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三单元
10 再塑生命的人
目
语文
01
学习导航
02
课前自学
03
积累运用
录
04
课内精读
05
类文阅读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理解标题中“再塑生命”的含义。
2.学会通过各种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及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恩之情。
考点链接 如何分析概括人物的形象品质
(1)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通过品析作品中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3)探读细节描写,彰显人物性格。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的细节描写的品读,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从而精妙地揭示人物的性格。
对点训练 课内精读第3题,类文阅读第3题
课前自学
1.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再塑生命的人
共创奇迹
认识事物
敏而好学
2.有的译文将这篇文章命名为“我的老师”。请你分析一下“我的老师”和“再塑生命的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哪一个更好一些。(高阶思维)
“我的老师”强调对老师个人的描写,“再塑生命的人”更侧重于教学过程的叙述;“我的老师”只是对一个老师事迹的陈述,“再塑生命的人”却表现了老师的教学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巨大影响。所以我觉得“再塑生命的人”更好一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回想此前和此后jié rán bù tóng( )的生活,我不能不gǎn kǎi( )万分。
(2)我的手指cuō niǎn( )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zhàn kāi( )的花朵。
(3)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zhēng zhí( )。
争执
绽开
搓捻
感慨
积累运用
截然不同
(4)发这种脾气,我既不cán kuì( ),也不huǐ hèn( ),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
(5)突然间,我huǎng rán dà wù( ),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jī dàng( ),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ào mì( )了。
(6)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jiǎn( )起碎片,想把它们pīn còu( )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
拼凑
捡
奥秘
激荡
恍然大悟
悔恨
惭愧
(7)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huā tuán jǐn cù
( ),měi bù shèng shōu( )。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qǐ pàn( )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8)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pí juàn bù kān( )了。
(9)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xiǎo xīn yì yì( )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小心翼翼
疲倦不堪
企盼
美不胜收
花团锦簇
(12)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yóu rán ér sheng
( )。
(10)从此以后,以这种bù qiú shèn jiě ( )的方式。
(11)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hùn wéi yī tán( )。
油然而生
混为一谈
不求甚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
解析:“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用于此处不合句意。
D
3.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①在我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被坚强的海伦深深地感动了。②我看不到海伦丝毫的恐惧、凄凉和悲哀,看到的却是她那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和她那对生活充满着的爱。③我不禁感慨:只要你的心是坚强的,那么,哪怕你永远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你也能感到满世界灿烂的阳光
(1)有语病的是第 句。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是第 句,将______________ 改为 。
句号
句末的问号
③
海伦深深地感动了。
在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我被坚强的
①(介宾短语掩盖主语)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意义深远。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源泉。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强劳动教育,是回归人之本质、回归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发现自我,通过双手改变和创造自己的生活。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5个字。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号召同学们热爱劳动。
雄心 巧手 可创 能绘 千秋业 万代春
雄心可创千秋业 巧手能绘万代春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意义深远。
假如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以“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解决下列问题。
(1)同学们要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请你根据具体内容,把这副对联补写完整,每空只填入一个表示数量的字。
上联:一支粉笔, 袖清风,启迪 秋智慧
下联: 尺讲台,四季沐雨,传递万世文明
横批: 年树人
百
三
千
两
(2)班会举行前夕,退休的李老师接到了小明同学的电话,请你根据李老师的回答补写出小明所说的话语。
小明:李老师,您好!我是小明。
李老师:是小明啊,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①小明: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老师:哦,好啊,我一定会参加你们的活动的。
特别邀请您来参加。
我们班级要举行“献给老师的歌”主题班会,
②小明: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老师:好的,我会在明天上午十点钟赶到学校,到时见。
候您光临。
班会于明天上午十点举行,到时我们在班里恭
课内精读
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布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个词,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样都叫作“doll”。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1.在这一天里,“我”对生活的态度有了彻底的转变,请你具体说说有什么变化。
转变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变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整天处于黑暗寂静的世界之中,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到来。
2.莎莉文老师在教育学生方面有什么特点
莎莉文老师富有耐心,讲求教育方法的艺术,做到了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善于抓住时机,开启思维的智慧和情感,在教育学生方面有着因材施教的教育特点。
★3.为什么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 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师还教“我”什么是“爱”。所以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史铁生和海伦的生命状态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高阶思维)
相同点:他们身体都有缺陷,但都没有因而消极度日,而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有一位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生活、给予他们温暖的人。不同点:史铁生是在人生中途遭遇到挫折,由健壮青年变为残疾人,受母亲鼓舞乐观重生;海伦·凯勒是幼年时因病盲聋,后来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获得新知,学会热爱生命。
类文阅读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②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③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④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
⑤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
⑥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因为它们不能发芽吗 ……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⑦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⑧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⑨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⑩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式,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的故事情节。
→议种瘪种→ →给儿新生
种下瘪种
挑种种地
“一一”“只”写出了农民对瘪种子的冷落(“漠视”或“抛弃”)的态度。
(2)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赏析句子)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城里人的儿子听到农民的回话后的兴奋、喜悦,表现城里的儿子得到了鼓励,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3.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文中的农民是一个宽厚友善、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父亲。农民不要城里人的钱,却按照城里人的要求把瘪种子种到地里,足见其宽厚友善;农民在种下瘪种的同时,深受启发,改变了对残疾儿子的态度,准备给儿子治疗,让儿子拥有自己的生活,说明他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4.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 并说明理由。(高阶思维)
示例一:我觉得是农民,因为是农民决心花去所有的积蓄为他儿子安最好的假肢,让他发芽、开花、结果,给他成长的力量。 示例二:我觉得是城里人父子,是他们促使农民改变了想法,才让他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