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02 22: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 天下太平是中国老百姓数千年不变的愿望,“天国”是西方基督教《圣经》给世人描绘的生活理想。
19世纪中期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在建立“人间天国”理想的指引下,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让我们再次走进这段历史,认真思考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导入新课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程标准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基本过程、《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分析原因和时代特征、评价功过)洪秀全(1814--1864)本课知识框架一、黎明前的黑暗:看人间地狱
二、洪秀全的“天国梦”:创人间天国
三、魂断金陵:思天国陨落 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一、黎明前的黑暗:看人间地狱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民族矛盾加剧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七十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阶级矛盾激化材料三:1846—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自然灾害严重 材料四: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 阶级
矛盾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4)创立理论: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发动群众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对这一观点的正确理解是
A、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后反侵略斗争的继续
B、鸦片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而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C、鸦片战争促进中国农民从中世纪的睡梦中惊醒而奋起反抗
D、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直接产物B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全 州长 沙冯云山牺牲萧朝贵牺牲 天 京 二、洪秀全的“天国梦”:创人间天国
天京武昌天津长沙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天京变乱 1851 1853 1856 1857-1864 达到全盛 天京变乱 天京陷落 北伐西征永安建制 北伐西征1、为太平而战后期防御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洪杨韦石天京
变乱 灭(2)杀杀(3)(5)走责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煮豆燃豆萁——天京变乱
探究二:《天朝田亩制度》对土地和产品分别按照什么原则,怎样分配?其核心是什么?体现了农民什么理想?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田分九等,以亩产为据,凡天下田,丰荒相通,以十六岁为限,十五岁则半之。土地分配原则土地分配原则按人口绝对平均分配按年龄绝对平均分配2、太平的构想之一——《天朝田亩制度》
②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③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产品分配原则产品收归国库“四有二无”理想社会——摘自《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2、土地分配方法:“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3、产品分配原则: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4、目的:“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前期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1、核心: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1853年某日,天京街头张贴告示,引人围观:
小官吏:看好了,这是天国颁发的《天朝田亩制度》。根据规定,天国按人头平均供应尔等田地和日常用品,尔等以后可以享福了!
大牛:太好啦!我终于有自己的田地啦!
二狗:是啊!以后我耕地、老婆翠花纺织!剩余的拿到街上去卖,还能添些家业。
黑皮:想得美!告示规定生产出的粮食留足口粮,其余上交圣库,再由圣库平均分配!
二狗:啊?自己花力气种的粮食,却要给别人?罢了,我省省力气,粮食够吃就可以 了。不过相比以前缺衣少食的日子,咱们也该满足了。
黑皮:我也要参加太平军!保护天国分给我的田地!问题1、老百姓对《制度》持何种态度?为什么?
问题2、二狗对《制度》的那一条款不满意?有何影响? 怎样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你认为其有实施的可能吗?性质:农民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革命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空想性: 绝对平均主义,脱离实际,无法实现。落后性: 追求小农经济,违背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规律。秦末农民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宋代农民起义 “等贵贱,均贫富”
明末农民起义 “均田免粮”探究三、结合历代农民起义口号谈谈你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 材料一、①所谓‘以法法之’者,……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
②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③……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邮亭……兴医院……
——摘自《资政新篇》以法治国与外国通商新式教育发展工商业问题:1、根据材料一,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提出了哪些新主张?其核心是什么? 核心:发展资本主义3、太平的构想之二——《资政新篇》
材料二、太平天国的人们对《资政新篇》中由“百万家财者”设立银行,“准富人请人雇工”等,不用说是极为刺眼的。
材料三、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尚未诞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依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材料二、三反映了《资政新篇》存在什么问题?材料二说明其并非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无法得到农民阶级的理解和支持。
材料三说明当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基础和条件尚不具备。政治: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 有利于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有利于
文教:设立新式学堂 有利于
外交: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反对干涉中国内政。(P57历史纵横)
有利于评价:
(1)进步性:
(2)革命性:
(3)局限性:未能实行。民主法治资本主义经济近代西学传播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缺乏相应的社会条件;处于战争环境。)
(1)、为什么说《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2)、《资政新篇》能否得到农民的支持?为什么? 内容民族独立根本目的是维护太平天国政权,推翻清朝统治。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异同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质是消灭私有制
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
符合历史发展方向1、都体现反封建
2、都脱离实际;无法调动积极性
3、未能实施盛衰《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的共同点是
A.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代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C.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D. 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进步性D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巩固太平天国的纲领或方案
B、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C、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D、后者是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方案B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天京保卫战三、魂断金陵:思天国陨落
材料一“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材料二“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立民国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探究四、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1、偶然与必然——失败原因
 材料三:“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洪仁?允觥? 材料四:分散落后的自然经济使得作为个体小生产者的农民自私;不思进取,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用宗教等形式;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难以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请回答:洪仁?衔??教旃?О艿母?驹?蚴恰把笕酥??保?阃?庹飧龉鄣懵?? 为什么?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失败的原因: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观点一: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因此,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
探究五、怎样认识太平天国运动?2、推进与阻滞——认识太平天国运动
观点二: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马克思2、推进与阻滞——认识太平天国运动
讨论:你同意哪一观点?为什么? 观点一:推动近代化 理由: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2、《资政新编》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理由: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时代潮流,而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却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的天国,因而是不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二:阻碍近代化探究六 :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①起义背景新——
②起义形式新——
③治国方案新——
④担负任务新——
⑤失败原因新——
⑥所属范畴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封建同时反侵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旧民主主义革命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①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③鸦片战争后,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08全国高考)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义的方案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2.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08上海)
A秦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BC你想挑战吗3.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这表明太平天国的局限性在于
A.不能维护民族权益
B.农民阶级落后于时代的小农的封闭意识
C.没有与外来反清势力联手
D.对西方列强本质认识不清D4、以下对《天朝田亩制度》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自古以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是一种对公平社会的无法实现的空想
C有些内容违背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D实施以后减轻了对农民的封建剥削D5、《世载堂杂记》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此事造成了( )
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 B、干王洪仁?击砣ノ?
C、天王洪秀全不利理朝政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6、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较,太平天国的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天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