长短与方向是( )
A.越近越长朝向太阳 B.越近越长背向太阳
C.越近越短朝向太阳 D.越近越短背向太阳
5.太阳系中不存在的天体是( )
A.恒星 B.星云 C.小行星 D.矮行星
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最终测定震级,预警震级可能有偏差)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图1为当时北京某市民收到的手机地震预警信息截图,图2为中国地震局之后发布的《山东平原5.5级地震烈度图》。据此完成6~8题。
图1 图2
6.关于手机地震预警的正确叙述是( )
①能够准确的在震前预测地震时间 ②通过震中附近的地震仪捕捉地震波
③电磁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传播速度 ④利用纵波、横波的速度差进行预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截图中11秒为计时时间,收到该信息时所显示的倒计时时间越短,通常说明( )
A.当地距离震中越近 B.当地地震频率越高
C.本次地震震级越大 D.s当地地震烈度越大
8.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D.软流层
构建模式图,可以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读图完成9~11题。
9.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
①黑子 ②耀斑 ③日珥 ④太阳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内部三大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则地震波自下而上穿过曲线②代表的界面时,波速发生的变化是( )
A.纵波N和横波M的速度均明显增加
B.纵波N和横波M的速度均明显降低
C.纵波M完全消失,横波N的速度突然下降
D.纵波M的速度突然下降,横波N完全消失
11.若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存在大量贝壳碎片化石,则该地层沉积时的环境最有可能是( )
A.氧化环境 B.还原环境 C.浅海环境 D.滨海环境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完成12~13题。
12.山区沟谷中泥石流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是( )
A.地势 B.天气 C.地质 D.植被
13.下列可以有效减轻泥石流危害的措施是( )
A.尽快恢复灾区的生活生产 B.加强预警预报及时安排撤离
C.修建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 D.不在泥石流风险区开矿修路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如图)。该区域冬春季盛行西风,河流附近多有新月形沙丘形成,高度1~5米。据此回答14~16题。
14.冬春季危害该铁路段的流沙主要来自( )
A.湖滩河滩 B.西北大漠山地 C.周围山地 D.中亚内陆
15.下面对于该地新月形沙丘形态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坡迎风,坡凸而缓 B.西坡迎风,坡凹而陡
C.西坡背风,坡凸而缓 D.西坡背风,坡凹而陡
16.和该地新月形沙丘成因相同的地形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太阳辐射是植物生长所需外部能量的重要来源,其中波长在0.4—0.7μm范围内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那部分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下图为我国区域年平均PAR空间分布图(1961-2007年平均值)。
(1)据图描述我国年均PAR空间分布,并说出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6分)
(2)分别说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主要影响。(1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群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今年暑假,上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下图为他们结合相关材料绘制的当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1)地理兴趣小组考察项目名称:《古生物化石与____________、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分)
(2)验证所学:推测该区域最古老岩层形成的地质年代。(2分)
(3)材料分析:推测当地在煤层形成时期的气候特点。(4分)
(4)考察结论:说明迄今为止和政地区的地理环境演变。(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外力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全过程。流水不断以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形态各异的河谷和河流地貌。
材料二 图1为恒河流域简图、图2为流域中甲处大峡谷景观图。
图1 图2
(1)甲处有世界上最大的峡谷,说出其名称并据图描述其地貌特点。(8分)
(2)乙处有牛轭湖分布,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3)丙处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河汊众多,地表物质颗粒细小,据此判断该处地貌类型及形成该地貌的主导外力作用。(4分)
尚义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
1.B【解析】遥感技术可以从高空获取受灾地区影像,快捷而准确监测洪水水位。故选B。
2.A【解析】地理信息系统,即GIS技术,可以用于统计受灾情况,估算农业损失,辅助灾后救助等。故选A。
3.C【解析】结合太阳系模拟图可知,⑤为木星,⑥为土星,⑦为天王星,⑧为海王星。“天问4号”将探测木星和天王星。故选C。
4.B【解析】接近太阳时,组成哈雷彗星的冻结物升华被太阳风推斥,形成彗尾,越近越长,背向太阳。故选B。
5.B【解析】星云是基本粒子氢氨组成的云状物质,存在于银河系及河外星系中。星云的体积十分庞大,方圆几十光年,远远超过太阳系囊括范围。故选B。
6.D【解析】地震预警在震前预测地震时间,其预警时间的长短与震级大小、震中距的远近、房屋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不够准确,①错误;地震预警是监测震源附近的地震波进行预警,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②正确;电磁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传播速度,③正确;纵波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地震预警利用纵波、横波的速度差进行预警,④正确。故选D。
7.A【解析】截图中11秒为地震横波将到达的倒计时时间,收到该信息时所显示的倒计时时间越短,说明当地距离震中越近,与地震频繁程度无关,A正确、B错误;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震级与收到该信息时所显示的倒计时时间长短无关,C错误;一次地震,不同地方的烈度不同,其大小不仅受震中距影响,还受到地质构造、建筑质量等因素影响,D错误。故选A。
8.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km,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km,属于地壳范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B【解析】色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故选B。
10.B【解析】阴影部分表示地幔,则曲线②代表的界面是莫霍界面。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降低而不是增加,A错误B正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不会出现纵波完全消失,横波的速度突然下降的情况,C错误;纵波的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是地震波自上而下经过古登堡面时的变化,D错误。故选B。
11.D【解析】地层中存在大量贝壳碎片化石,意味着该地层沉积时的环境是滨海环境。故选D。
12.B【解析】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流体,主要由暴雨、冰雪融化形成的洪水诱发,B天气符合题意;地势陡峭起伏大、断层发育多碎石、滥砍滥伐植被少也是泥石流形成的条件,但不是诱发原因,排除A、C、D。故选B。
13.B【解析】尽快恢复灾区的生产和生活,应在泥石流产生危害之后,不能有效地直接减轻泥石流灾害危害,排除A;加强预警预报及时安排撤离,可以有效地减轻泥石流对居民的人身伤害,B符合题意;修建水库、堤坝等工程对减轻泥石流危害作用不大,有时还会加剧危害程度,排除C;我国泥石流风险区面积大,不在泥石流风险区开矿修路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符合实际,排除D。故选B。
14.A【解析】由材料可知,该铁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西北大漠、周围山地与中亚内陆不符合题意,B、C、D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到桑曲和巴索曲之间有河湖,冬春季节水位较低,河床湖床裸露,提供大量沙源,A正确。故选A。
15.A【解析】该区域冬春季盛行西风,新月形沙丘西坡迎风,坡形微凸而平缓,故选A。
16.D【解析】该地新月形沙丘为风积地貌,与其成因相同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故选D。
17.(1)全国年平均PAR大致西北多东南少(分布不均,空间差异大),青藏高原最大,四川盆地最小。(3分)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天气因素(3分)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主要影响: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为人类提供生活生产的能量。(6分)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影响气候,诱发自然灾害;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极光”现象。(8分)
18.(1)地质年代(2分)
(2)古生代(2分)
(3)气候温暖湿润(4分)
(4)和政地区地壳抬升,地理环境经历了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演变。(6分)
19.(1)雅鲁藏布江大峡谷(2分)
峡谷深且险峻,长且弯曲,两侧山体较为陡峭(6分)
(2)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以侧蚀为主)河曲发育,凹岸不断侵蚀,凸岸不断堆积,河道愈来愈弯曲;在汛期,河流流量增大,流速增加,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道截弯取直后,原有河道被废弃,形成牛扼湖。(6分)
(3)(河口)三角洲 流水(或者河流)堆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