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4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基础知识梳理讲解(含解析)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专项讲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4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基础知识梳理讲解(含解析)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专项讲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14 15:4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2.4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

【知识点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类型:
(1);
(2)
(3)
【例1】
1.方程的两个根是( )
A., B., C., D.,
【变式1】
2.若,则的值为( )
A. B. C.或 D.
【变式2】
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h,k均为常数且)的解是,,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  )
A., B., C., D.,
【知识点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化: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的系数,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
(2)移:把一元二次方程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3)配: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把方程化为
(4)解:开方,解得:
【例2】
4.用配方法解方程:
(1);
(2).
【变式1】
5.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
(2).
【变式2】
6.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
(2).
【考点一】配方法求值
【例1】
7.已知,则的最小值是( )
A.8 B. C. D.9
【变式1】
8.对于任意实数x,多项式的值是( )
A.负数 B.非正数 C.正数 D.无法确定正负的数
【变式2】
9.我们已经学习了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其实配方法还有其它重要应用.
例如:求代数式x2+4x+5的最小值?解答过程如下:
解:x2+4x+5=x2+4x+4+1=(x+2)2+1.
∵(x+2)2≥0,
∴当x=-2时,(x+2)2的值最小,最小值是0,
∴(x+2)2+1≥1,
∴当(x+2)2=0时,(x+2)2+1的值最小,最小值是1,
∴x2+4x+5的最小值为1.
根据上述方法,可求代数式-x2-6x+12有最 (填“大”或“小”)值,为 .
【考点二】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2】
10.数学社团的同学们想用边长为的正方形铝板,设计小组会徽,下面是“兴趣小组”和“智慧小组”的设计方案,请认真阅读,并解决问题:
“兴趣小组”:我们小组设计的会徽如图1所示,它是由四个全等的“黄金矩形”组成的正方形图案,在该图案中“矩形的宽与长的比等于矩形的长与正方形的边长之比”.
“智慧小组”:我们小组设计的会徽如图2所示,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的“赵爽弦图”,其中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解决问题:
(1)“兴趣小组”设计的方案中,小矩形的长约等于 (精确到).
(2)请你求出“智慧小组”设计的方案中,小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多少?
【变式】
11.如图,公园里有两块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区域A、B,其中阴影部分M为雕塑区,面积为m,其他部分种植花草.

(1)用含a,b,m的代数式表示种植花草的面积______;
(2)若正方形A的一个顶点恰为正方形B的中心,a比b大20,M的面积是A的,求a的值.
【考点三】利用配方法解与三角形的形状有关的问题
【例3】
12.已知:a、b、c是的三边,且,的形状是 .
【变式】
13.阅读材料:若,求、的值.



,.
根据你的观察,探究下面的问题:
(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且、、都是正整数,并满足:,则______.
(2)已知、、是的三边长,且满足,试判断的形状.
(3)试探究关于、的代数式是否有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及此时、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根据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
【详解】解:,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运用直接开平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A
【分析】用直接开平方法即可进行解答.
【详解】解:,

或,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接开平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3.C
【分析】把看作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则或,然后解两个一次方程即可.
【详解】解:方程、,均为常数且的解是,,
对于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即或,
即,,
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形如或的一元二次方程可采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4.(1),
(2),
【分析】(1)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2)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1)解:,



,;
(2)(2),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1)
(2)
【分析】(1)利用配方法解方程即可;
(2)利用配方法解方程即可.
【详解】(1),



(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记配方的步骤是解此题的关键.
6.(1),
(2),
【分析】(1) 先化简,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开方即可得;
(1) 先化简,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开方即可得.
【详解】(1)

,.
(2)化成


【点睛】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题关键是掌握配方法的步骤:①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侧.②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③结合直接开方法求解.
7.A
【分析】由已知得,注意x的取值范围,代入再配方,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解:∵,
∴,且即,


∵,
∴当时,的最小值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配方法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代数式求值,掌握完全平方公式及确定x的取值范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8.C
【分析】用配方法把多项式配方,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判断多项式的值的情况.
【详解】解:∵,
∴多项式的值是正数,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和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配方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9. 大 21
【分析】原式配方后,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最大值即可.
【详解】解:﹣x2-6x+12
=12﹣(x2+6x)
=12﹣(x2+6x+9﹣9)
=12﹣(x+3)2+9
=21﹣(x+3)2,
∵(x+3)2≥0,
∴当(x+3)2=0时,21﹣(x+3)2取得最大值21.
故答案为:大,21
【点睛】此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10.(1)
(2)小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为,长直角边为
【分析】(1)由黄金矩形结合题意可得,再分别求解,可得答案;
(2)由题意可得:正方形,,,可得正方形的边长为,设,,则,,再解方程即可.
【详解】(1)解:如图,
∵矩形的宽与长的比等于矩形的长与正方形的边长之比,黄金矩形,
∴,

∵正方形,,
∴,
(2)如图,由题意可得: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为,
设,,
∴,,
∴,
整理可得:,
解得:,(负数舍去)
∴,
答:小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为,长直角边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黄金矩形的含义,勾股定理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正方形的性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理解题意,选择合适的解题工具是解本题的关键.
11.(1)
(2)60
【分析】(1)根据两个正方形区域的面积和雕塑区的面积之间的关系求解即可;
(2)根据M的面积是A的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解:种植花草的面积;
(2)依题意得,,,.
列方程得,,
解得,
∵,
∴.
【点睛】此题考查了列代数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
12.直角三角形
【分析】等式配方成,利用非负数性求得a、b、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
∴,
∴,
∴,,,
∴,,,
∵,
∴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13.(1)4;(2)为等边三角形;(3)最小值为25,此时,.
【分析】(1)根据题干中叙述的方法,对等式拆分整理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得出a和b的值,再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得出c的值;
(2)根据题干中叙述的方法,对等式拆分整理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得出a、b、c的值,由此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3)根据题干中叙述的方法,对代数式拆分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根据平方的非负性即可得出代数式的最小值和此时的x和y的值.
【详解】解:(1)∵,
∴,
∴,
∴,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且、、都是正整数,
∴,,符合条件的c的值为4
故答案为:4;
(2)∵,
∴,
∴,
∴,
∴,,
∴,为等边三角形;
(3)
=
=,
∵,,
∴当,,代数式有最小值为25,
此时,.
【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目中的材料,可以将问题中方程转化为材料中的形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