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将相和
作家名片: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主要作品:《史记》。
作者简介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
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第二
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
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第八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
卷七十 张仪列传第十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第十二
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卷八十九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第五十
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卷一百一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
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前475—前221)。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峙,战火频繁。秦国是最强的一个。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不能集中更多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
战国
1、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2、听朗读,学习字词。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zhào
赵国
zhào
召集
qiè
胆怯
jù
拒绝
bì
和氏璧
nuò
允诺
sè
鼓瑟
zhū
诸位
jīnɡ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精读课文 合作探究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将相和”,那么只要写“负荆请罪”一个小故事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小故事呢?
★将相和好的原因是什么?
完璧归赵
“赵王接到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相如的……”“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完璧归赵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完璧归赵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前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秦王依仗强势,要骗取和氏璧。
和氏璧完好无损地被送回
到赵国
瑟
缶
秦王要赵王鼓瑟。
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大家都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因为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因为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这样,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说明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古代用荆条做刑杖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前
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结果是________。
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
负荆请罪
很不服气
文中的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完璧归赵”是“渑池之会”的原因,而这两个故事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负荆请罪”是前两个故事的结局。
结构梳理
完璧归赵:
蔺相如理直气壮、撞(勇敢机智)
负荆请罪
渑池之会:
蔺相如生气极了、拼(爱国、勇敢)
蔺相如 避、迎(团结忍让)
廉颇 脱、背(知错就改)
以国家利益为重
将相和
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总结:
胆识过人
(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
能服从赵王的调遣带兵奔赴边界作好抵御秦兵的准备,使秦王不敢轻举妄动,虽然计较个人得失和蔺相如闹不团结,但知错就改,并负荆上蔺相如府上请罪,性格坦率。此后能和蔺相如一起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廉颇:
作 业
拓 展 延 伸
通过一件事写写同学、朋友之间团结友爱的事,要写清前因后果。
《史记》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的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共有一百三十个。它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先生之所以这样评价《史记》,首先是因为它的史学价值。《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史书。其次就是在古代史籍中,《史记》又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有着很高的文学成就。最后就是《史记》是在当时条件下的一部比较尊重历史的史书。
拓展延伸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