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22 整式及其加减(全章分层练习)(基础练)
一、单选题
1.一打铅笔有12枝,打铅笔支数用代数式表示为( )
A. B. C. D.
2.下列代数式中,为单项式的是( )
A. B.a C. D.
3.下列选项中,两个整式的结果相同的是( )
A.和 B.和 C.和 D.和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的系数是 B.多项式的次数是5
C.不是整式 D.多项式是五次二项式
5.已知整式,则这个整式的值( )
A.只与x的值有关 B.只与y的值有关
C.既与x的值有关,也与y的值有关 D.既与x的值无关,也与y的值无关
6.下列关于“代数式”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个.
①x的4倍与y的2倍的和是;
②小明以x米/分钟的速度跑了4分钟,再以y米/分钟的速度步行了2分钟,小明一共走了米;
③苹果每千克x元,橘子每千克y元,买4千克橘子、2千克苹果一共花费元.
A.3 B.2 C.1 D.0
7.若是三次三项式,则“”可以是( )
A. B. C. D.
8.黑板上有一道题,是一个多项式减去,某同学由于大意,将减号抄成加号,得出结果是,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 ).
A. B. C. D.
9.如图,两个相同的某种杯子叠放在一起的高度为,三个该种杯子叠放的高度是,四个该种杯子叠放的高度是,那么8个该种杯子叠放在一起高度为( )
A. B. C. D.
10.某班举行拼汉字比赛,小梅用●排列成数字“上”,图①共用10个●,图②共用13个●,图③共用16个●,……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⑥个图共用●的个数是( )
A.22 B.25 C.28 D.32
二、填空题
11. .
12.一张贺卡的单价是a元/张,小明买8张,用去 元.
13.对代数式“”,请你结合生活实际,给出“”一个合理解释: .
14.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运算程序的流程图,输入一个有理数x,便可输出一个相应的有理数y,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 .
15.如图,步骤②的运算依据是 .
16.已知,,,……,观察以上计算过程,寻找规律计算: .
17.多项式按规律排列:ab2,a2b3,a3b4…….则第100个多项式的次数是 .
18.如果一个矩形内部能用一些正方形铺满,既不重叠,又无缝隙,就称它为“优美矩形”,如图所示,“优美矩形”ABCD的周长为26,则正方形d的边长为 .
三、解答题
19.计算:
(1)
(2)
2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1.有理数a和b对应点在数轴上如图所示:
(1)大小比较:a、 、b、,用“<”连接;
(2)化简:.
22.已知多项式.
(1)当,求M的值;
(2)若多项式M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求y的值.
23.将式子,分别反过来,你得到两个怎样的等式?
【探究】观察你得到的等式,你能总结出添括号的法则吗?
【应用】根据上面你总结出的添括号法则,不改变多项式的值,把它的后两项放在:
①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
②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
【拓展】若,则的值为______.
24.阅读材料:“整体思想”是中学数学解题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在多项式的化简与求值中应用极为广泛,如我们把看成一个整体,则.
尝试应用:
(1)设,求代数式的值;
(2)已知时,代数式的值为2023,求当时,代数式的值.
拓展探索:
(3)把一个大正方形和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按图①、②两种方式摆放,已知,请观察图形,求图②中的阴影部分面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打铅笔,就是12的倍,据此即可列出代数式.
【详解】解:一打铅笔有12枝,打铅笔有枝,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注意代数式的书写习惯:数字应写在字母的前面,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要省略不写.
2.B
【分析】根据单项式的定义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A、不是单项式,不符合题意;
B、是单项式,符合题意;
C、不是单项式,不符合题意;
D、是多项式,不是单项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单项式的定义: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为单项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单独的一个数字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且单项式是整式.
3.D
【分析】根据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逐项判断即可得.
【详解】解:A、,,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
4.B
【分析】根据单项式系数、次数的定义来求解.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分别判断即可.
【详解】解:A.的系数是,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多项式的次数是5,故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是整式,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是三次二项式,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多项式的定义、单项式的定义,掌握概念是解题关键.
5.A
【分析】先合并同类项,再根据代数式所含字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
这个整式的值只与x的值有关.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合并同类项,以及代数式的值与字母的值有关或无关,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代数式的值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6.B
【分析】根据代数式的意义分别对三个叙述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①x的4倍与y的2倍的和是,正确;
②小明以x米/分钟的速度跑了4分钟,再以y米/分钟的速度步行了2分钟,小明一共走了米,正确;
③苹果每千克x元,橘子每千克y元,买4千克橘子、2千克苹果一共花费元,错误;
故正确的有2个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代数式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代数式的意义以及性质.
7.B
【分析】根据题意,“”内应该添加的是三次式,依次判断即可.
【详解】解:若是三次三项式,则需要再“”添加一个三次单项式,
属于一次式,故A错误;属于三次式,故 B正确;属于四次式,故C错误;属于二次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多项式,多项式的组成元素是单项式,即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是一个单项式,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如果一个多项式含有a个单项式,次数是b,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叫b次a项式.
8.D
【分析】先利用加法的意义列式求解原来的多项式,再列式计算减法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
所以的计算过程是: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加法的意义,整式的加减运算,熟悉利用加法的意义列式,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9.A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图形,可知每增加一个杯子,高度增加3cm,从而可以得到只1个杯子的高度,继而得到8个杯子叠在一起的高度.
【详解】解:由图可得,
每增加一个杯子,高度增加,
所以只1个杯子的高度是,
则8个这样的杯子叠放在一起高度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图形规律探究,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中的图形,得出每增加一个杯子,高度增加.
10.B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图①共用10个●,图②共用13=(10+3)个●,图③共用16=(10+3×2)个●,……,由此发现规律,即可求解.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图①共用10个●,
图②共用13=(10+3)个●,
图③共用16=(10+3×2)个●,
……,
由此发现,第n个图共用●的个数是10+3(n-1),
∴第⑥个图共用●的个数是10+3×5=25.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类规律题,明确题意,准确得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1.a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解:.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12.
【分析】直接用单价乘以数量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一张贺卡的单价是a元/张,小明买8张,用去元,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13.每张成人票x元,每张儿童票y元,5个成人和2个儿童共需花元.(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分析】根据代数式的意义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每张成人票x元,每张儿童票y元,5个成人和2个儿童共需花元.(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代数式表达的实际意义.
14.
【分析】根据运算程序式列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即可.
【详解】解:由运算程序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程序运算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根据运算程序列出代数式.
15.添括号法则: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加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法则求解即可.
【详解】解:
①
②
∴步骤②的运算依据是添括号法则: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加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故答案为:添括号法则: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加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点睛】此题考查了添括号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添括号法则.
16.91
【分析】根据已知的三个等式得。对于来讲,等于一个分式,其中分母是从1到b的b个数相乘,分子是从a开始乘,依次减1,b个数相乘.
【详解】∵,,,
∴,,
∴
故答案为:91.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观察分母是从1到b的b个数相乘,分子是从a开始乘,依次减1,b个数相乘是解题的关键.
17.101
【分析】根据已知的式子可以得到每个式子的第一项中a的次数是式子的序号;第二项的符号是正号,第二项中b的次数是序号加1,据此写出100个多项式即可.
【详解】解: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多项式:a+b,a2+b3,a3+b4,a4+b5…
每个式子的第一项中a的次数是式子的序号;第二项的符号是正号,第二项中b的次数是序号加1,其中第100个式子是a100+b101;次数为101
故答案为:101.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的次数,解题关键是发现规律写出多项式,把多项式分成几个单项式的和,分别找出各单项式的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18.5
【分析】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为a、b、c、d,分别求得b=c,c=d,由“优美矩形”ABCD的周长得4d+2c=26,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为a、b、c、d,
∵“优美矩形”ABCD的周长为26,
∴4d+2c=26,
∵a=2b,c=a+b,d=a+c,
∴c=3b,则b=c,
∴d=2b+c=c,则c=d,
∴4d+d =26,
∴d=5,
∴正方形d的边长为5,
故答案为:5.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加减的应用,认真观察图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推导出所求的答案是解题的关键.
19.(1)
(2)
【分析】(1)根据整式的加减法,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解决问题;
(2)根据整式的加减法,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解:
;
(2)解:
.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等知识.
20.,.
【分析】根据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代入求值.
【详解】解:原式
,
当时,
原式.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21.(1) ;(2)
【分析】(1)将a、 、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出来,即可判断出大小;
(2)根据数轴上点的特点可以得到绝对值中各式的正负,再把要求的式子进行化简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1)将a、 、b、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故可得:;
(2)根据数轴给出的数据可得:
, , ,
则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和数轴,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绝对值的性质,和数轴的特点.
22.(1)M=2
(2)
【分析】(1)先化简,进而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的值,进而代入求解即可;
(2)根据(1)中的化简结果变形,令含项的系数为0,进而求得的值
【详解】(1)解:
原式
(2)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
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加减化简求值,整式无关类型,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23.探究:见解析;应用:①,②;拓展:
【分析】先将两式分别反过来,找到添括号的法则,再应用到中,对其进行变形,并利用此法则对拓展中的式子进行化简计算.
【详解】解:,.
探究:添括号时,若括号前是“”号,则括号内各项均不变符号;若括号前是“”号,则括号内各项均改变符号.
应用:①;
②.
拓展:,
.
【点睛】本题考查了添括号法则,根据题意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4.(1)
(2)2022
(3)128
【分析】(1)把把看成一个整体合并同类项即可;
(2)由时,代数式的值为2023可得,把代入整理可得答案;
(3)先求出大小正方形的边长,然后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即可.
【详解】(1)
.
当时,
原式.
(2)把代入得,
∴.
把代入得
.
(3)观察图形可知:
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整体思想的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