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拔尖特训(单元测试)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10名同学参加射箭比赛,成绩各不相同。其中,最高的是10环,最低的是6环,他们的平均成绩可能是( )。
A.10环 B.8环 C.6环 D.无法估计
2.四年级参加植树活动,共有树96棵,平均分成两个组栽,第一组栽3行,第二组也栽3行。平均每行栽( )棵。
A.24 B.16 C.8
3.在课后托管各班人数条形统计图中,2格代表30名学生,75名学生需要画( )。
A.3格 B.4格 C.5格 D.6格
4.四(1)班语文期末测试,最高分是95分,最低分是60分,平均分可能是( )。
A.60 B.95 C.82 D.58
5.在某学期的前四次数学测试中,小云成绩最好的一次得了96分,最差的一次得了88分。第五次数学测试,小云得了98分。小云这五次的平均成绩与前四次的平均成绩相比,( )。
A.这五次的平均成绩比前四次的平均成绩高
B.这五次的平均成绩比前四次的平均成绩低
C.由于不知道每次测试的分数,因此无法比较
6.第一小组投篮成绩如下图,如果用一条虚线表示这个小组投中个数的平均数,下面( )图中的虚线可能是正确的。
A.
B.
C.
二、填空题
7.一桶水需要2人一起抬,4人要把这桶水从离家480米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人要抬( )米。
8.一次考试中,李阳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为94分,那么他这次的总成绩为( )分;如果他语文92分,英语93分,那么他数学得( )分。
9.下面是小明家2021年各季度用水量情况统计图。
(1)在条形统计图中,纵轴上每格的高度表示( )吨。
(2)第( )季度的用水量最少,第( )季度的用水量最多。
(3)小明家2021年平均每月的用水量是( )吨。
(4)小明家2021年平均每季度的用水量是( )吨。
10.小明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平均成绩是96分,那么他的英语成绩是( )分。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成绩/分 93 98
11.2022年女篮世界杯上,中国女篮荣获亚军,再创历史最好成绩。比赛时一般首先上场的5名队员身高分别是201厘米、207厘米、192厘米、176厘米、183厘米,这5名队员的平均身高不会小于( )厘米、大于( )厘米;如果换下一名176厘米、换上一名195厘米的队员,这时场上队员的平均身高比刚才的( )(选填“高”或“矮”)。
12.华江果品店12月份前5天卖出苹果情况如下表:
日期 1 2 3 4 5
数量/千克 6 7 10 8 4
这5天平均每天卖出苹果( )千克,照这样估计,华江果品店12月份一共能卖出苹果( )千克。
三、判断题
13.学校足球队人员的平均身高是150cm,所以至少有一半人的身高超过150cm。( )
14.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很直观、形象。( )
15.小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0分,她的数学成绩可能是96分。( )
16.有两箱苹果,甲箱重10千克,乙箱重8千克,从甲箱中拿2千克到乙箱中,两箱的苹果一样重,这时两箱都重9千克.( )
17.海光小学全体同学向山区捐款,平均每人捐款15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15元。( )
四、解答题
18.某商场第一季度销售空调246台,第二季度销售空调366台,上半年平均每个月销售空调多少台?
19.下面是某超市部分商品日销售额记录单。
书包: 180元 香皂: 30元 饼干: 28元 跳绳: 50元 哑铃: 120元
牙膏: 45元 笔记本: 25元 香肠: 70元 钢笔: 65元 洗衣粉: 80元
文具盒: 50元 蛋糕: 160元 彩笔: 76元 方便面: 84元 篮球: 280元
(1)把上面的商品按要求分类整理,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某超市部分商品日销售额统计表
×年×月
种类 学习用品 体育用品 洗涤用品 食品
销售额/元
(2)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制成统计图。
20.一箱鸡蛋共40枚,任意取出5枚分别称一称,结果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质量/克 49 53 51 47 50
(1)取出的这5枚鸡蛋平均每个重多少克?
(2)这箱鸡蛋大约一共重多少克?是多少千克?
21.下表是乐乐整理的自己三口之家四个月的生活支出(水、电、物业)情况。
月份 3月 4月 5月 6月
金额/元 340 420 383 561
(1)平均每个月的支出是多少元?
(2)平均每人每月的支出是多少元?
22.下面是小亮7~10岁过生日时的身高统计表。
年龄 7 8 9 10
身高(cm) 130 135 139 142
(1)观察上表,估计一下,小亮到了11岁生日时身高可能是( )厘米。
(2)算一算,小亮7~10岁这个三年之间平均每年长高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1.B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平均数总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据此解答。
【详解】最高的是10环,最低的是6环,他们的平均成绩应该低于10环而高于6环,则可能是8环。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性质和特点。要明确: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平均数在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之间。
2.B
【分析】用第一组栽的行数加上第二组栽的行数,计算出一共栽的行数,再用栽树的总棵数除以一共栽的行数,计算出平均每行栽多少棵即可。
【详解】96÷(3+3)
=96÷6
=16(棵)
平均每行栽16棵。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先用加法计算出一共栽的行数,再用除法计算出平均每行栽多少棵树。
3.C
【分析】2格代表30名学生,30除以2可以求出1格代表多少人,再用75除以1格表示的人数即可求出要画的格数。
【详解】75÷(30÷2)
=75÷15
=5(格)
75名学生需要5格。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的重点是先求出1格表示的人数。
4.C
【分析】平均分应该低于最高分,高于最低分,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四(1)班语文期末测试,平均分小于95分,大于60分,平均分可能是82分。
故答案为:C
【点睛】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解答此题。
5.A
【分析】前四次的平均成绩在88分和96分之间,第五次的成绩高于前四次最好的成绩一定高于前四次每一次成绩,那么五次的平均成绩一定高于前四次的平均成绩,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因为第五次的成绩比前四次都高,所以前五次平均成绩一定高于前四次的平均成绩。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平均数的理解,平均分一定在最低分到最高分之间。
6.C
【分析】根据选项中的统计图可知:共有5个数据,分别是10、1、7、2、5,先求出这5个数据的和,再用和除以5,求出这个小组投中个数的平均数。
【详解】(10+1+7+2+5)÷5
=25÷5
=5(个)
图C中的虚线刚好表示5个。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明确总数量÷份数=平均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240
【分析】一桶水需要两个人一起抬,4个人则分两组,第1组抬前一半的距离,第2组再抬后一半的距离。
【详解】480÷(4÷2)
=480÷2
=240(米)
一桶水需要2人一起抬,4人要把这桶水从离家480米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人要抬(240)米。
【点睛】求出这桶水需要两组人来抬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282 97
【分析】用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乘3,求出总成绩。再用总成绩减去语文和英语的成绩,求出数学的成绩。
【详解】94×3=282(分)
282-92-93=97(分)
他这次的总成绩为282分;他数学得97分。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平均数×份数=总数量。
9.(1)5
(2) 四 三
(3)8
(4)24
【分析】(1)直接观察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填空即可。
(2)哪一个季度对应的条状最矮,则这个季度的用水量最少;哪一个季度对应的条状最高,则这个季度的用水量最多。
(3)1年有12个月,因此先用加法计算出这四个季度用水的总重量,然后用这四个季度用水的总重量除以12即可。
(4)用这四个季度用水的总重量除以4,即可计算出平均每季度用水的重量,依此计算。
【详解】(1)5-0=5(吨),15-10=5(吨),即在条形统计图中,纵轴上每格的高度表示5吨。
(2)观察统计图可知,第四季度的用水量最少,第三季度的用水量最多。
(3)22+24+30+20=96(吨),96÷12=8(吨),即小明家2021年平均每月的用水量是8吨。
(4)96÷4=24(吨),即小明家2021年平均每季度的用水量是24吨。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平均数的求法。
10.97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平均成绩×3=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总成绩,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总成绩-语文的成绩-数学的成绩=英语的成绩,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96×3=288(分)
288-93-98
=195-98
=97(分)
他的英语成绩是97分。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先根据平均数计算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总成绩,是解题的关键。
11. 176 207 高
【分析】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在一组数据中,有的数据可能会大于平均数,有的数据可能会小于平均数,有的数据可能会等于平均数。平均数大于一组数据的最小值,且小于这组数据的最大值;
如果换下一名176厘米、换上一名195厘米的队员,那么5名队员的身高之和变大,根据总数量÷份数=平均数可知,平均身高也变大。
【详解】176厘米<183厘米<192厘米<201厘米<207厘米,这5名队员的平均身高不会小于176厘米、大于207厘米;
如果换下一名176厘米、换上一名195厘米的队员,这时场上队员的平均身高比刚才的高。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与运用。
12. 7 217
【分析】将5天卖出的质量相加,求出总质量,再除以天数,即可求出平均每天卖的质量,根据12月份有31天,用平均每天卖出的质量乘31天,即可求出华江果品店12月份一共能卖出苹果多少千克。
【详解】(6+7+10+8+4)÷5
=35÷5
=7(千克)
31×7=217(千克)
这5天平均每天卖出苹果7千克,照这样估计,华江果品店12月份一共能卖出苹果217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13.×
【分析】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在一组数据中,有的数据可能会大于平均数,有的数据可能会小于平均数,有的数据可能会等于平均数。平均数大于一组数据的最小值,且小于这组数据的最大值。
【详解】学校足球队人员的平均身高是150cm,不一定有一半人的身高超过150cm。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
14.√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看出各个数目的具体数量多少,非常的直观。
【详解】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很直观、形象,这句话是对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的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15.√
【分析】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它介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0分,她的数学成绩可能大于90分,也可能等于90分,还可能小于90分,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均数意义和求法的掌握及灵活运用。
16.×
【详解】略
17.×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平均数是指整体水平,平均每人捐款15元,有的同学捐的比15元少,有的同学捐的比15元多。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均数的意义的应用,掌握平均数的含义是解题关键。
18.102台
【分析】由题目可知,上半年包括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一共有6个月,所以把两个季度销售的台数加起来,再除以月份数6,即可解题。
【详解】由分析可知:
(246+366)÷6
=612÷6
=102(台)
答:上半年平均每个月销售空调102台。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需熟练掌握。
19.(1)396;450;155;342
(2)见详解
【分析】(1)观察商品日销售额记录单,按照表格分类统计填表。
(2)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先从列中找到项目,再从行中找到对应的数量高度画条形。
【详解】(1)填表如下:
某超市部分商品日销售额统计表
×年×月
种类 学习用品 体育用品 洗涤用品 食品
销售额/元 396 450 155 342
(2)如图:
【点睛】统计数据时要有顺序,避免遗漏或重复。
20.(1)50克;
(2)2000克,2千克
【分析】(1)把5枚鸡蛋的质量相加,再除以5即可解答。
(2)平均每个鸡蛋的克数乘一箱鸡蛋的枚数即等于这箱鸡蛋总共的克数,再换算成千克即可解答。
【详解】(1)(49+53+51+47+50)÷5
=250÷5
=50(克)
答:取出的这5枚鸡蛋平均每个重50克。
(2)50×40=2000(克)
2000克=2千克
答:这箱鸡蛋大约一共重2000克,是2千克。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1)426元
(2)142元
【分析】(1)平均数=总数÷总份数,据此把四个月的支出相加,再除以4即可。
(2)平均数=总数÷总份数,乐乐家平均每个月的支出除以乐乐家人数即可算出平均每人每月的支出是多少元。
【详解】(1)(340+420+383+561)÷4
=(760+383+561)÷4
=(1143+561)÷4
=1704÷4
=426(元)
答:平均每个月的支出是426元。
(2)426÷3=142(元)
答:平均每人每月的支出是142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解题关键是掌握平均数等于总数除以总份数。
22.(1)144
(2)4厘米
【分析】(1)7岁到8岁增高了5厘米,8岁到9岁增高了4厘米,9岁到10岁增高了3厘米,9岁到10岁可能增高2厘米,那么11岁生日时身高可能是142+2=144(厘米);
(2)用142减去130,求出小亮7~10岁这个三年之间增高了多少厘米,再除以3,求出小亮7~10岁这个三年之间平均每年长高多少厘米。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
小亮到了11岁生日时身高可能是144厘米。
(2)142-130=12(厘米)
12÷3=4(厘米)
答:小亮7~10岁这个三年之间平均每年长高4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统计表以及平均数的认识与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