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件(共26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15 22:0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内阁与军机处
1、内阁——皇权的附庸
2、军机处——政治空间与权力格局
二、陆海边疆的机遇与危局
1、从郑和下西洋到东南抗倭
2、内陆边疆的巩固与挑战
杏园
六部
主谋宅邸
东华门
紫禁城
杏园的密会
1437年,北京
内阁首辅杨士奇
杏园中的臣僚在密谋什么?
杨士奇…贫甚…力学…
诸儒修《太祖实录》…以史才荐。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成祖即位,改编修。已,简入内阁,典机务。数月进侍讲(从五品)。
——《明史·杨士奇传》
以低品级官员身份入内阁,典机务
防范丞相专权乱政
皇帝






丞相
X
实现皇帝高度集权
明太祖 朱元璋
自秦始置丞相,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
洪武十七年(1384年),自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高度集权与繁杂政务的冲突
对于皇帝而言最理想的情况?
掌握核心决策权力的同时不被书写奏折所拖累
X





内阁
丞相
皇帝

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没有法定地位与职权
内阁阁员往往由皇帝信任的人所担任
正四品
从五品
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提高
既然位高权重,为何密谋?
王振……掌司礼监……大臣下狱者不绝。
——《明史·王振传》
1437年1月
杨士奇与王振冲突
1444年
王振控制内阁
内阁
(议政的空白地带)
内 廷
外 朝
司礼监的政治空间
乾清宫
X





内阁
丞相
皇帝

司礼监、锦衣卫
(特务机构)
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而批答之意,必自内授之后而拟之,可谓有其实乎 吾以为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演变
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
汉朝:(皇帝制度、内外朝制度)
隋唐:(皇帝制度、三省六部制度)
明朝:(皇帝制度、内阁/厂卫制度)
独相
众相
废相
相权从削弱到分割到废止;皇权不断强化
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内阁与军机处
1、内阁——皇权的附庸
2、军机处——政治空间与权力格局
军机处
内 廷
外 朝
内阁
养心殿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承旨诸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攒画于其间也。
——赵翼
内阁到军机处地理位置上的变化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存在怎样的关系?
奏折、奏匣
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十六日李煦奏:
恭请万岁万安。窃提督江南全省军务臣张云翼,于康熙四十八年六月十八日,病患腰痈,医治不痊,于七月初三日巳时身故,年五十八岁,理合奏闻。苏州六月晴雨册进呈,伏乞圣鉴。”
康熙朱批:“请安折子,不该与此事一起混写,甚属不敬。尔之识几个臭字,不知哪去了?
金朝觉得辽朝的制度太粗放了,于是很多繁文缛节学宋朝;但是又觉得宋朝对官员太宽柔了,所以他们对官员的态度又是学辽朝,对官员很严苛。曾经出使过金朝的楼钥在《北行日录》里就说:“金法,士夫无免捶挞者,……又闻宰相亦不免,唯以紫褥藉地,少异庶僚耳。”
——邓小南《忧患与繁荣:北族政权的兴衰》
(明)专门惩治朝臣的有廷杖。行刑时由宦官及锦衣卫监视,众官皆作朝服出席,下列官兵百人,执木棍,受刑人上身由麻布袋束缚,两足用绳捆扎,露股受杖。受杖者多死,幸而未死者,亦必医治数月。明太祖发怒时,常命武士揪着触忤者的头,将其撞死于阶下。这种凌辱士大夫的传统,有明两百七十余年,一直奉行不渝。
——李定一《中华史纲》
专制是指一个人或一个政治实体在一个政治系统内部享有不受制度限制的权力。
金元时期是孕育明清极端专制主义皇权政治的关键阶段。
中国古代的君臣关系,从秦汉到明清,大致经历了“从共存到共治到降而为奴”的过程。
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内阁与军机处
1、内阁——皇权的附庸
2、军机处——政治空间与权力格局
二、陆海边疆的机遇与危局
1、从郑和下西洋到东南抗倭
通过阅读教材海上交通这一节内容,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核心诉求?
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朝沿海形势出现如此变化的原因?明政府又是如何应对?
倭寇侵扰
葡萄牙占据澳门
荷兰占据台湾
戚继光抗倭
明朝政府没有采取应对措施
海禁政策+新航路开辟
阅读教材79页“史料阅读”,分析明代知识份子如何看待明朝面临的外部世界的挑战?
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内阁与军机处
1、内阁——皇权的附庸
2、军机处——政治空间与权力格局
二、陆海边疆的机遇与危局
1、从郑和下西洋到东南抗倭
2、内陆边疆的巩固与挑战
明朝与鞑靼的边界与长城的走向呈现怎样的关系
既然东北被纳入明朝的疆域范围,为什么还要在东北修建长城和边墙?
明朝形势图(1433年)
相较于海上形势,你认为明朝政府对内陆边疆的态度如何?



海西女真部
野人女真部
建州女真部
奴儿干
都指挥使司
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
阅读教材80页“学思之窗”,分析明清易代中这段上奏体现出怎样的主张?
明朝对疆防的关注延续到清朝,甚至影响到清朝对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处理,在明清易代中隐含着政治制度变革中变与不变的关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