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八
【教学目标】
1字词句
1.认识30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23个字,会写15个词语。
2.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
3.初步了解欧槽的用笔、结构等特点,欣赏欧体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阅读
1.背诵《古人谈读书 观书有感》。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了解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能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出课文中读书方法带来的启发。
4.能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说出作者对“好书”的看法,体会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5.能梳理、总结如何找书读的方法和心得。
6.能借助比喻句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口头表达
1.能分条讲述,把喜欢所介绍人物的理由说清楚。
2.听人说话能抓住要点。
书面表达
1.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
2.能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教学重点】
1.学会把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到句子中。
2.增加积累。
【教学重点】
学会找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30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23个字,会写15个词语。
2.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
3.介绍一本书,能分段表述推荐理由。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板书:语文园地)。这一单元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读书的经历与感悟,《古人谈读书》,(出示课题)选取的两则古人关于读书学习的文言文片段。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2.这些内容从读书的态度和方法等方面和我们谈读书,谈学习。《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出示课题)作者又是通过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读书作文的方法,告诉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并讲了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冰心奶奶写了九个字,指导儿童读书。
预设: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出示九个字)。
作家叶文玲女士告诉了我们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还告诉我们他小时候在阅读过程中悟得的一些道理。
预设: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儿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出示句子)
预设:他还说,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出示句子)
通过学习,同学们对如何找书读,读哪些课外书,也有了一些正确的认识。下面是五个同学针对平时怎样找书读,都喜欢读哪些课外书的交流,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出示交流平台)
预设:我喜欢沿着课文找书读,如读了《我的“长生果”》,我对课文中提到的巴金的家很感兴趣,便找来读了。
预设: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我对与动物有关的书很感兴趣,就要读了布封的《动物素描》。
预设:我觉得冰心的益读书写的很有趣,便找了他的其他作品来读。
预设:我喜各种各样的书,如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科普读物。
预设:从读一篇文章到读整本书,从读整本书到读同一类书,这种方法对我很有启发,我也当这样找书读。
听了他们的交流,你有什么启发吗?想一想平时我们应该怎样找书读?我感到我们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中找书读?
预设:我们也可以从感兴趣的作家作品中找书读。
预设:我们应该读各种各样的书,读不同题材的书。
预设:我们可以找与课文有关的整本书读,找与这本书有关的同一类书读。
希望大家都能做到冰心奶奶指导我们读书的九个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二、词句段运用
1.下面我们来学习词句段运用。这里呀,一共安排了两个内容,先写第一个内容,请同学们分别读读这三句话。(出示: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
2.知道这三句话的出处吗?
预设:第一句话。本单元的第27课《我的“长生果”》。
预设:第二句话我查阅资料知道是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奥赛罗》。
预设:第三句话出自美国作家尤安.艾肯的散文《走遍天下书为侣》。
希望大家都能真正和书交上朋友。
同学们预习都很充分,这三句话。分别把书比喻成了什么?为什么能这样比呢?
听听同学们的分享。
预设:第一句话,作者把书比作长生果。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过长生果有生生不息的寓意,而书记载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它也是生生不息的,所以作者做了这样的比喻。
预设:第二句把书比作了营养品,营养品是给身体补营养的。书,就好像是营养品。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这种营养品吃了可以让你精神抖擞,不空虚。我们要多读书,增长知识,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活力。
预设:第三句中把书比作了朋友,这当然是表达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作者还把书比作的故地,喜爱的书百看不厌,常看常新,而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也总让作者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生动而巧妙的比喻,正是说明一本喜欢的书总能让人常读常新,可以说是百读不厌。
想一想。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呢?听听同学的交流吧!
预设:可以把书比喻成阶梯,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预设:列夫托尔斯泰把书比喻成钥匙,他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同学们讲得很好。现在我们来看词句段运用的第二个内容。(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请你试着将这段话连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说出你的理由。
都排好了,听听同学的交流吧!(逐步出示编号)
预设:我是这样排序的,阅读是什么?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什么?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我觉得作者先讲了阅读是什么再在讲写作是什么,最后总结了阅读的关系。
讲阅读的内容和讲写作的内容能够互换吗?
预设:我认为不能互换,因为总结的句子里说,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是先讲阅读,后讲写作。在排序时,我们先要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理清句子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样就能正确排序了。再读一读。
这段讲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的内容,选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三、作业布置:
词句段运用第二题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梳理、总结找书读的方法。
初步了解欧阳询楷书的用笔、结构等特点,欣赏欧阳询的楷书艺术风格和表现形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朗读、背诵《观书有感》。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1.上节课,段运用第二题排序训练。请同学们抄写在写字变形纸上。
2.这里有两位同学抄写的作业,现在请大家比较评议。
(1)他们有什么共同的优点?
(2)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3.听同学们的交流。(出示学生作业)
预设:这两位同学都能正确抄写内容,注意了,抄写格式,开头空两格,标点入格点得也很正确,每个字在格子中的位置也摆的很好,大小合适。
预设:我有补充,我还看出两位同学写字态度非常认真,每个字都写得端端正正,簿面整洁,没有擦过的痕迹,写得很用心。
预设:我感到第一位同学的字写的特别的漂亮,感觉是练过书法的。他的起笔收笔,即使是用钢笔书写也看的很清楚,转折的地方也有交代。
老师也赞同你的点评,如果平时能按照毛笔笔画的书写要求多练习写钢笔字,那进步还会更快。那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预设:第一位同学的字已经写得很好啦,我也练过书法笔画和笔画之间其实也是有联系的,做到这点他的字就更好了。
预设:第二位同学的字虽然工整,但是没有起笔和收笔,老师经常说这是木头字,他如果能注意起笔、收笔、转折的地方,用笔有轻有重,那写的字就会有很大进步啦。
同学们的点评,切中要害。希望经过努力,大家都能写出一手好字。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书写提示的部分。(出示:书写提示)同学们,中国书法史上因楷书著称的就有四位书法家。书写提示向我们介绍了其中的一位。请你读读书写提示,择其要点填入表格。
请一位同学来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填表)
预设:欧阳询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代表作游《九成宫醴泉铭》,他的书法特点是平正端庄,险劲生动。
要点都找对了。这里老是要告诉大家,这里提到的九成宫在陕西省麟游县,原来为隋朝皇帝的避暑行宫称为仁寿宫。隋亡以后,唐太宗下令修葺,改名为九成宫。公园632年。你是民在庭中散步,忽见地面滋润,以杖拄之,甘泉如勇,以为吉兆。于是,魏征,为此撰写了《九成宫醴泉铭》。由欧阳询书写,后人简称九成功。此时欧阳询已经76岁,要用楷书写下着24行每行50字的巨幅,显然不是易事,但他还是完成了这件形神兼备之作。
大家看了碑帖鉴赏的内容,有什么感受呢?
听听大家的分享。
预设:我看了碑帖最大的感受就是教材中的一个成语一丝不苟,每一个字的起笔,收笔转折,都能让我们看的清清楚楚。
预设:看原碑全貌字距,行距正正好,看碑贴局部,每一个字也都平正端庄,看局部中的每一个字,就感觉没有一点点是马虎的,可以称得上十分严谨。
预设:看原碑全貌,再看局部图,再看其中的每一个字,我不得不赞叹,太了不起啦,一个76岁的老人,他是怎么做到的?要每一个字都写得如此端庄平正,是不可想象的。
欧阳询的九成宫为同时代的人,也为我们后人树立了一个难以逾越的标志。他为历代初学者钦心,成为奠定书法基础的最切实可行的范本之一。
二、日积月累。
1.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日积月累的栏目。(板书:日积月累)
2.这次我们要学习南宋朱熹的组诗作品《观书有感》。(出示古诗)请位同学来读一下他的介绍。(出示朱熹介绍)
3.看题目,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吗?
预设:我认为应该是写作者看书以后的感受。
是的。两首诗都在写作者看书以后的感受,每首诗相对完整独立,但是与事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写古诗和学古文方法相同,都要先读通内容。请同学们借助字典先读通这两首诗。
请两位同学分别读者 《观书有感》。
两首诗都读正确了。根据老师所给的注释,也可以借助字典。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
同学们来交流一下诗的大意。
预设:其一的大意是,大的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来回移动问,荒唐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有枯竭的源头,送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预设:其二的大意是,昨天夜里江边春潮涨起来了,漂浮起来的大战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原先白费了很大力气,也推不动的大船,而今天却能在河流当中,自由自在地航行。
疏通了大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首。作者所看到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与看书的感想有什么联系呢?请你读第一首诗,说说理由。
听听同学们的交流吧!
预设:因为清澈的水才能映照出天光云影,而且透过这方塘之水还能看出天光云影的动态,他们来回移动给人以美感。后面又告诉了我们糖水清澈的理由,正是因为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才使它永不枯竭,永不污浊。读书也是一样,只有不断地读书,学习,汲取新的知识,就像是不断的有源头的活水注入塘中的那样,水才会清澈,内心才会宁静。
说的不错。读书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思想才会成就,才能够达到新的境界。那么第二首诗中,春水生所见到的蒙冲巨舰一毛轻的景象,与看书的感想又有怎么样的联系呢?我们接着交流。
预设:因为夜里江边春潮涨起来了,才会看见漂浮起来的大战船,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在河流当中自由自在的航行。所以我想,吃水深,就好比是我们平时大量的阅读,只有大量的阅读,做到博览群书,并注重积累,做学问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
同学们都说的很好。下面我们就来试着背一背这两首古诗。请两位同学分别来背这两首古诗。(隐去字)
同学们。中心就是借描述的景象来写自己观书的感受。同时告诉了我们一些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欣赏了初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积累了南宋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祖师《观书有感》。同学们学得很好。
三、作业布置。
这是今天的作业,背诵古诗《观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