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八单元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1第八单元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02 21:5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知识体系构建: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战前,以欧洲为中心大棋局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摘自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遭到轰炸后的英国著名大教堂——考文垂大教堂,只留下了建筑物的框架。英国人民在清理战争废墟。千疮百孔的欧洲 材料一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①阅读下列材料,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1)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战后的欧洲1945年,一位难民正伏在她房舍的瓦砾上哭泣。材料二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其任务是分配美国援款,欧洲人从此走上了合作之路。欧洲的联合,也将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
—德尼兹等《欧洲史》(2)根本原因: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材料三 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一、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 美苏威胁,联合才有出路夹缝中的西欧(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 材料四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舒曼计划》(1950年)“(欧洲煤钢联营)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想像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 ----舒曼 请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由于煤钢联营将鲁尔地区(德)洛林地区(法)等煤钢基地由国家的管辖转而置于新的超国家机构的监督下,这就杜绝了法、德将这些资源用于战争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经济联系的加强本身就具有阻止战争爆发的作用。(4)法德和解成为联合的关键。 思考:为什么积怨极深的德、法两国能够携手合作?施罗德(右)希拉克(左)2003年的欧盟会议 法德在二战后沦为二、三流国家,西欧任何一国都不是美苏的对手。欧洲要自强,唯有联合。(1)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2)根本原因: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4)联合的关键:法德和解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一、走向联合的欧洲2、2、欧洲走向联合进程
舒曼计划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
共同体欧洲共同体建立欧盟建立欧洲人的欧洲:联合图强欧共体的旗帜:
代表早期12个成员国;它的寓意是欧洲的团结、统一 。①经济:使西欧经济实力大增。 ②政治(外交):西欧国家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冲击两极格局,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3、欧洲走向联合的影响对欧洲对世界真题演练
①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
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
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
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C②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真题演练B战后初期日本劳动者的生活“二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的国内状况和国际环境如何?国内:经济衰竭,民不聊生。
国际: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日本在外交上追随美国。麦克阿瑟与日本天皇裕仁 1、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⑴政府进行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⑵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⑶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和科技。
⑷适时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内因: 外因: ⑴美国大力扶植。
⑵朝鲜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重视科技和教育--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课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居世界首位日本引进技术的模式是:“一号机组进口,二号机组国产,三号机组出口”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国家增长率%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6.65.65.32.99.63.5从表格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6分)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尤其迅速,日本平均增长率最高,甚至超过了美国;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开始动摇。 1965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25.5%;
?? 1975年,日本追上来,改写为62.2%;
?? 1985年,日本已经逼近美国,为97.6%;
?? 1987年,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日本超过了美国。 1964年东京奥运会1970年大阪世博会“太阳塔”2、日本经济崛起的表现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材料二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瑞龙网《史海纵横》 3.日本经济崛起的影响材料一“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手。……同我们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 1971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二、日本的崛起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 材料四 2004年8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他将出席联大会议期间要求联合国考虑吸收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人民日报》惟美国马首是瞻20世纪80年代,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日本经济崛起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4.日本经济崛起给我们的启示真题演练①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A.不愿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B②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演说中说:“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与我们竞争。”尼克松所指的国家是
A、苏联和西欧
B、中国和西欧
C、西欧和日本
D、西欧和东欧真题演练C1、原因①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纷纷独立。
②新独立国家为摆脱 美苏 的控制和维护
自身的独立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3、政策:非集团、不结盟4、任务反对霸权主义;(政治)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经济)(1)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2)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3)冲击着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5、意义: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首届不结盟国家会议会场铁托不结盟运动的标志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新中国得以冲破美国设置的种种障碍,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表明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1971年,在第26届联大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了合法席位,中国代表团笑逐颜开。我们是被亚非拉的朋友们抬进联合国的。 ---毛泽东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真题演练①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
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
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D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②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
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真题演练D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四、走向世界的中国 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概括起来有三句话: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
第二,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
邓小平 1984年1、西欧的联合2、日本的崛起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4、中国的振兴5、美苏自身实力的削弱实力迅速上升实力相对下降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知识体系构建: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战前,以欧洲为中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暂时“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