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实验中学鲁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实验中学鲁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4 11:3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
1.(2分)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等。一瓶矿泉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矿泉水由哪些成分组成
B.矿泉水的产地在哪里
C.矿泉水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矿泉水的微观结构如何
2.(2分)下列各组中物质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海水蒸发,通电分解水
B.蜡烛熔化,酒精燃烧
C.活性炭吸附异味,过滤含有泥沙的水
D.气球爆炸,火药爆炸
3.(2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加热液体 B.取用固体粉末
C.放置洗净的试管 D.量筒读数
4.(2分)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通过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5.(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酒精能挥发 B.汽油能燃烧
C.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6.(2分)奶奶在小商贩那里买到一个银手镯,小红认为它可能是假的,准备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索中的(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出结论
7.(2分)0℃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微粒间的间隔(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8.(2分)下列现象或事实,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25m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9.(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前将酒精灯内的酒精装满
B.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C.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
D.使用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10.(2分)不同的仪器,其用途不同,下列各组仪器中,都可用于反应容器的一组是(  )
A.集气瓶、烧杯 B.试管、量筒
C.广口瓶、漏斗 D.锥形瓶、滴管
11.(2分)要除去河水中的泥沙,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方法是(  )
A.洗涤 B.过滤 C.蒸馏 D.蒸发
12.(2分)过生日时,父母都会为我们买来精美的蛋糕,插上漂亮的生日蜡烛.点燃后,让我们吹灭…我们学化学的第一个家庭小实验也是观察和描述蜡烛的燃烧.如图所示是实验中可以完成的几个步骤,请分析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要先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这是与平时点燃蜡烛的明显不同之处
B.由①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外焰温度最高
C.由②可见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
D.由③可证明蜡烛是气体燃烧
13.(2分)2013年3月22日是第21届“世界水日”,主题是:“水合作”(Water Cooperation).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化学反应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B.20℃时,在强电场中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水电解生成H2和O2,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14.(2分)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需通过化学方法生产的是(  )
A.塑料水杯 B.木制课桌
C.石雕 D.冰雕
15.(2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被称量物放在了右盘.要称固体质量为4.5克(1克以下用游码),实际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
A.4.5克 B.3.5克 C.4克 D.5克
16.(2分)古诗曰:“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是因为(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有质量
C.同种物质分子性质相同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7.(2分)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能
B.水循环是地球上可利用淡水资源不断减少的原因
C.水循环使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D.水循环时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
18.(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
B.煤、石油和天然气等都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酸雨的形成与PM2.5有直接关系
D.废旧金属、化肥和农药很可能会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19.(2分)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Mg+2HCl═MgCl2+H2↑
B.2HgO2Hg+O2↑
C.S+O2SO2
D.CH4+2O2CO2+2H2O
20.(2分)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水分子,表示氧分子,表示氢分子.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都不会发生改变
D.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构成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21.(12分)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
(2)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是    。
(3)用作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4)a的名称是    ;h的名称是    ;f的名称是    。
22.(8分)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
(2)电解水的装置如图所示,管A、管B中的气体的质量比是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
评卷人 得 分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4分)
23.(10分)将操作中试管位置正确的序号填在对应操作后
①将块状固体放入试管   ;B②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③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   ;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⑤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
24.(14分)仪器中A坩埚 B烧杯 C蒸发皿 D烧瓶 E量筒 F试管 G集气瓶
(1)不能加热的有   
(2)能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有   
(3)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有   .
评卷人 得 分
四.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16分)
25.(16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 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
臭氧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如表所示。
表: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对比
消毒效果 消毒所需时间(0.2mg/L) 二次污染 投资成本(900m3设备)
臭氧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芽孢等 <5min 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约45万元
氯气 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大多数微生物,对病毒作用弱 >30min 刺激皮肤,有难闻气味,对人体有害,有二次污染、残留,用后需大量水冲洗 约3~4万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臭氧的一点物理性质    。
(2)处理饮用水利用了臭氧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反应的微观实质是①   ;②   。
(4)为了快速杀灭病毒,应选择的消毒剂是    。
(5)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C.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
1.B; 2.C; 3.A; 4.D; 5.B; 6.B; 7.A; 8.A; 9.C; 10.A; 11.B; 12.C; 13.D; 14.A; 15.B; 16.D; 17.B; 18.C; 19.C; 20.D;
二.填空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21.g;d;c;铁架台;酒精灯;烧杯; 22.吸附;煮沸;1:8;氢原子和氧原子;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4分)
23.B;C;A;D;E; 24.量筒、集气瓶;坩埚、蒸发皿、试管;烧杯、烧瓶;
四.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16分)
25.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化学;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臭氧;AB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