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 科学素养提升测试题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科学素养提升测试题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0-14 12:4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物态变化科学素养提升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2.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甲,乙温度计的分度值相同
C.甲,乙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读数
D.甲是体温计,使用前应该用沸水消毒
3.战争电影《长津湖》影片中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东线战场上,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重挫美军精锐的陆战第一师。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执行埋伏任务的志愿军睫毛上都出现了白霜,这些白霜形成的原因是( )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4.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
A.蜡、玻璃、沥青 B.蜡、铝、玻璃
C.冰、铁、铝 D.冰、铁、松香
5.下列措施中能减慢蒸发的是( )
A.给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6.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在0℃以下环境中,时间长了,也会逐渐变矮,这主要是由于( )
A.整个雪人逐渐熔化 B.雪人底部因熔点降低而熔化
C.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 D.整个雪人逐渐升华
7.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装有冰块的易拉罐中加人适量的盐,底部产生自霜——凝华 放热
B.人刚从泳池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汽化 吸热
C.使用铁水浇筑工件——凝固 放热
D.夏天的清晨.蜻蜓翅膀上的露珠——液化 吸热
8.济南的冬天最寒冷时气温达到零下十几度,菜农冬季贮菜时,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地窖的菜冻坏,如图所示。此法所应用的原理是( )
A.水凝周时放热
B.水汽化时吸热
C.水蒸气液化时放热
D.水燕气凝华时放热
9.馒头房在燕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对这种做法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佛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10.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物理知识。对图中所蕴含物理知识的解说错误的是(  )
A.自制简易冰箱利用蒸发吸热来保存食物
B.把鱼埋在冰粒中利用了冰温度较低且熔化吸热来保鲜鱼
C.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吸热来保存蔬菜
D.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管引水,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
11.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12.(多选)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B.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C.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非晶体熔化时需要吸热
D.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夏津县城街头一辆环保车正在喷射水雾。水雾喷出后一会儿在空气中就消失了,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需要 热量,因此喷射水雾也能起到 的作用。
14. 加油站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 (填物态变化名称)。我们利用金属钨作灯泡的灯丝,是因为钨的 高;饺子在水中怎么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锅中煎炸却很快变黄变焦,是因为油的
高。
15.一块金属在冰箱中被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马上用毛巾   (选填“能”或“不能”)擦干,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现象,是一种   (选填“吸”或“放”)热过程。
16.如图甲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乙是酒精沸腾时的图象,由图象信息可以知道, (选填“能"或“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来测水沸腾时的温度。
三.实验题
17.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该物质熔点是    ℃。
(2)从图象中发现海波熔化时间过短,下列措施中,一定不能延长海波熔化时间的是    (填序号)。
①增加试管中海波的质量
②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
③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
④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
(3)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入适量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入与冰块质量相等的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    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    热量,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
18. 2023年7月,德州市气温连续多日达到35 ℃甚至以上,使德州人切实感受到了“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 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来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 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 ,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挡) ,观察蒸发情况。
(3)为了探究蒸发快馒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正确吗 ,原因是 。
(4)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滴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 。
(5)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 。
19.如图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通过酒精灯对水加热,使水沸腾。
(1)此实验除了实验装置图甲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
(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的现象如图乙中的图 (选填“a”或“b")。水沸腾时要吸热,温
度 (选填“升高”“保持不变”或“降低”)。
(3)给半杯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给一整杯水加热,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____ (选 填“a”“b”“c”或“d”)。
(4)实验完毕,撒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可能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 C C B D D A C C C ABD
二、填空题
13.汽化 吸收 降温
14.汽化 熔点 沸点
15.不能 液化 放
16.固液共存 晶体 不能
三、实验探究题
17.(1)48 (2)③ (3)温度 吸收
18.(1)液体表面积 (2)保持两滴水的大小、温度和表面积相同 对其中一滴水吹风(3)不正确 没有控制空气的流动速度相同(4)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5)右手上的水蒸发吸热,会感到凉爽
19.(1)秒表 (2)b 保持不变 (3)c (4)水仍能从石棉网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