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繁星
【教学目标】
1.认识“昧、坠、怀”3个生字,积累描写繁星的词句。
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4.从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并体味其酷爱星天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和故乡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
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
教学PPT、音频资源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4课,一起读课题。
1.你知道什么是繁星?(预设:繁星就是指多而密的星星。)
2.看到这样的星空,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学生交流。
师:星光璀璨,群星闪耀,星罗棋布……《走月亮》课文里也有一句话,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文学大师巴金先生,他是这样来表达对星空的情感的。谁来读?
出示: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作者开门见山的这句话,直接表达出自己对星天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巴金一起去观赏繁星。
二、整体感知
1.这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自读课文。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下的学习提示。
出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你也看过夜晚的繁星,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2.首先我们就要了解课文中描述了哪些繁星满天的画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作者描述了几幅繁星满天的画面,这些画面分别是在作者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看到的?
(1)从前作者在家乡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星星。
你再读读句子。有一个词语告诉了我们,作者看繁星的具体地点。
(2)第一幅画面是从前作者在家乡的庭院里看到了密密麻麻的星星。对。这样就把地点说准确了。谁接着说?
(3)第二幅画面是三年前作者在南京住所的菜园里看到星群密布的蓝天。第三幅画面是如今作者在海上躺在舱面上,看到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心。
3.这里有一个半明半昧。是什么意思?昧是昏暗的意思,半明半昧就是指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师:同学们,这里的如今指的是1927年1月,当时巴金22岁坐船去法国留学,三年前就应该是作者在南京求学的时候,从前应该是作者小时候了,课文就是按照时间和地点的变化顺序,依次向我们描绘了三幅繁星满天的画面,无论是描述哪幅画面,都充满着作者对繁星的情感。
三、学习课文
1.请再读读课文。你能找到表达作者对繁星情感的语句吗?谁来交流?
(1)在第一幅画面中,这句话直截了当的表达了作者对繁星的爱,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2)在第二幅画面中。我从这句话感受到作者喜爱繁星,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微小的星光却让作者感到光明无处不在。从这样的对比中。我体会到他对繁星的情感。
(3)第三幅画面是作者写的最详细最细腻的表达的情感也很丰富,让我们来听听录音。你能发现这些流露作者情感的句子吗?
出示: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他们认得很熟了。
这句话中的相对让我感受到作者在看星星,星星也在看作者,彼此就像朋友一样,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句话是作者产生的联想,让我感受到作者当时有了凡兄的相伴,不再孤独,他们之间的情感更亲密了。
(因为巴金每晚和繁星相对那种情感多像是相熟相知的老朋友。)
出示: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新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是在母亲的怀里了。
预设:读了这句话,我觉得星星给予作者光明与温暖,让海上漂泊的游子有了依靠,身心无比放松和愉悦。所以他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是在母亲的怀里。
2.想象画面,组内交流
师过渡:是,这时候的星空成了作者心灵的慰藉,让他忘却了一切烦恼。此时坐着流露的不仅仅是喜爱星空空,还带着深深的依恋课文中对小时候和在南京时看星空的描写不是很具体,你能结合当时的情境来想象一下繁星满天的画面吗?
(1)交流对从前那幅画面的想象。
预设1:我想象的是作者从前在家乡看繁星满天的景象。夏天的夜晚凉风习习,密密麻麻的星星将无数颗珍珠洒满夜空,亮晶晶的星星一闪一闪,点亮了漆黑的夜幕,怎能不让人喜欢?
点评:这位同学不但想象的画面,还在语句中表达了自己对星空的赞美之情。
预设2:读到作者在南京菜园里看繁星这段我脑海里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夜是那么静寂,群星布满整个蓝色的天空,那些星星三五成群的聚拢在一起,你挨着我,我记着你。他们离我们是这样遥远,但是微弱的光亮仍旧照亮了园子,照亮了大地。
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置身于夜空下,观赏着星群密布的蓝天,感受到了光明无处不在。作者觉得此刻的星空不但和小时候在家乡庭院里看到的星空一样,美,还给他带去了光明和希望。此时的心情特别舒畅。
4.在海上看到的星空是三个部分中写得最具体最详细的。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
预设1:我觉得是因为每晚和繁星相对的原因,从作者的描写中,我知道了船在大海上航行,作者躺在舱面上仰望夜空,这时候在作者的世界里仿佛只留下他和无数半明半昧的心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小时候和三年前更亲近了。所以作者写的很具体。
点评:是的,文字中感受到星星不再是静静的挂在空中,而是那样的灵动活泼。当时的作者一定更爱繁星了。
预设2:我把自己想象成坐着,夜空中的星星忽闪忽闪的,就像调皮的孩子在对我眨眼睛,我每晚向这些朋友倾诉着自己的心里话,不再孤单寂寞在柔和的星空下,在摇摇晃晃的船上,我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我梦见了自己躺在母亲的怀抱中,特别安心,特别温暖,所以这时候的作者对繁星的感情是最深的,它的描写也最具体。
点评:是的,时间在变,地点在变,但作者对繁星的喜爱和依恋却不变。
5.不仅如此,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受逐步深入,这种情感也是一次比一次更深沉。在海上,这段更是作者借对繁星细致具体的描写,表达自己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情。读的时候,除了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还要体现作者的这份情感。自己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6.同学们,你们看过繁星吗?回忆自己看到的烦心的情景,模仿课文,说说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过繁星,夜晚的繁星是怎么样的?以及你有什么感受?
谁来交流?
预设1:每到夏夜,我和姐姐总喜欢挤在一张椅子上,一起看星空。夏夜的星空是多么美丽,轻轻像一只只明亮的小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常常觉得他们是在和我说悄悄话。
点评:看来这位同学的童年生活中有和星空相伴的美好。
预设2:去年暑假我和妈妈去云南旅游,那儿的夜空。特别高,特别远,特别烂。心群里不晶莹闪耀,实在太美了。忽然有几颗星星悄悄的钻进了云层里,好像在和月亮姐姐捉迷藏。
点评:同学们能联系实际来说,具有看到的景象,又有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仿写,拓展作业
1.总结:
今天我们根据阅读提示走进巴金三次看繁星的情景,想象那繁星满天的画面,体会到作者对今天的喜爱和依恋。难怪作者开篇就写道,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实结合。
2.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
渐渐地___________,我仿佛看见___________,我仿佛听见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
(2)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进行赏析,并按要求写作。
(3)大组交流汇报自己所写的句子。
3.拓展
(1)我们和作家巴金一同体验了看星星后的感受,我们还从作家那儿学到了许多方法,收获真不小。其实,我们看过自然界许多事物,像太阳、月亮、大海等等,看了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情,这样那样的感受。现在我们就用刚学到的作家写事物的方法再进行一次语文活动,“看大海(月亮、太阳、蓝天……)”看谁写得快,写得精彩。
(2)画一幅星空图,并写上几句话。(课件出示11)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语文练习部分第1题至第3题。
3.仿写二选一
(1)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
渐渐地___________,我仿佛看见___________,我仿佛听见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
(2)画一幅星空图,并写上几句话。
【板书设计】
4*繁星
从前 庭院 密密麻麻的星星
三年前 菜园 群星密布的蓝天
如今 舱面 无数半明半昧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