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一粒米的漕运之旅:从征收、运输、到归仓
隋唐时期,人们食用的粮食有粟米、粳米、小豆、面等。
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
含嘉仓粮窖示意图
经考古发掘,含嘉仓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现已探出粮窖287座,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隋文帝末年,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全国五六十年。
大运河见证王朝兴衰
大运河始凿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7世纪隋代时第一次被构想成为帝国统一的交通方式。这一构想导致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修建工程,创造了工业革命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形成了帝国陆地交通系统、谷物和战略原材料的运输,以及粮食运输的支柱。至公元13世纪,大运河已经形成了长约两千公里的人工水路,连接着5个中国最重要的流域。大运河在确保国家的经济繁荣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直至今日,依然是内陆交通的主要方式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关于大运河的介绍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开通大运河得失几何?
·隋朝经历了怎样的兴衰?
·唐朝如何在隋朝发展的基础上开创盛世?又因何而亡?
一、隋朝兴亡:隋的建立
589
隋统一全国
陈朝灭亡,南北对峙结束
581
隋代北周
604
隋炀帝即位
·后来的李唐统治者身逢、目睹了怎样的隋朝兴亡?
△隋朝形势图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锡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
——《通典·食货志》
广设粮仓
储积、备荒
一、隋朝兴亡:隋的强盛
△隋朝形势图
营建东都
“得土之中”
一、隋朝兴亡:隋的强盛
△隋朝形势图
通大运河
沟通南北
联系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
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
——《元和郡县图志·卷六·河阴县》
一、隋朝兴亡:隋的强盛
△P39 问题探究史料: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终月而罢,所费巨万……珍货充积,人物华盛……“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人惭不能答。
——《资治通鉴·隋纪》
东都役使促迫,僵仆而毙死者,十四五焉。每月载死丁,东至城皋,北至河阳,车相望于道。
——《隋书·食货志》
(605)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自长安至江都,置离宫四十余所。庚申,遗黄门侍郎王弘等往江南造龙舟及杂船数万艘。
——《资治通鉴·隋纪》
六军不息,百役繁兴,行者不归,居者失业,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弗之恤也。
——《隋书·炀帝纪上》
自恃国富,夸耀于万邦
·这则材料反映了隋炀帝怎样的心理?
·这几则材料反映了隋炀帝统治时怎样的状况?
大兴土木,劳役繁重
穷奢极欲,不惜民力
征发无度,民不聊生
一、隋朝兴亡:隋的衰亡
原因:大运河的开凿,花费太多的财力和人力。隋炀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让官员不满,导致统治集团内部分裂。隋朝国力强盛,但是民众日益贫穷,从而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617
李渊起兵
611-
起义迭起
618
炀帝死,李渊立
隋朝灭亡,唐朝建立
628
唐统一全国
贞观二年
李世民(599-649)
一、隋朝兴亡:隋的衰亡
1、唐朝建立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2、政治之盛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继续劝课农桑,开创殿试和武举选拔人才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持续发展
空前繁荣
繁荣初现
武则天:贞观遗风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越窑青瓷
唐三彩盆
手工业发达
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文学艺术达
到新的高峰
3、经济文化之盛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商业繁荣
农具得到改进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4、民族交融
①太宗灭东突厥,尊“天可汗”;
②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③管理机构: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西突厥);
④联合漠北回纥、葛逻禄等平定后突厥汗国。
军事讨伐
设置行政机构
(1)突厥:
唐于大漠南北广置羁縻府(都督府、都护府)州。委任肯于效忠的世袭酋长首领担任唐朝的都督、刺史等以管理其本族事务。羁縻府州承认唐朝政权。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4、民族交融
①联合回纥灭东突厥汗国
②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军事讨伐
设置行政机构
(2)回纥:
册封
(3)吐蕃: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和亲
会盟
(4)靺鞨:
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经济文化交流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4、民族交融
《职贡图》
①推动民族交融,促进了边疆开发
②维护了中央政权的稳定,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动盛世局面的形成
③形成了胡汉杂糅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方式多样,政策开明,因俗而治,注重民族团结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唐纪十四》
在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只有隋唐帝王冒出了“天可汗”的称号,百年内出现了“万国来朝”的局面,阎立本的职贡图可谓神来之笔,不是充满敌意的边远蛮夷而是大国之外的使臣。
——《大唐之国——1400年的记忆遗产》
影响:
特点: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重点探讨
隋唐帝国在其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表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不仅达到中国历史上的新高峰,就世界范围来看也称得上最富庶、最文明的国度。
——张帆《辉煌与成熟:隋唐至明中叶的物质文明》
隋唐盛世出现的原因
1、社会:经历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安稳生活;
2、政治:改革吏治、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3、经济:注重发展生产,规范赋税徭役制度;
4、军事:对外用兵有节制;
5、文化:大兴文治,兴学重教;
6、民族外交关系:开明宽容的民族政策,民族间交往密切;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唐朝
衰亡背景:
经济负担加重
土地兼并不断
社会矛盾激化
唐中后期藩(保卫)镇(军镇)割据
政治黑暗腐败
玄宗晚年怠政
用人失当
军事外重内轻
民族矛盾尖锐
节度使藩镇割据
李林甫,唐朝宗室。史称“口蜜腹剑”后期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又建议重用胡将,使安禄山势力坐大。
杨国忠,杨贵妃族兄。为相专断朝政,主管选用官员,百般贪腐,贿赂公行。
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755-763安史之乱
政治:唐朝由盛转衰;
经济:江南经济发展。
安禄山,史书载其懂六蕃语言,狡诈多智。
安禄山一人身兼三镇节度。拥兵18.35万,战马2.6万匹,占全国总战马的33%。755年,他假传密诏调兵,并征调部分同罗、奚、契丹、室韦武装,总计15万,挥师南下,安史之乱由此开始。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唐代藩镇一方面削弱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也维护并延续唐朝统治百年未亡。
类型 数量 官员任免 赋税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
——李白759年作
黄巢起义
875年
朱温灭唐
907年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
由于统治集团生活奢侈、官僚机构过渡膨胀和边疆战费支出浩繁等因素,朝廷财政支出日绌,只有不断加重赋税。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宦官专权
掌管禁军
执掌机要
宦官还掌握皇帝的生杀废立,唐后期的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都是宦官所立;顺宗、宪宗、敬宗、文宗均为宦官所害;昭宗也曾为宦官囚禁。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2.唐朝衰亡概况
动荡中孕育新生
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政 严明法纪,惩治贪官,抑制藩镇,中央集权
经 招抚流民垦荒,核定田亩租赋,休养生息
军 整顿军队,严肃军纪。
4.后周世宗
柴荣改革
清除五代弊政
局部政权统一
南方相对安定
经济重心南移
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3.五代十国
本课小结:隋、唐、五代十国(公元581-公元960年)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世界东方
先进发达
政治盛世:贞观→武周→开元
经济繁华:小农经济↑、江南经济↑
民族交融:政策开明、开放包容
巩固统一
迈向合流
隋朝倏忽而亡,但无德而有政
唐朝由盛转衰,仍统一而未亡
五代十国动荡,却发展中统一
960
赵匡胤建宋
581
杨坚建隋
618
杨广被杀
李渊建唐
907
朱温灭唐
贞观
武周
开元
隋
二代而亡
大唐
从盛世到衰亡
五代十国
过渡乱世
755-763
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