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021年12月22日江苏常州发生4.3级左右的地震,泰兴地区震感明显,笑笑想知道常州在哪里,他选用了“江苏政区图”:小明想确定寒假去南京中山陵的路线,他选用了“南京市城市交通图”;小红去泰州市区的阿姨家,她选用了“泰州地形图”;芳芳去“泰州天德湖”旅游,她选用了“天德湖景区导游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哪位同学选择的地图不合适( )
A.笑笑 B.小明 C.小红 D.芳芳
2.“南京市城市交通图”上最不可能出现的图例是( )
A. B. C. D.
3.芳芳在天德湖游玩时用手机上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导航,查阅的地图属于( )
A.传统纸质地图 B.电子地图 C.地形剖面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4.当地震发生时,下列自救方法错误的是( )
A.在家里,应尽快躲到坚固的桌椅下、小开间的墙角
B.在野外,应尽量躲避在无树木、无电线的空旷地带
C.在教室,听从老师指挥,有序撤离,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D.在楼上,应尽快使用电梯离开大楼
读“我国旱灾发生频次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地区中,旱灾发生频次大于30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6.我国西部地区旱灾发生的频次较少,主要原因是( )
A.全年降水较多 B.人口稀疏、城镇较少 C.气温年较差大 D.交通密集,经济发达
7.关于甲、乙、丙三地旱情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经常受台风影响,可缓解旱情 B.乙地区位于干旱地区,旱情严重
C.丙地区终年少雨,旱情严重 D.三地旱灾频发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
8.2022年我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遭遇灾害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遭遇地震,快速乘电梯逃生 B.台风来临,站在广告牌下躲避
C.遇泥石流,顺着山坡往下跑 D.洪水来袭,尽量往地势高处逃生
9.地震来临时应该( )
A.马上乘电梯下楼 B.收拾好贵重物品
C.躲在小开间墙角 D.关闭门窗
10.当你在家做作业时,突然发生地震,哪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
A.躲避在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 B.应该抓紧乘坐电梯下楼
C.双手抱头并蹲在书桌下面 D.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或其他柔软物体保护头部
11.下面对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台风——西北地区 B.干旱——华北地区 C.洪涝——青藏高原 D.滑坡——东南沿海
12.对我国造成重大影响的两种气象灾害是( )
①地震
②寒潮
③台风
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下图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中国天气网资讯“中央气象台预计,12月28日至31日,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届时大风降温雨雪都会陆续登场,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汉、江南等地降温可达10~12℃”,资讯预报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洪涝
14.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潮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B.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最为严重
C.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
15.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是( )
A.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16.学习地理,关注生活。发生在2018年寒假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让同学们对地理的学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寒潮是我国冬季危害较大的灾害性天气,它是最高级别的冷空气,寒潮过境可能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双选)
A.减少病虫害 B.低温冻害 C.雪灾 D.净化空气
(2)在寒潮多发的季节,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同时 加剧了北方的寒冷。
(3)从寒潮的影响地区来看,寒潮路径A依次经过我国的 高原、黄土高原和 平原;路径B经过新疆的 盆地、河西走廊,进而影响到我国南方地区,其所经过的地区气温普遍下降。
(4)表格显示本次寒潮活动期间拉萨和上海的天气状况,这三日拉萨的日最高气温均比上海 ,其主要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A 6.B 7.D
8.D
9.C
10.B
11.B
12.B
13.B 14.C 15.A
16. BC 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 纬度因素 冬季风 内蒙古 长江中下游 准噶尔 高 拉萨地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