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空气一课一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空气一课一练(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16 21:1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空气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乱扔生活垃圾 B.合理开采矿物
C.焚烧废弃塑料 D.过度使用农药
2.“可吸入颗粒物”是北京地区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下列关于其污染说法中符合科学原理的是(  )
A.颗粒物直接与人体内组织作用形成病变
B.颗粒物吸附有害物质使人患病
C.颗粒物作为催化剂促使人体内发生破坏性的化学反应
D.以上三种作用都有可能,但需实验验证
3.如图为空气成分的含量示意图,其中B物质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属于“绿色化学”范畴的是(  )
A.杜绝污染源 B.治理污染点 C.深埋有毒物 D.处理废弃物
5.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乱丢垃圾 B.双面打印 C.随手关灯 D.公交出行
6.2021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主题旨在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燃料脱硫减少酸雨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7.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B.反应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
C.a时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a时以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二、多选题
8.下列做法对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
B.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D.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
9.下图是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氧气含量实验装置,集气瓶中温度、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2),t3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
根据图像分析以下答案正确的是(  )
A.CD段压强减小只跟氧气消耗有关
B.D点温度接近室温
C.DE段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D.E点压强小于大气压
三、填空题
10.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致   78%   21%   0.94%,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的体积分数是   .
11.每年十月一号国庆节,长沙橘子洲都会燃放烟花庆祝,让长沙的夜空更加灿烂美丽。烟花燃放对环境的影响也备受市民关注,据悉,烟花燃烧会产生大量颗粒物,同时会产生①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硫,③二氧化氮,④一氧化碳等气体,上述物质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 还包括    (填序号,下同),其中会造成酸雨的气体是   ;为了改善长沙空气质量,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四、计算题
12.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空气的密度为1.29 g/L,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吸入8L氧气。问正常成年人每分钟需要吸入空气多少升?在标准状况下,每分钟吸入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所需要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克?(提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五、实验探究题
13.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燃烧完毕,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2)由上述现象,可猜测瓶中剩余气体具有的性质:①   ;②   。
(3)若实验过程中,发现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   。
①红磷用量偏少;②装置漏气;③反应后没有冷却到原来温度;④烧杯中水太少
六、推断题
14.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法认识“空气”。
(1)从性质决定用途的角度:说明下列应用利用了气体的什么性质。
①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 ②稀有气体作霓虹灯    。 ③氧气用于气割气焊   。
(2)从环保的角度
①空气质量级别中的一级比二级的质量状况更   (填“优”或“劣”)。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
A.CO
B.CO2
C.SO2
D.NO2
②请举一生活中减少PM2.5的实例   
七、简答题
15.“保护环境,防止空气污染”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改善空气质量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说出三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乱扔生活垃圾,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题意;
B、合理开采矿物,不会危害生态环境,符合题意;
C、焚烧废弃塑料,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题意;
D、过度使用农药,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旨在保护环境。
2.【答案】D
【解析】【解答】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的机理和身体病变的具体表现等,需要通过科学的实验和临床观察来进行分析归纳.但是这样的归纳不会影响到污染对身体产生影响的事实,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故选D.
【分析】对我们而言,我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很重要,至于污染造成的发病机理,科学家会通过实验给出相应的结论.
3.【答案】A
【解析】【解答】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图中B物质是占空气体积含量的78%,所以B是氮气,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4.【答案】A
【解析】【解答】
A. 杜绝污染源,也就杜绝了污染,故属于“绿色化学”范畴,A符合题意;
B. 治理污染点,没有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故不属于“绿色化学”范畴,B不符合题意;
C. 深埋有毒物,污染源仍存在,杜绝不了污染,故不属于“绿色化学”范畴 ,C不符合题意;
D. 处理废弃物,没有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故不属于“绿色化学”范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绿色化学又称 “环境友好化学”.其特点有:(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5.【答案】A
【解析】【解答】A、乱丢垃圾,污染环境,增加处理环境问题的能耗,不符合“低碳”理念;
B、双面使用纸张,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节约生产中所消耗的能源,符合“低碳”理念;
C、随手关灯,节约电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
D、乘坐公交车出行,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
故答案为:A。
【分析】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6.【答案】B
【解析】【解答】A、燃料脱硫能够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从而减缓空气污染,选项不符合题意;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电池中的重金属泄漏会污染土壤和水体,选项符合题意;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能够避免残留的农药、化肥污染水体,选项不符合题意;
D、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能够减缓空气污染,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空气、水、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污染原理入手确定做法是否符合环保。
7.【答案】A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a点处的压强小于大气压,故A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压强增大,则反应开始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故B不符合题意;
C、为了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则a时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故C不符合题意;
D、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随水的进入,压强增大,则a时以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红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的氧气体积。
8.【答案】A,B
【解析】【解答】A. 大力植树造林,能保固水土,故做法符合要求;
B. 对污水进行处理,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做法符合要求;
C.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做法不符合要求;
D. 大力使用化石能源,会增加污染物和烟尘的产生,故做法不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AB。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
9.【答案】B,C
【解析】【解答】A. CD段压强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熄灭并冷却,集气瓶内氧气被消耗且瓶内温度逐渐降低,故不符合题意;
B. D点看出瓶内气体压强最低,说明气体冷却到温度接近室温,压强不再变化,故符合题意;
C. 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减小,故DE段操作是打开弹簧夹,故符合题意;
D. E点说明水不再倒吸,瓶内气压上升到正好等于外界大气压,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根据测定氧气含量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10.【答案】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0.03%
【解析】【解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分析。
11.【答案】②③④;②③;可少用私家车,多坐公交车;少用煤等传统化石燃料,多用一些新能源
【解析】【解答】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故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 还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其中会造成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故填:②③④;②③;
为了改善长沙空气质量,可少用私家车,多坐公交车;少用煤等传统化石燃料,多用一些新能源等。
【分析】根据空气的污染物及形成酸雨的气体进行分析
12.【答案】解:(1)根据氧气在空气中占比为五分之一可知每分钟要吸入40L空气;(2)根据密度和体积可计算氧气质量为8L×1.43g/L=11.44g;(3)空气质量为40L×1.29g/L=51.6g。
【解析】【分析】根据氧气的体积分数算出空气的体积,在根据质量与密度、体积之间的关系计算氧气和空气的质量
13.【答案】(1)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3)①②③④
【解析】【解答】(1)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故可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红磷过量,氧气耗尽后,红磷熄灭,说明剩余气体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便不再进入,说明剩余气体难溶于水;
(3)①红磷用量偏少,不能将装置内氧气耗尽,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正确;
②装置漏气,在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占据了一定的体积,会使测定结果偏小,正确;
③反应后没有冷却到原来温度,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体积,会使测定结果偏小。正确;
④烧杯中水太少,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小于1/5,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分析】根据利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4.【答案】(1)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a稀有气体通电情况下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氧气支持燃烧;轩
(2)优;A、C、D;植树造林
【解析】【解答】(1) 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稳定, 稀有气体作霓虹灯是利用其通电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氧气用于气割气焊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
(2) 空气质量级别越大说明污染越严重,所以一级比二级的质量状况更优,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减少 PM2.5。
【分析】(1)根据氮气、稀有气体、氧气的性质分析;
(2)根据空气质量级别越大说明污染越严重及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分析;
根据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分析。
15.【答案】解:从世界范围看,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还有可吸入颗粒物.所以防止大气被污染可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大力植树造林.
故答案为: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大力植树造林.
【解析】【分析】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物以及怎样防止大气被污染的途径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