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四校联盟四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分)
1.(3分)下列声音中,( )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A.口哨声 B.流水声 C.鸟叫声
2.(3分)如图小提琴总共有4根琴弦,用相同的力拨动时,( )
A.1号琴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B.4号琴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C.每根琴弦发出的声音一样高
3.(3分)美味的食物经过鹏鹏口腔,开始被初步消化,进入人体后会继续被消化和吸收。( )
A. B.
C.
4.(3分)在寒冷的冬天,很多汽车司机会在车轮上绑上铁链,是为了( )
A.增加摩擦力 B.减少摩擦力
C.让汽车轮胎更坚固
5.(3分)小科制作的气球小车比其他同学的气球小车跑的近,他认为可能与自己选择的气嘴太小有关。这属于科学研究的( )环节。
A.建立假设 B.实验验证 C.提出问题
二、判断题(共15分)
6.(3分)月球上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物体无法产生振动。 (判断对错)
7.(3分)鼓膜是和指甲一样坚硬的物质不容易损伤。 (判断对错)
8.(3分)有人说脂肪多吃会发胖易得病,所以含有脂肪的食物我全部不吃。 (判断对错)
9.(3分)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我们每天吃的东西要营养均衡。 (判断对错)
10.(3分)小车从静止到运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判断对错)
三、实验题(共20分)
11.(12分)研究声音
(1)如图将气球皮套在杯口,用橡皮筋固定,上面放少量碎纸屑。将击打过的音叉靠近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这说明音叉的 通过 传给了气球皮。
A.力量
B.振动
C.杯子
D.空气
(2)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这个音叉,那这个音叉发出的声音 不同,这是因为这时音叉的 不同,碎纸屑的跳动情况也不同。
A.强弱
B.高低
C.振动速度
D.振动幅度
(3)这个实验装置模拟的是我们耳朵里的 振动。
(4)为了保护人体这一重要的听觉器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可以多选)
A.为保持耳道干净,经常掏耳朵;
B.看电视时,尽量调低音量;
C.轻声交流,不在他人耳边喊叫;
D.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
12.(8分)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小车撞击实验
坡度 示意图 木块滑行距离(厘米) 平均距离(厘米)
坡度一 第一次 2.8 2.9
第二次 2.9
第三次 3.0
坡度二 第一次 6 6.3
第二次 6.4
第三次 6.5
坡度三 第一次 10.4 (?)
第二次 11.0
第三次 10.7
(1)算出坡度三的平均距离?等于 厘米。
(2)通过实验发现:坡度越大,释放小车的位置就越高,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 ,撞击后木块滑行的距离就越 。这说明,小车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 。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四校联盟四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分)
1.(3分)下列声音中,( )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A.口哨声 B.流水声 C.鸟叫声
【答案】A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声音可以分为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口哨声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A是正确的选项,鸟叫声是鸟发出的声音。
故选:A。
2.(3分)如图小提琴总共有4根琴弦,用相同的力拨动时,( )
A.1号琴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B.4号琴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C.每根琴弦发出的声音一样高
【答案】B
【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
【解答】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音调就越高,音调就越低,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弦振动得越慢,琴弦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用相同的力拨动时4号琴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故答案为:B。
3.(3分)美味的食物经过鹏鹏口腔,开始被初步消化,进入人体后会继续被消化和吸收。( )
A. B.
C.
【答案】C
【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
【解答】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然后,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包括口腔、胃、小肠、肛门等,A心脏是血液循环器官,C胃是消化器官。
故选:C。
4.(3分)在寒冷的冬天,很多汽车司机会在车轮上绑上铁链,是为了( )
A.增加摩擦力 B.减少摩擦力
C.让汽车轮胎更坚固
【答案】A
【分析】由于摩擦,物体运动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物体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等因素有关。
【解答】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光滑,物体间接触面粗糙。下雪后路面光滑,行驶的安全性降低,使得接触面粗糙,从而使汽车能安全行驶。
故选:A。
5.(3分)小科制作的气球小车比其他同学的气球小车跑的近,他认为可能与自己选择的气嘴太小有关。这属于科学研究的( )环节。
A.建立假设 B.实验验证 C.提出问题
【答案】A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操作,思考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
【解答】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我们要针对所提出的问题、经验,所以猜想假设要以我们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为依据,他认为可能与自己选择的气嘴太小有关,A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A。
二、判断题(共15分)
6.(3分)月球上听不到声音,是因为物体无法产生振动。 × (判断对错)
【答案】×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环境缺少声音传播的介质,物体能够振动产生声音。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7.(3分)鼓膜是和指甲一样坚硬的物质不容易损伤。 × (判断对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保护人体。
【解答】指甲是坚硬的物质不容易损伤;鼓膜非常薄。
故答案为:×。
8.(3分)有人说脂肪多吃会发胖易得病,所以含有脂肪的食物我全部不吃。 × (判断对错)
【答案】×
【分析】油脂类是膳食宝塔最少的部分,但不能不吃。
【解答】我们每一个人的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只有合理膳食,所以不能不吃脂肪。
故答案为:×。
9.(3分)根据“平衡膳食宝塔”,我们每天吃的东西要营养均衡。 √ (判断对错)
【答案】√
【分析】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没有哪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不要挑食,要均衡营养。
【解答】根据营养平衡理论,科学搭配食物,每日膳食中选用的品种要多,如荤素搭配、每日吃适量新鲜水果和蔬菜。
故答案为:√。
10.(3分)小车从静止到运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 (判断对错)
【答案】×
【分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从运动到静止,运动状态的改变都需要受到力的干预。
故答案为:×。
三、实验题(共20分)
11.(12分)研究声音
(1)如图将气球皮套在杯口,用橡皮筋固定,上面放少量碎纸屑。将击打过的音叉靠近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这说明音叉的 B 通过 D 传给了气球皮。
A.力量
B.振动
C.杯子
D.空气
(2)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这个音叉,那这个音叉发出的声音 D 不同,这是因为这时音叉的 A 不同,碎纸屑的跳动情况也不同。
A.强弱
B.高低
C.振动速度
D.振动幅度
(3)这个实验装置模拟的是我们耳朵里的 鼓膜 振动。
(4)为了保护人体这一重要的听觉器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BC 。(可以多选)
A.为保持耳道干净,经常掏耳朵;
B.看电视时,尽量调低音量;
C.轻声交流,不在他人耳边喊叫;
D.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
【答案】(1)B;D;
(2)D;A;
(3)鼓膜;
(4)BC。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解答】(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液体。将气球皮套在杯口,上面放少量碎纸屑,碎纸屑会跳动起来。
(2)声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声音越弱,那这个音叉发出的声音振动幅度不同,碎纸屑的跳动情况也不同。
(3)这是模拟耳朵鼓膜振动的装置。
(4)保护耳朵的措施:尽量避开噪声,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听到巨大的声响时要张口,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看电视时;轻声交流。
故答案为:
(1)B;D;
(2)D;A;
(3)鼓膜;
(4)BC。
12.(8分)运动物体具有的能量和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小车撞击实验
坡度 示意图 木块滑行距离(厘米) 平均距离(厘米)
坡度一 第一次 2.8 2.9
第二次 2.9
第三次 3.0
坡度二 第一次 6 6.3
第二次 6.4
第三次 6.5
坡度三 第一次 10.4 (?)
第二次 11.0
第三次 10.7
(1)算出坡度三的平均距离?等于 10.7 厘米。
(2)通过实验发现:坡度越大,释放小车的位置就越高,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 快 ,撞击后木块滑行的距离就越 远 。这说明,小车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 大 。
【答案】(1)10.7。
(2)快;远;大。
【分析】运动物体的能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一定,质量越大,能量就越大;质量相同,速度越大,能量越大。
【解答】(1)坡度三的平均距离=(10.4+11.0+10.7)÷3=10.7(厘米)。
(2)运动物体的能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一定,能量就越大,速度越大。通过实验,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它的能量就越大。
故答案为:
(1)10.4。
(2)快;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