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2-02 22:0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热烈欢迎诸位老师莅临指导东莞市东莞中学 范宗宝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新中国的外交困境与探索
1949-1978东莞市东莞中学 范宗宝(1)毛泽东所期待的“人”究竟是指谁?材料二表明毛泽东怎样的心情?
(2)对比中俄两国革命道路,“仿造”的涵义指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协调中苏关系中国做了哪些外交努力?探究一:两极格局下微妙的中苏关系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美苏两国处于近乎僵硬的极端对抗之中。1949年1月毛泽东说:“我们是打倒它(美英法),不是承认它”,6月宣布“一边倒”。
——牛军《冷战与新中国外交的缘起1949-1955(修订版)》
材料二:(1949.10.1)毛主席对周恩来说:“从现在起,如果在三天之内国外还没有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那就成问题了。” ——孙津《新中国外交启示录》
材料三:赫鲁晓夫回忆说,“史太林(斯大林)一直对毛泽东有批评”,把他称作“仿造的马克思主义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949年:美苏极端对抗一、加入社会主义大家庭1949-1950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1950年中苏军事结盟1950年两大阵营对峙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战争50S初:打开了一扇门,关闭了另一扇门一、加入社会主义大家庭探究二:两场战争带来的外交困境材料一:(1951至1954年间)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58年印尼认为“历史告诉我们,那些大国应该被看作潜在的帝国主义国家。”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伊拉克宣称共产主义是“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人民网《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三次力挽狂澜》 (1)根据两则材料,抗美援朝和抗法援越两场战争给中国外交带来了怎样的困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理解印尼等国对华态度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调整外交政策并打破外交困境的?二、暂别革命“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这是苏联提出来的口号,也是我们的口号。”
——毛泽东(1954.10)“放下武器,参加议会。”

——1954.10毛泽东给马来西亚共产党的指示 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
中国决无颠覆邻邦政府的意图。我们现在准备在坚守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亚非各国建立正常关系。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补充发言1955年定位为新兴民族独立国家1949年定位为共产党国家——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整理50S中后期:打开了两扇门,另一扇门依然紧闭二、暂别革命“继续革命,一定要拿起枪杆子。”

——1962年毛泽东给马来西亚共产党的指示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60年代打倒各国资产阶级反动政府三、世界弃儿——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整理60S:三扇门对华关闭了三、世界弃儿1969年3月 中苏珍宝岛武装冲突我们现在被孤立了。
没有人想跟我们做朋友。
——毛泽东(1969年)四、重返世界探究三:70年代“跳出”两极格局的尝试——根据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三卷)》整理(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一:材料二: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认为“我们对中国采取主动行动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影响。”“向中国开门可能帮助我们结束那场(越南)战争的苦难。”
——王泰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珍宝岛事件之后)差不多在整个1970年,中国对苏联入侵还都处于高度戒备之中。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的原因是什么?探究三:70年代“跳出”两极格局的尝试——根据杨奎松主编《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中国外交部网站整理(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美关系的变化对改善中国外交困境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探究三:70年代“跳出”两极格局的尝试材料三:70S:中国打开了多扇门四、重返世界 “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是当代最大的国际剥削者和压迫者。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中国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团结起来敢于斗争(两霸)。”

——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理论(4)根据材料四,与60年代相比,中国国际定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个世界理论对新中国外交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探究三:70年代“跳出”两极格局的尝试材料四: 从建国初期担心没有“门”,到打开一扇“门”,再到打开两扇“门”,尔后又关上“门”,再打开多扇“门”。今天中国拥抱的是整个世界。
从这关“门”开“门”的过程中,请你体味毛泽东时代的外交遗产。谢谢指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