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14 19:0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吉安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生物试卷 2023.10.13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
1.有关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
B.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为5.67%
C.比较解剖学发现,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前肢在形态上差别很大,这说明这些哺乳动物是由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D.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进化一定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2.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甲~丁表示人体体液的四种不同组成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乙、丙
B.甲中可含有抗体、激素和血红蛋白
C.甲与丙的最主要区别是甲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D.急性肾小球肾炎会导致甲的含量增加
3.排便反射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如下图所示。a、b表示相应部位的连接神经,平时人的直肠里通常是没有粪便的,一旦粪便从结肠被推送到了直肠,就会使直肠中的压力升高,引起脊髓初级排便中枢兴奋,同时冲动还上传至大脑皮层,引起便意。若条件允许,排便就会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大脑皮层受损,则直肠中有粪便排便反射也无法进行
B.有些神经既有传入功能又有传出功能,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C.婴儿在睡觉时不自主地排便,该过程由脊髓骶部排便中枢控制
D.安静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有利于肠胃蠕动,促进排便
4.如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及小肠绒毛内部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入1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3内液体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
C.由2携带的氧到心肌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
D.5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与3内一样多
5.在开展“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中,某同学以自来水(初始pH为7.2)、磷酸缓冲液(初始pH为7.3)、猪血清(初始pH为7.0)为材料进行实验,向等量的每种材料中分别滴加不同量的HCl溶液或不同量的NaOH溶液,用pH计测量每组溶液的pH,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加入HCl溶液/滴 加入NaOH溶液/滴
5 10 15 20 25 30 5 10 15 20 25 30
自来水 6.2 4.9 4.5 4.3 4.2 4.2 8.3 9.1 9.5 9.7 10.0 10.2
磷酸缓冲液 7.1 6.8 6.6 6.5 6.4 6.1 7.4 7.5 7.7 7.9 8.2 8.5
猪血清 7.0 6.9 6.8 6.7 6.6 6.4 7.0 7.1 7.2 7.4 7.6 7.8
A.自来水组和磷酸缓冲液组属于对照组
B.每种溶液的初始pH不同,但对实验结论影响不大
C.磷酸缓冲液和猪血清维持pH稳定的能力有所差别
D.动物或人体血浆的pH容易受到饮食种类的影响
6.抽血检查是常见的疾病检查项目,成人一般采用静脉采血,婴幼儿可采用指尖采血。有的血项指标能体现内环境的某些成分含量,可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无论是采用静脉采血还是指尖采血,所得检样中的液
体成分均为图中的①和④
这些血项指标可包括血糖、血脂、激素、抗体、尿
素和无机盐等
C.某病原体感染导致③所在管道的盲端堵塞,可导致
①总量增多而引起组织水肿
血检能反映健康状况是由于②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产
生的代谢废物依赖血液运输
7.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葡萄糖可以存在于甲、乙、丙和丁中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8.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础,细胞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既可以作为细胞呼吸的原料,
也可以相互转化。如图是人体肝细胞内的部分生化反应示意
图(图中编号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
A.过程①生成物质A时不会产生ATP
B.物质A在线粒体中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需要O2的参与
C.由图可知人体摄入大量糖类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组织内
D.食物中蛋白质在内环境中消化生成物质C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9.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哪一项不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 )
A.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10.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摇铃后立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神经中枢相同
11.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实验中,破坏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蛙的双侧后肢对刺激的反应,结果如表:
刺激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有几种组合 ( )
A.4 B.6 C.8 D.9
12.氯胺酮是静脉全麻药,其作用原理是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使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受体附近,不消耗细胞产生的ATP
C.长时间使用氯胺酮,可能会导致人的脑部神经细胞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
D.氯胺酮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不全2分,共16分)
13.牵涉痛是指由某些内脏疾病引起的体表部位发生疼
痛的现象。例如心肌缺血时,除心前区疼痛外还常感
到左肩和左上臂疼痛,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神经中
枢无法判断刺激来自内脏还是体表(如下图)。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A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此处神经纤维膜外
Na+浓度降低
图中①为传入神经,②为支配内脏的交感神经或副
交感神经
C.①神经元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D.牵涉痛产生的原因是①和②均与③形成突触,兴奋通过③传至大脑
14.海蜘蛛是一种在深海中生存了5亿年的节肢动物,其视觉器官高度退化,身体透明不易被发现,且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在海洋中不存在天敌,偶尔会进入淡水水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淡水环境条件会使海蜘蛛产生定向变异,从而加快其进化速度
B.深海无光的环境导致海蜘蛛产生了视觉器官退化的变异并遗传给后代
C.海蜘蛛进入淡水水域时,由于淡水的渗透压较低,可能会减少或停止饮水以防止细胞过度吸水
D.海蜘蛛化石是研究海蜘蛛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15. “醉氧”(也称低原反应)是指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重返平原居住后会再次发生不适应,从而出现疲倦、无力、嗜睡、胸闷、头昏、腹泻等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血红蛋白、血浆蛋白一样,氧气也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醉氧”是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
C.患者发生严重腹泻后,补充水分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无机盐
D.“醉氧”说明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6.细胞通过调节ATP、ADP、AMP(一磷酸腺苷)两者或三者之间的比例来调节其代谢活动的过程称为能荷调节(也称腺苷酸调节)。计算公式为:能荷=(ATP+1/2ADP)/(ATP+ADP+AMP)。低能荷时,ATP生成过程被激发,而ATP的利用过程被抑制;高能荷时,其效应相反。能荷对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MP可为人体细胞RNA的自我复制提供原料
B.兴奋性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钠离子内流的过程对能荷没有影响
C.人体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时,能荷较高
D.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使能荷升高
三、非选择题(60分)
17.某地在1万年前是由许多小山(A、B、C、D)通过纵横交错的河流连结起来,山上有很多地雀。后来气候逐渐干旱,河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小山,在各山中生活的地雀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分别称为a、b、c、d地雀)。如图所示
(1)一万多年后,D山中的 称为地雀种群的基因库。
(2)现在,有人将四座山中的一些地雀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山的地雀(a和b)能进行交配且产生后代,但其后代高度不育,说明a、b地雀之间存在 ,它们属于两个 (填“物种”或“种群”);来自C、D的地雀(c和d)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且子代之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填“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或“生态系统多样性”)。
(3)在5000年前,A山的河中生活着甲水草(四倍体),如今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些植株较硕大的乙水草,经基因组分析,甲、乙两水草完全相同;经染色体组分析,水草乙的染色体组数是水草甲的2倍。则乙水草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
(4)现发现B小山的地雀总数为1000只,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550只,Aa的个体300只,aa的个体150只,如果不考虑自然选择、突变、迁入和迁出等理想条件,地雀个体进行自由交配,且每只地雀的繁殖能力相同,则繁殖3代以后,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
18.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脑脊液是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滤过产生,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脑脊液 (填“属于”或“不属于”)细胞外液,它与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 (填“双向”或“单向”)的。
(2)脑脊液不仅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 。
(3)机体脑部受到严重外伤时可能会引发脑水肿,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脑外伤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蛋白质从血浆进入脑脊液,引起脑脊液渗透压 ,进而引起脑组织水肿。
(4)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脑水肿,其副作用是停药后会出现反弹。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促皮质激素(ACTH)也能用于治疗脑水肿。为了研究ACTH的治疗效果,有关医疗专家做了临床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使用药物 治疗时间 治疗前水肿指数 治疗后水肿指数 停药两周后水肿指数
A组 ACTH(79例) 3个月 4.1~9.6 1.1~2.9 1.1~2.9
B组 地塞米松(79例) 3个月 5.1~7.1 3.3~4.9 5.1~9.8
对照实验类型有空白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等,该实验方案体现了 对照。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① ;② 。
19.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过程受阻,会引起 的症状。
(2)③为 ,其作用是调节Ⅲ的活动,使乙的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乙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3)O2由体外进入组织细胞需要 (系统)协助完成。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
(4)Ⅱ表示 系统。若图中的 (填“Ⅰ”“Ⅱ”“Ⅲ”或“Ⅳ”)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
20.内环境是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同时也是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某知名美食主播想体验藏区美食,到青藏高原一段时间后出现精神恍惚、头痛、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症状,送往医院后立即进行血液生化检查,部分指标如图:
姓名:小主播 性别:男 科室:检验科
中文名称 结果 单位 参考区间
钾 3.83 mmol/L 3.50~5.50
钠 136 mmol/L 136~148
钙 2.50 mmol/L 2.25~2.75
总CO2 32.5 ↑mmol/L 21.0~31.3
尿素 4.81 mmol/L 2.80~7.20
肌酐 65 59~104
尿酸 538 ↑ 208~428
pH 7.15 —— 7.35~7.45
……
(1)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肌肉细胞被利用,经过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有 ,需要参与的系统有 。
(2)各项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都有一个范围,这说明内环境稳态 ,该病患pH值偏离正常状态,原因是 。
(3)医生告诉该患者有患痛风的可能,需清淡饮食。血液尿酸值长期偏高,使得体内的尿酸形成尿酸盐结晶积聚在关节处。尿酸盐结晶被吞噬细胞吞噬后无法水解,进而破坏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引起细胞以 方式死亡。炎症相关物质从细胞内释放出来,使得关节处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 进而关节肿大。
21.图1是多个神经元之间联系的示意图。用同种强度的电流分别刺激结构A、B、C,Ⅰ表示分别单次刺激A或B,Ⅱ表示以连续两个相同强度的下刺激来刺激A,Ⅲ表示单次刺激C。将一示波器的两极分别连接在D神经元膜内侧和外侧,记录不同刺激下D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阈电位是指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
(1)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Na﹢浓度的分布特征是细胞外的Na﹢浓度 (填“高于”或“低于”)细胞内的。神经纤维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A、B、C末端膨大的部分叫 ,兴奋在AD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
(2)图2中Ⅰ所示波形推测,单次刺激A或B,由于刺激强度低, ,突触后膜Na﹢通道少量开放,导致示波器出现波形,但不能产生超过电位的兴奋,不能引起动作电位。图2中Ⅲ所示波形推测,C神经元释放的是 性神经递质。
(3)通过Ⅱ和Ⅰ对照说明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具有时间总和效应(即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低强度刺激,效果可以叠加)。据此有同学提出新的假设:在相邻部位给予多个低强度刺激,效果也可以叠加。请用图示1的结构和仪器设计实验验证该假设。
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D 6.A 7.D 8.C 9.C 10.C
11.D 12.A 13.B 14.AB 15.BCD 16.BC
17.(每空2分,共12分) (1)所有地雀的全部基因
(2) 生殖隔离 物种 基因多样性
(3)低温导致甲水草幼苗或种子有丝分裂时纺锤体形成受到抑制,进而导致染色体组数目增加,形成乙水草。
(4)30%
1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1) 属于 双向
(2)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升高
(4) 相互对照和自身对照 ACTH的治疗效果强于地塞米松 (ACTH的治疗)停药后不反弹
1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1) 组织水肿
(2) CO2 蛋白质、无机盐
(3)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 消化 Ⅳ
20.(每空2分,共12分) (1) 血浆、组织液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2) 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平衡(写到“相对稳定”或“动态平衡”均可) 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部分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大量进入血液,超过机体调节范围,血浆pH低于正常值
(3) 细胞坏死 组织液增多(或组织水肿)
21.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1) 高于 K﹢ 突触小体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2)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数量少 抑制
(3)用同等强度的下刺激同时刺激A和B ,观察示波器上波形变化,如产生与Ⅱ相同波形则验证假说,反之则不能验证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