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李宗仁
一
台儿庄战役
知识结构
武汉会战
二
通过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史实,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
课程标准
三
第三次长沙会战
核心素养目标
01
02
03
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证实,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
立足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
立足史料证实和历史解释,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证实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课程导入
【概念理解】
正面战场
01
敌后战场
02
指深入到日军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对日占区进行作战的战场。
正面战场是抗战前期的主要战场
敌后战场是抗战后期的主要战场
是指日军入侵,我方与之正面交锋的战场。
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军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
2.时间:
3.指挥官:
1938年3月23日--4月7日
李宗仁
5.影响:
是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所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张的必胜信心。
1.背景:
4.主要经过:
①日军攻击台儿庄,占领台儿庄大部分地区
②李宗仁调兵增援,形成对日军的反包围,并开始激烈反攻。
③共歼敌1万余人,取得战役胜利。
一、台儿庄战役
血战台儿庄
苦守11天的池峰城不忍全军覆没,请退。孙连仲也想给军队留点种子,电请李宗仁撤退到运河南岸修整。李宗仁:“坚守阵地,等待援军。违令者军法处置。”孙连仲对池峰城下命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
第五战区总司令
孙连仲
李宗仁
第二集团军司令
池峰城
31师师长
人物扫描——李宗仁
视频:台儿庄战役
武汉被称为“九州通衢”,位于平汉、粤汉铁路与长江水道交会处,位置十分险要。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将部分重要军政机构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的中心,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日军企图摧毁国民党的政治、军事中枢,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二、武汉会战
1.背景:
时 间:
主要经过:
结 果:
1938年6月12日--10月25日
武汉沦陷;后期日军趁机占领广州;
①日军集结40万兵力进攻武汉,中国军队利用地形优势,构筑防御工事;
②江西万家岭战役,击毙日军3000多人;
③日军从三面包围武汉,中国军队被迫撤出。
意 义:
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②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二、武汉会战
2、概况:
东北
华北
华中
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势围攻日军106师团万余人;此役击毙日军3000多人。万家岭大捷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个典型战例,也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场上继台儿庄大捷后所取得的又一辉煌胜利。
薛 岳
叶挺将军曾评价万家岭战役为:"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典型战役:江西万家岭大捷(1938年10月初)
在武汉保卫战中,中国空军在配合下与敌激战,共击落日机62架苏联志愿航空队,炸毁日机16架,炸沉日军舰艇23艘,有力支援了地面部队作战。中国海军在长江上也进行了激烈战斗,在沿江要塞布置水雷,设置海岸炮,并击沉日舰多艘,迟滞了日舰沿江的进攻。
2、概况:
二、武汉会战
1938年6月,为了防止日军沿平汉线南下,进攻武汉,
蒋介石命令驻守河南的国民党军队秘密在郑州花园口炸决黄河大堤,“以水代兵”。正值汛期的黄河水咆哮着冲出河堤,形成数千米至100多千米不等的水面,一路横冲直撞,沿淮河、经洪泽湖下泻,由长江入海。花园口决堤虽然迫使日军放弃了沿平汉铁路进攻武汉的计划,但给河南、皖北、苏北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花园口决堤,直接淹死、饿死群众即达89、3万多人,先后逃离家园者391万多人,淹没耕地2994.3万多亩,受灾面积达3省44县54万多平方千米,农工各业经济损失,以战前币值折算,超过10.9亿元。
相
关
史
事
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
花园口黄河决堤
视频:保卫大武汉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背景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长沙是粤汉、浙赣、湘桂铁路的要冲,南京、武汉失守后,长沙乃至整个湖南成为西南大后方的军事屏障。
2、概况
(2)指挥:
3、意义
(1)时间:
1941年12月--1942年1月
(3)经过: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
①1939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第三次进攻长沙,扬言要到长沙过新年。
②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
③在长沙城下,中日两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在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获得胜利。
这是同盟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接连失败后的首胜,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鼓舞了国内外抗战的士气。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4、影响
(1)国内: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2)国际: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鼓舞了盟国的抗日斗争,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和影响。
长沙军民庆祝会战胜利
视频: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时 间:
背 景:
结 果:
战略意图: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
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日军企图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
1944年4月--12月
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知识拓展】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1945)
1942年3月,远征军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 4月成功解救英缅军第一师。 后作战失利,远征军大部撤回国内,部分退往印度1943年10月远征军发起缅北滇西战役,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3 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后回国。
孙立人
戴安澜
意义:沉重打击了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同盟国军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体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暴,不惧牺牲,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体而言,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作用:①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初期的主战场,粉碎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②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支援了共产党的敌后战场;③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消极作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导致大片领土丢失。
1.【史料证实】“中国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顽强抵抗,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与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太原会战
C
2.【史料证实】七七事变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会战。1938年3月,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大败日军,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一场胜仗。这场战役是( )
A.枣宜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B
3.【史料证实】“日本急不可耐地抛弃了渐进式蚕食的方法,为了实现预定的大陆政策,对中国开始全面出击,企图根本上灭亡中国。”日本对中国“开始全面出击”的标志是 (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C
4.【史料证实】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在正面战场,国民党发动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百团大战
B
5.【史料证实】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规模较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其积极意义是 ( )
A.显示了国军实力 B.显示了八路军的实力
C.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日军迅速投降
C
6.【史料证实】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的广大地区。武汉会战的胜利( )
A.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B.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仗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