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传感器的应用
(在学生用书中分册装订!)
1.关于光敏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到光照越强,电阻越小
B.受到光照越弱,电阻越小
C.它的电阻与光照强弱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 光照增强时,光敏电阻中载流体增多,所以导电能力增强,电阻越小.
答案: A
2.关于霍尔元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化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B.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化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C.把力这个力学量转化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D.把光照这个光学量转化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答案: B
3.如图所示,某半导体热敏电阻的I-U图线可能是( )
解析: 热敏电阻的I-U图线是非线性的,并且随电流增大及温度升高,电阻减小,故A、C、D错,B正确.
答案: B
4.街旁的路灯、江海里的航标都要求在夜晚亮,白天熄,利用半导体的电学特性制成了自动点亮、熄灭的装置,实现了自动控制,这是利用半导体的( )
A.压敏性 B.光敏性
C.热敏性 D.三种特性都利用
答案: B
5.金属铂的电阻值对温度高低非常敏感,图中可能表示金属铂电阻的U-I图线是( )
解析: 金属铂导体的电阻对温度的变化很敏感,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一定温度下其U-I图线是非线性的且图线的斜率越来越大,故B正确.
答案: B
6.
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杆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M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
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
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
解析: 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则电压表不分流,故触头移动时不会改变电路的电阻,也就不会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故A错误;电压表测的是触头P左侧电阻分得的电压,故示数随物体M的移动亦即触头的运动而变化,故B正确,C、D错误.
答案: B
7.
如图所示,Rt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其他电阻都是普通的电阻,当灯泡L的亮度变暗时,说明( )
A.环境温度变高 B.环境温度变低
C.环境温度不变 D.都有可能
解析: 灯泡L的亮度变暗,说明Rt的阻值增大,即周围环境的温度变低.
答案: B
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L为小灯泡,R为光敏电阻,LED为发光二极管(电流越大,发出的光越强),且R与LED距离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增大
B.当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减小
C.当滑动触头P向右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可能不变
D.无论怎样移动滑动触头P,L消耗的功率都不变
解析: 滑动触头P向左移动时,使其电阻减小,流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增大,从而发光增强,使光敏电阻R阻值减小,最终达到增大通过灯泡电流的效果,使L消耗的功率增大,选项A正确.
答案: A
9.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多用电表研究热敏特性实验中,安装好如图所示装置.向杯内加入冷水,温度计的示数为20 ℃,多用电表选择适当的倍率,读出热敏电阻的阻值R1.然后向杯内加入热水,温度计的示数为60 ℃,发现多用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较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选用电流挡,温度升高换用大量程测量
B.应选用电流挡,温度升高换用小量程测量
C.应选用欧姆挡,温度升高时换用倍率大的挡
D.应选用欧姆挡,温度升高时换用倍率小的挡
解析: 多用电表与热敏电阻构成的回路中未接入电源,故不能用电流表,A、B均错;当温度升高时,多用电表指针偏转角度较大,说明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了,应该换用倍率小的挡位,C错误,D正确.
答案: D
10.
如图所示的电路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该电路中右侧固定不动的金属板b与能在声波驱动下沿水平方向振动的镀有金属层的振动膜a构成一个电容器,a、b通过导线与恒定电源两极相接.若电源S周期性振动,则( )
A.a振动过程中,a、b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
B.a振动过程中,a、b板所带电荷量不变
C.a振动过程中,灵敏电流计中始终有方向不变的电流
D.a向右的位移最大时,a、b板所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最大
解析: 由于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与电池两极相连接,两极板间的电压U保持不变,根据场强E=,C=可判断A错、D对.再由Q=CU可知,B错.由于Q变化,使电容器出现充电、放电现象,显然电流计中电流方向不断变化,C错.
答案: D
11.
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当温度降低时,电阻变大,L为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 )
A.R1两端的电压增大
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C.小灯泡的亮度变强
D.小灯泡的亮度变弱
解析: R2与灯L并联后与R1串联,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当温度降低时,电阻R2增大,外电路电阻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灯L电压增大,灯泡亮度变强,R1两端电压减小,故C正确,其余各项均错.
答案: C
12.
如图所示,R1、R2为定值电阻,L为小灯泡,R3为光敏电阻,当照射光强度增大时( )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R2中电流减小
C.小灯泡的功率增大
D.电路的路端电压增大
解析: 照射光强度增大时,R3阻值减小,外电路电阻随R3的减小而减小,R1两端电压因干路电流增大而增大,同时内电压增大,故路端电压减小,而电压表的示数增大,A正确,D错误;由路端电压减小,而R1两端电压增大可知,R2两端电压必减小,则R2中电流减小,故B正确;结合干路电流增大可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必增大,则小灯泡的功率增大.故正确答案为A、B、C.
答案: ABC
13.如图1所示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
(1)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如图1所示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2所示的a和b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________.
(2)在图c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 V,当给热敏电阻加热后,电流表读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 图中要求测量多组数据,所测电压调节范围较大,且从零开始变化,所以应选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故应选图a;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值减小,故干路中的电流增大.
答案: (1)a (2)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