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现代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巢”“苇”等6个生字。
2.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边读边想象中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教学准备】
教学 PPT,音频资料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
引入:今天我们继续第一单元的学习,本单元围绕“自然之美”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感受了月光下的静谧温馨。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第3课《现代诗二首》,继续到字里行间寻找大自然的美。
齐读课题:3《现代诗二首》(板书:3现代诗二首)
师:读了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课文由两首现代诗组成,它们是刘大白的《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板书: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
3.简介作者,引发兴趣。
刘大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秋晚的江上》是诗人1923年的作品。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作字句清新,想象丰富,意境优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二、学生自学诗歌
1.初读诗句,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
(2)认读字词。
提示:“巢”是翘舌音;“眠”的读音是mian.不能读成min。
(3)识记生字。
出示:“巢的小篆字形,引导:你怎么记住它
点拨:“巢”是象形字,下边是树木,上边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是鸟筑巢于树上。
看图理解词语。
出示:“芦苇”和“剪秋罗”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生自由读诗歌,初步感受现代诗歌的音韵美。(个人自读一同伴互读一指名朗读)
2.再读诗句,读出节奏。
(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指导学生读出恰当的停顿。如:
双翅/一翻, 花牛/在草地里走,
把斜阳/掉在江上;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头白的芦苇,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2)生读:指名读—齐读,读出节奏美。
三、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
1.生读阅读提示:反复朗读,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2.默读《秋晚的江上》,勾画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再和同学交流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预设:鸟儿、斜阳、江上、芦苇。
3.阅读第一小节。
(1)引导学生齐读第一小节,说一说:你月卤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预设:倦鸟归巢、夕阳斜照。
(2)引导看图:归巢的鸟儿是怎样飞的 倦了的鸟儿是怎样驮着斜阳的?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
(3)品“驮”:诗中哪个词语让这幅画面充满了动感和诗意。
预设:“驮”,把倦鸟和斜阳联系在一起。
(4)引导交流:你们都看过夕阳吧,谁来说说夕阳的样子
预设:傍晚,太阳沉沉落下,柔和的阳光洒满天空,红红的,美极了。
点拨: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在这样美丽的夕阳映照下,一群有些疲倦的鸟儿飞翔的样子,读好第一小节。
4.阅读第二小节.感受一瞬间的江上美景。
(1)指名读第二小节,说一说: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预设: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夕阳好像是从鸟的翅膀上掉下来一样。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色的了。
(2)引导:演一演鸟儿“双翅一翻”的动作 并试着想象一下,鸟儿把斜阳掉到江上是怎样的画面 (指名交流)
(3)品“妆”:芦苇、江面平时的样子还记得吗 (出示“白头的芦苇、碧绿的江面”的图片)想象一下“白头的芦苇、碧绿的江面”被夕阳染红的样子。
5.读整首诗,说一说:整首诗的画面?
点拨: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瑰丽、迷人的秋江晚景图。
6.配乐再读整首诗,要求边读边想象。
7.总结学习方法。
点拨:通过抓关键词,借助插图,边读边想象画面。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花牛的悠闲
1.自读《花牛歌》,想一想:花牛在草地上有哪些不同的活动
预设:坐、眠、走、做梦。
点拨:花牛在草地里坐、眠、走、做梦,四个举动构成了四幅生动的画面。
2.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自学单后分享。
(1)四人轮流读诗,每人—小节。
(2)勾画出诗中的景物,填写自学单并分享。
小节 景物 想到的画面
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我觉得这是一头 的花牛。
3.小组分享合作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点拨1:花牛、绿草地、剪秋罗色彩丰富,请大家想象一只花牛卧在草地上,压扁了剪秋罗的样子。从“压扁了剪秋罗”可以看出花牛的什么
预设:无拘无束。
指导朗读:朗读时可重读动词“坐、压扁”,感受花牛的无拘无束。
点拨2:花牛在草地上睡觉,白云“霸占”着半个天和白云飘在天空中有什么不同
预设:“飘”给人的感觉是随风走,而“霸占”给人的感觉是白云是主动的,主动布满半个天空,
指导朗读:朗读时可在“霸占、半个天”处加快语速,感受蓝天白云下的美好。
点拨3:花牛甩着尾巴走在草地上,“小尾巴甩得滴溜溜”可以看出花牛的什么?
预设:自由自在。
指导朗读:“滴溜溜”读得要快一点儿。
点拨4:夕阳西下,花牛在草地上睡觉。“做梦”和“偷渡”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梦里可以见到很多东西,花牛会梦到什么呢 “偷渡"指太阳悄悄地落山了。这两处拟人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
指导朗读:朗读时,引导学生轻轻读出花牛睡觉做梦的那份悠闲。
4.朗读全诗。
(1)男女生分小节轮流读,引导:边听边想象画面,你发现画面有什变化
师小结:第一、三小节的画面充满动感,花牛顽皮可爱;第二、四小节画面变得静谧,花牛悠闲自在。
(2)齐读全诗。
师过渡:读着这首诗,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头憨态可掬的花牛,它或坐或走或卧,都悠闲散漫、自由自在。随着它的行动,草地、野花、天空、白云、悄悄挪移的太阳、青翠的山峰,都一一出现在我们面前。
5.朗读两首诗歌,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
师:读着这两首诗,我们仿佛看见倦鸟背驮斜阳,忽又抖落斜阳于江水之中;一头憨态可掬的花牛或坐或走或卧,却悠闲散漫、自由自在。无论是哪一首诗,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那颗敏感的心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
2.布置作业
请把这两首现代诗读给同学或家人听,再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板书设计】
3* 现代诗二首
抓关键词
借助插图
边读边想象画面
秋晚的江上 花牛歌
倦鸟 斜阳——驮 坐
瑰丽、迷人 花牛在草地里 眠 可爱、自由
芦苇 江上——妆 走
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