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7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 分层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专项讲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17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 分层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专项讲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14 21:4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1.17 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分层练习)
【方法】当题目中出现直角,而不具备直角三角形时,常常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或当题目中没有直角时,也常常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特别说明:本专题涉及到二次根式的运算,建议学习第二章《实数》后讲行练习.
1.在中,,,.求的长.

2.如图,在等腰三角形中,,,点D是中点,点E是的中点,连接.

(1)求证:;
(2)求的面积.
3.在中,为边上的高,且,求的周长.
4.在中,,,边上的高,求另一边的长.
5.已知四边形中,,为中点,且,,.

(1)求的值;
(2)求直线与直线的距离.
6.在海洋上有一近似于四边形的岛屿,其平面如图甲,小明据此构造出该岛的一个数学模型(如图乙四边形),是四边形岛屿上的一条小溪流,其中千米,千米,千米,千米.
(1)求小溪流的长.
(2)求四边形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
7.如图,在△ABC中,,,,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A-C-B-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1)斜边上的高是 .
(2)若点P在的角平分线上,则t的值为 .
(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直接写出是等腰三角形时t的值.(提示:三角形的两边中点的连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8.如图①正方形中,点E是对角线上任意一点,连接.
(1)求证:;
(2)当时,求的度数;
(3)如图②,过点E作交于点F,当时,若.求的长.
9.如果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那么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美丽三角形”.
(1)如图,在中,,,求证:是“美丽三角形”;
(2)在中,,,若是“美丽三角形”,求的长.
10.如图,在中,为边上的中线,,,,求证:.
11.已知某开发区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如图所示,经测量,,, , ,求这块空地的面积?

12.某学校内有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其中米,米,米,计划将这块空地建成一个花园,以美化校园环境,预计花园每平方米造价为元,则学校修建这个花园需要投资多少元?
13.如图,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在的斜边上.

(1)判断与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直接写出线段、、间满足的数量关系.
14.如图,在 中,,, 为 的中点, 交 于点 , 交 于点 ,且 ,过点 A 作交 的延长线于点 .
(1)求证:.
(2)若 ,,求线段 的长.
15.如图,在△ABC中,,以为一边作正方形,过点D作交延长线于点F,连接,求的长.
16.已知:如图,中,,,点D在边上,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E,射线交直线于点F,连接.
(1)设,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的大小,并求的度数;
(2)用等式表示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17.【问题提出】如图①,在中,若,,求边上的中线的取值范围.
【问题解决】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到点,使,再连接(或将绕着点逆时针旋转得到),把、、集中在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由此得出中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应用】如图②,在中,为边的中点,已知,,,求的长.
【拓展】如图③,在中,,点是边的中点,点在边上,过点作交边于点,连接.已知,,直接写出的长.
18.【问题情境】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

如图①,中,若,求边上的中线的取值范围.
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至点E,使,连接.
请根据小明的方法思考:
(1)由已知和作图能得到,依据是______.
A. ;B. ;C. ;D.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求得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初步运用】
(2)如图②,是的中线,交于E,交于F,且,若,,求线段的长.
【灵活运用】
(3)如图③,在中,,D为中点,,交于点E,交于点F,连接,试猜想线段,,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分析】过点作于点,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进而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根据已知得出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即可求得,根据,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作于点,

∵,,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1)见解析
(2)48
【分析】(1)连接,证明是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答案;
(2)用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即可求解.
【详解】(1)证明:连接,如图所示,

∵在中,,E是的中点,
∴,
∴是直角三角形,
又∵D是的中点
∴;
(2)解:∵E是的中点,,
∴,
在中,,,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3.的周长为或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在,中,勾股定理分别求得,分类讨论(当在线段上时,在的延长线上时),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所示,当在线段上时,
∵为边上的高,

在中,,
∴,
在中,,

∴的周长为
当在的延长线上时,如图,
则的周长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4.10或6
【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再由图形求出,在锐角三角形中,,在钝角三角形中,.
【详解】解:如图,锐角中,,,边上高,
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则,
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则,
故的长为;
(2)钝角中,,,边上高,
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则,
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则,
故的长为.
综上可得的长为10或6.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把三角形斜边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用勾股定理解答,注意分类讨论,不要漏解,难度一般.
5.(1)
(2)
【分析】(1)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再由中点可得,可判定,则有,,再由垂直可得,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从而可求解;
(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可求得点到的距离,即可求与的距离.
【详解】(1)解: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如图,


,,
为中点,

在与中,


,,




(2)过点作,如图,

,,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6.(1)小溪流的长为7千米
(2)平方千米
【分析】(1)连接,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即可;
(2)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得到为直角三角形,利用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即为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1)解:连接,
∵千米,千米,
∴(千米);
答:小溪流的长为7千米.
(2)解:∵千米,千米,
∴,
∴为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的面积平方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和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7.(1)4.8
(2)
(3)或或10s或9.5s
【分析】(1)先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再设斜边上的高为,等面积法求得斜边上的高为;
(2)当点在的角平分线上时,过点作,证明,在中,由勾股定理得: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3)当是等腰三角形时,点必在线段或线段上,①当点在线段上时,此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②当点在线段上时,若,分类讨论画出图形,即可求解.
【详解】(1)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设斜边上的高为,



斜边上的高为;
故答案为:;
(2)当点在的角平分线上时,过点作,如图:
平分,,,



在和中,



又,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即,
解得:.
故答案为:.
(3)由图可知,当是等腰三角形时,点必在线段或线段上,
①当点在线段上时,此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此时,



②当点在线段上时,若,
则点运动的长度为:



若,如图,过点作于点,则,
在中,,,,,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点运动的长度为:,


若,如图所示,过点作于点,
则,,


为的中位线,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点运动的长度为:,


综上,的值为或或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8.(1)见详解
(2)
(3)
【分析】(1)证明即可求证;
(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得;
(3)过点作,证明,在四边形中求出,证明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的长.
【详解】(1)证明:在和中,

∴,
∴.
(2)∵,
∴,
∴;
(3)过点作,
在和中,

∴,
∴,
在四边形中
∵,
∴,
又∵,
∴,
又∵,
∴,
∴是等边三角形,
设,
则,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解得,
∴.
【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综合运用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的知识点.
9.(1)详见解析
(2)或
【分析】(1)作的中线,根据三线合一得出,勾股定理求得,根据美丽三角形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2)①作的中线,根据是“美丽三角形”,得出 ,根据勾股定理求得;②作的中线,勾股定理求得,根据美丽三角形的定义得出,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1)证明:如图,作的中线,
,是的中线,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是美丽三角形.
(2)解:①如图,作的中线,是“美丽三角形”,
当时,则 ,
由勾股定理得
②如图作的中线,是“美丽三角形”,
当时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则,
解得,

综上: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理解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0.见解析
【分析】倍长中线,即延长至点E,使得,连接.证明,得到,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证明是直角三角形,即,从而,得证.
【详解】证明:如图,延长至点E,使得,连接,
∵为边上的中线,
∴,
又∵,
∴,
∴,
又∵,
∴,


∴.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倍长中线”是解题常用的方法.
11.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根据逆定理判定,进一步根据面积公式求解.
【详解】解:连接,如图所示:

在中,,
在中,,,
而,
即,
∴,

答:这块空地的面积为.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综合运用,正确的选择运用勾股定理或其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2.元
【分析】过A作于D,则,设米,则米,在和中,由勾股定理得,进而求得,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解:过A作于D,则,
设米,则米,
在和中,由勾股定理得

则,解得,
∴(米),
∴(平方米),
则总造价元,
答:学校修建这个花园需要投资元.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题意,作高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是解答的关键.
13.(1)见解析
(2),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出,即,即可得出;
(2)证明,得出,,进而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为,求得,进而勾股定理即可得证.
【详解】(1)理由如下,
∵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2),
如图所示,连接,

由(1)可得


∴,,



在四边形中,
∴是直角三角形,

又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即,
又∵,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4.(1)见解析
(2)
【分析】(1)欲证,观察这两条线段可放在与中,设法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结合与D为的中点,即可得证.
(2)欲求得的长度,设法将已知线段与所求的联系在一起,连续后,根据,得出,再结合,把所求的线段与已知线段集中在直角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的长,也就是的长度,从而使问题得解.
【详解】(1)证明: 是 的中点,






(2)解:连接 .




,,

在 中,

且 ,.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运用、等腰三角形的中线等相关知识点,善于将已知量、未知量通过等量关系转换是解本题的关键.
15.或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两个图形,过点A作于点M,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的长,再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结论.
【详解】解:分两种情况:①过点A作于点M,如图1所示,
∵,

由勾股定理得,,
∵四边形是正方形
∴,
∴,
又,
∴,
∴,
在和中,

∴,
∴,
∴,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②如图2所示,
同理可得,,
又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在和中,

∴,
∴,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综上所述,BF的长为或.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16.(1),
(2),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轴对称的性质得,,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进而可证,则,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的度数;
(2)过C作于C交的延长线于点M,证明,得CM=CF,再证明,得,则MF=AF+MA=AF+BF,然后在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A、E关于直线对称,
,.






(2)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过C作于C交的延长线于点M.
A、E关于对称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明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7.问题解决:;应用:;拓展:
【分析】问题解决:证明得,再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求得的取值范围,进而得结论;
应用:延长到,使得,连接,证明得,再证明,由勾股定理求得,进而得;
拓展:延长到,使得,连接,,证明,得,,再证明,由勾股定理求得,由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
【详解】解:问题解决:如图所示,延长到点,使,再连接,
∵是边上的中线,
∴,
在和中,



,,


故答案为:;
应用:如图所示,延长到,使得,连接,
∵是的中点,
∴,
在和中,



,,
∴,



拓展:如图所示,延长到,使得,连接,,

,,,




,即,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8.(1),;(2)7;(3);证明见解析.
【分析】(1)根据判定,选择即可.根据,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计算即可.
(2)延长到,使,连接,仿照(1)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即可.
(3)延长到,使,连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证明即可.
【详解】(1) 延长至点E,使,连接.
∵边上的中线,
∴,

∵,
∴,
故选A.
∵,
∴,
∵,
∴,
∵,
∴,
解得,
故答案为:.
(2)延长到,使,连接.
∵,,,
∴,
∵是的中线,
∴,

∵,∴,
∴,,
∵,
∴,
∵,
∴,
∴,
∴.
(3)延长到,使,连接.
∵是的中点,
∴,
∵,
∴,
∴,,
∵,
∴,
∴,
∴,
∴,

∵,,
∴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倍长中线,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倍长中线的作法,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