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能量转化的量度精选练习
一 、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情境中, 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人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 B. 人将货物从地面拉到高处
C. 人推一块大石头没推动 D. 人使箱子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用铁桶从井中打水, 则此过程中( )
A.人对铁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B.人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C.人对水和铁桶做的功都是额外功
D.人对水和铁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3.工人要把货物搬到汽车上,如图所示, 用 400 牛的拉力,将重为 500 牛的物体, 在 5 秒内匀速拉上 1
米高的车内,木板长为 2 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400 焦
B.拉力做的总功为 1000 焦
C.拉力做的额外功为 200 焦
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 150 牛
4.某同学把一本科学课本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则该同学对物理课本所做功的大小最接近于
( )
A.0.2J B.2J C.200J D.2000J
5.早上到校后, 小陈同学背着重 50N 的书包沿水平路面从建兰门口出发走了 30m,又登上大约 10m 高的 三楼才到教室, 则他在上学的过程中对书包所做的功约为( )
A.0J B.500J C.1500J D.2000J
第 1 页(共 11 页)
6.2019 中国女排世界杯全胜夺冠。 “ 顽强战斗、勇敢拼搏 ”的女排精神也成为了时代正能量。如图是
朱婷在比赛抓住机会大力扣杀的场景,下列有关分析(不计空气阻力)正确的是( )
A. 排球离手后上升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运动员在跳离地面的一瞬间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人的重力
C.球被向下扣杀时,手的动能转变为排球的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
D.被扣杀后的球在斜向下加速下落时,只有球的重力在做功
7.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 v-t 图像如图所示, 汽车在第 10s 时已行驶了 150m,速度
达到了20m/s,随后匀速前进.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始终为2000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0-20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15m/s
B.在 0-10s 内汽车的牵引力大小恒为 2000N
C.在 10-20s 内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为 4×105J
D.在 10-20s 内汽车的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4×105W
8.跳绳是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小金的质量为 50 千克,每次跳起高度约为 6 厘米(人整体上升,
如图所示),一分钟跳 100 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上起跳过程中小金的动能持续增大 B. 在整个跳绳过程中小金的机械能守恒
C. 小金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 3 焦 D. 小金跳绳的功率约为 50 瓦
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 F 的作用, 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
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 2 页(共 11 页)
A.0~2s 内物体受摩擦力的作用
B.2~4s 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2~4s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4~6s 内拉力做的功为 16J
10.都市生活离不开电梯,如图, 将电梯简化为“钢绳拉着电梯厢在竖直导轨上运动”模型。小刚同学 乘坐电梯从一楼到五楼, 电梯厢和人的总质量为 500kg,电梯上行受到轨道摩擦力为 500N,钢绳对电 梯厢的拉力用 T 表示。电梯(底面) 在 A 点(一楼地面) 到 B 点(二楼地面)过程中速度在增加,用 时 4s;在 B 点到 D 点(四楼地面)过程中匀速运动,用时 4s;在 D 点到 E 点(五楼地面) 过程中速度
逐渐减小, 用时 4s;每层楼高 3m( g 取 10N/kg),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梯从 A 点到 B 点过程中,钢绳拉力 T 做功 1.65×104J
B.电梯从 B 点到 C 点过程中,钢绳拉力 T 做功的功率 4.125×103W
C.电梯从 C 点到 D 点过程中,钢绳拉力 T 做功的功率 8.25×103W
D.电梯从 D 点到 E 点过程中,钢绳拉力 T=5.55×103N
二 、填空题
11.在物理学中,把 叫做功率。它是反映物体的
物理量。一人上楼的功率为 50 瓦, 表示的物理意义为 。
12.小刚要锯开厚度均匀的木板,每拉一次, 锯条移动的距离为 0.3m,所用的力为 180N,连续拉锯 50
次用了 1min,这个过程中小刚做功为 J,功率是 W。
13.如图所示, 桃子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先后经过 A、B、C 三点, 且 AB=BC,在经历 AB 和 BC 过程中
桃子重力做功分别为 W1、W2,功率分别为 P1、P2,则有 W1 W2;P1 P2.(都选填“大于”、“等 第 3 页(共 11 页)
于”或“小于”)
三 、实验题
14.风车是利用风力做功的装置。小明制作了一架小风车,他想粗略测定风车在一定风速下做功的功率,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观察实验装置,小明是通过测量 来测定风车做功的功率。
(2)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必需的测量工具有: 天平、 和秒表。
(3)实验时, 逐渐增加挂在细线下的回形针数量, 直到细线恰好缓慢匀速提升回形针为止。若测得回 形针匀速上升的高度 h、所用的时间 t、回形针的总质量 m,则风车做功的功率表达式为 。
(4)如果选用较粗重的线做实验,则与选用较细的线相比,测得风车的功率值 (填“偏
大 ”“偏小 ”或“不变 ”)。
四 、解答题
15.装有水的容器在大小为 10N 的拉力 F 作用下运动,图甲为容器三段运动的示意图, F 的方向始终沿 着容器运动方向,OP 段、 MN 段为水平地面。在 MN 段容器中的水少于 OP 段, 容器在 OP 段、MN 段的速 度一时间图像和 QR 段的路程一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第 4 页(共 11 页)
(1)求 F 在 OP 段做的功。
(2)求 F 在 QR 段的功率。
(3)容器在 OP 段和 MN 段受到摩擦力分别为 f1、.f2 ,则 f1 f2 (选填>”“=”或“<”)。
第 5 页(共 11 页)
3.3 能量转化的量度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B
【解析】做功的两个要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A.人对石头有向上的举力,但是石头没有在向上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不做功, 故 A 错误;
B.人对货物的拉力数值向上,物体在向上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因此拉力做功,故 B 正确;
C.人推石头有向左的推力,而石头没有移动距离, 因此推力不做功,故 C 错误;
D.人对箱子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而箱子在水平方向上通过距离,因此人对箱子不做功, 故 D 错误。
故选 B。
2.A
【解析】有用功是指对人们需要的, 有价值的功。额外功是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额外做的功,额
外功加有用功就是总功。
A、用铁桶从井中打水, 人对铁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故 A 正确;
B、用铁桶从井中打水, 人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故 B 错误;
C、用铁桶从井中打水, 人对水和铁桶做的功为总功;故 C 错误;
D、用铁桶从井中打水, 人对水和铁桶做的功为总功;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A。
3.拉力做的有用功是克服物体自身重力做的功, 根据公式 W 有 =Gh 计算;
拉力做的总功根据公式 W 总 =Fs 计算;
拉力做的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解答】解:A、拉力做的有用功是克服物体自身重力做的功, W 有 =Gh=500N×1m=500J,故 A 错误;
B、拉力做的总功, W 总 =Fs=400N×2m=800J,故 B 错误;
C、拉力做的额外功 W 额 =W 总﹣W 有 =800J﹣500J=300J,故 C 错误;
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f= = =150N,故 D 正确。
故选: D。
4.B
【解析】本题的难点在于对物理课本质量的估测, 这是易错的地方。首先估测物理课本的质量, 然后
第 6 页(共 11 页)
计算它的重力, 然后再估测课桌的高度, 最后根据功的公式计算即可。
解: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 m=200g=0.2kg,
G=mg=0.2kg×10N/kg=2N,
课桌高度约为 1m,
人对课本做的功:W=Gh=2N×1m=2J.
故答案为: B
5.【解答】解:某同学背着书包给书包一个向上的力,只有向上移动距离,该同学对书包才做功。某 同学背着重 50N 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 30m,给书包的力是向上的, 移动的距离是水平方向的,此过程 没有做功。又登上大约 10m 高的四楼才回到家此过程做功。
W=Fs=50N×10m=500J。
故选: B。
6.D
【解析】(1)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2)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判断;
(3)根据能量转化的过程判断;
(4)根据功的两个要素判断。
A.排球离手后上升,质量不变,速度减小,那么动能减小;高度增大,那么重力势能增大,故 A 错误; B.运动员在跳离地面的一瞬间向上做加速运动,此时受到的合力向上, 即支持力大于重力,故 B 错误;
C.球被向下扣杀时, 手的动能转变为排球的弹性势能和动能, 故 C 错误;
D.被扣杀后的球在斜向下加速下落时,球只受向下的重力,且向下运动,因此只有球的重力在做功,
故 D 正确。
故选 D。
7.C
【解析】(1)将前 20s 内的路程相加,然后根据公式v = 计算 20s 内的平均速度;
(2)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它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
(3)根据 W=Fs=Fvt 计算牵引力所做的功;
(4)根据 P=Fv 计算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A.汽车在 10~20s 内通过的距离为:s=vt=20m/s×10s=200m;
汽车在 0~20s 内通过的距离为: s'=150m+200m=350m;
第 7 页(共 11 页)
汽车在 0~20s 内的平均速度为: v′ = t (s)′ (′) = 320 (50)s (m) = 17.5m/s ,故 A 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在 0~10s 内汽车做加速运动,那么它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一致,即牵引力大于阻
力,即大于 2000N,故 B 错误;
C.在 10-20s 内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为:W=Fs=Fvt=2000N×200m=4×105J,故 C 正确;
D. 在 10-20s 内汽车的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P=Fv=2000N×20m/s=4×104W,故 D 错误。
故选 C。
8. 【答案】 D
【解答】A.向上起跳过程中小金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内能,速度减小, 即动能减小,故 A 错误; B. 在整个跳绳过程中小金的机械能会部分转化为内能, 即机械能减小,故 B 错误;
C. 小金跳一次克服重力做功约:W=Gh=50kg×10N/kg×0.06m=30J,故 C 错误;
D.小金跳绳的功率约为: ,故 D 正确。
9.D
【解析】(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②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2)根据丙图判断 2~4s 内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可;
(3)根据(2)中的分析判断;
(4)根据丙图确定 4~6s 内物体运动的速度, 根据 s=vt 计算出运动的距离,最后根据 W=Fs 计算拉力
做的功。
根据丙图可知, 0~2s 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乙图可知,此时物体不受拉力,它没有相对运动的趋
势,因此不受摩擦力,故 A 错误;
根据丙图可知, 2~4s 内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 那么它做加速运动, 没有处于平衡状态, 即摩擦力和拉
力不是平衡力, 故 B、C 错误;
根据乙图可知, 4~6s 内物体受到的拉力为 2N;根据丙图可知, 4~6s 内,物体的运动速度为 4m/s,那
么物体通过的距离为 s=vt=4m/s×2=8m,做的功为 W=Fs=2N×8m=16J,故 D 正确。
故选 D。
10.匀速运动时,钢绳的拉力等于电梯厢和人的总重力加上摩擦力;加速运动时,拉力大于电梯厢和人
的总重力加上摩擦力;减速运动时,拉力小于电梯厢和人的总重力加上摩擦力; 根据 W=Fs 和 P=作
出分析。
第 8 页(共 11 页)
【解答】解:电梯厢和人的总重力 G=mg=500kg×10N/kg=5000N,
匀速运动时,钢绳的拉力 T=G+f=5000N+500N=5500N;
A、电梯从 A 点到 B 点过程中,加速运动, T′>5500N,
钢绳拉力 T 做功 W>Ts=5500N×3m=1.65×104J,故 A 错误;
B、电梯从 B 点到 C 点过程中,做匀速运动,上升一层楼高,s=3m,用时 t=2s,
拉力做的功 W1 =Ts=5500N×3m=1.65×104J,
钢绳拉力 T 做功的功率 P= = =8.25×103W,故 B 错误;
C、电梯从 C 点到 D 点过程中,做匀速运动,上升一层楼高,s=3m,用时 t=2s,
拉力做的功 W1 =Ts=5500N×3m=1.65×104J,
钢绳拉力 T 做功的功率 P= = =8.25×103W,故 C 正确;
D、电梯从 D 点到 E 点过程中,减速运动, T″<5500N,故 D 错误。
故选: C。
二 、填空题
11.物体所做的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做功快慢; 人在 1s 内完成 50J 的功
【解析】根据对功率物理量及其定义的掌握作答。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是物体在 1s 内完成的功,人上楼的功率是 50W,表示人在 1s 内完成 50J 的功。
故答案为: 物体所做的功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做功快慢 人在 1s 内完成 50J 的功
12.2700;45
【解析】先求得总共拉的距离 s,由 W=Fs 计算所做的功, 由 P=W /t 计算功率。
s=50×0.3m=15m,
W=Fs=180N×15m=2700J,
P=W /t =2700J 60s =45W。
故答案为: 2700 45
13.(1)比较两个阶段的重力和距离,根据 W=Gh 比较两个阶段的重力做功大小。
(2)物体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 速度不断增大, 比较两个阶段的运动时间,根据 P
= 比较功率。
第 9 页(共 11 页)
【解答】解:(1)因为 AB=BC,重力相同,根据 W=Gh,重力做功相同,所以 W1 =W2。
(2)因为桃子在自由下落时做加速运动, 即在 BC 段的运动速度大于 AB 段的运动速度,根据 t=可
知,小球在 BC 段运动的时间短,
又由 P=可知, 物体在 AB 段重力做功功率小于 BC 段重力做功功率, 即 P1<P2。
故答案为: 等于;小于。
三 、实验题
14.(1)提升回形针做功的功率
(2)刻度尺
(3)P=hmg/t
(4)偏小
【解析】(1)风车的功率不能直接测定, 但是可以让转动的风车提升回形针,根据提升回形针的功率
就可以确定风车功率的大小;
(2)要计算功率就必须知道功和时间,而计算功需要测量重力和高度; 根据 G=mg 可知,只要测量出
质量就能计算出重力,据此确定实验工具;
(3)根据功率和功的计算式进行推导即可;
(4)如果线比较粗,那么线的重力较大; 根据 G 总=G 针+G 绳可知,风车能够提升的回形针的重力偏小,
据此分析功率的大小变化。
(1)观察实验装置,小明是通过测量提升回形针做功的功率来测定风车做功的功率;
(2)测量回形针的质量用天平, 测量时间用秒表, 测量高度用刻度尺, 因此还需要刻度尺;
(3)回形针的重力为 G=mg;
克服回形针的重力做功: W=Gh=mgh;
风车的功率为: P = = ;
(4)如果选用较粗重的线做实验,则与选用较细的线相比,测得风车的功率值偏小。
四 、解答题
15.(1)W=Fs=10N×0.4m/s×10s=40J
(2)P=F.v=10N×5m/10s=5W
第 10 页(共 11 页)
(3)=
【解析】(1)首先根据 s=vt 计算出 OP 段容器移动的距离,再根据 W=Fs 计算出 F 在 OP 段做的功;
(2)首先根据V′ = 计算 F 在 QR 段的速度,再根据 P'=F'v'计算在 QR 段的功率;
(3)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分析。
(1)容器在 OP 段移动的距离: s=vt=0.4m/s×10s=4m;
F 在 OP 段做的功: W=Fs=10N×4m=40J。
(2)F 在 QR 段的速度V′ = t (s)′ (′) = 10s (5m) = 0.5m/S;
F 在 QR 段的功率: P'=F'v'=10N×0.5m/s=5W。
(3)容器在 OP 段和 MN 段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因此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
变, 即 f1=f2。
第 '' 页(共 ''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