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14 17:1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文中副词、转折连词、标点符号,以及引用、闲笔交代的妙处,体会作者在“细微之处”的别具匠心。
2.深入探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学意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指出本文21段引用中的一处错误,让学生揣摩作者故意写错的别具匠心。
2.板书课题,明确学习任务:读出经典作品独特的文学意蕴。
二、从存疑处切入,读出文学作品意蕴
1.齐读第21段中引用的语句,读出疑问。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出自《论语》)
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出自《幼学琼林》)
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出自《尚书》)
上九潜龙勿用(出自《易》)
(注:细微处之一,没有标点;细微处之二,出处不完全是“四书五经”,讨论其用意)
2.自读第22段,读懂作者用意。
(l)讨论:作者改动了哪些地方?作者有何用意
教材: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发表前: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呢,千杯未醉嗳嗳……
(2)指导朗读。
(3)指出老师的错误,讨论作者的用意。
(错误)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正确)玉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4)补充诗句的出处,揣摩作者的别具匠心。
三、从细微修改处切入,读出文学作品意蕴
1.自由朗读寿镜吾先生的语言描写,揣摩作者在标点、句式等细微处的特殊用意。
先生读书前: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人都到那里去了?”“读书!”
先生读书时: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2.揣摩修改处的特殊用意。
教材: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发表前: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脸仰起,),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四、从语言平实处读出不平实,读出文学作品意蕴
1.默读第16、19段,圈画批注,在细微处揣摩作者的别具匠心。第16段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第19段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2.讨论:你找到哪些细微处 作品哪些地方别具匠心
3.补充材料,加深理解。
7-12岁:私塾名不详。塾师为周玉田、周子京、其他。特点:“把学生的耳朵放在门缝里夹”(周子京),“曾把蟋蟀解释为就是‘虱子’”(周子京)……①
12-17岁:私塾名为三味书屋。塾师为寿镜吾。
4.语言学用:用“……,但是……,也……,但也……”的句式说说你对塾师寿镜吾先生的印象。
五、探讨“三味书屋”的深刻含义,揣摩结尾段的特殊写法
1.质疑:文章最后一句可否删掉?揣摩作者的用意。
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土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2.讨论。
教师提示:(1)三味书屋教给“我”什么?(2)长妈妈教给“我”什么
(3)闰土的父亲教给“我”什么?(4)此处有何用意?
3.补充材料。
“任何教育的成果最终都要落实到生存技能上,不能生存,一切都谈不上。在这个方面,鲁迅先生写了两件事情:一是雪地捕鸟,二是临摹绣像。”
4.学生自由发言。
5.讨论:结合以前和本节课所学内容,揣摩作者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真实用意。
6.补充材料,学生默读。
学生默读完毕,随即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