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二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华二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阶段测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15 07:58:12

文档简介

华东师大二附中 2023 学年第一学期 10 月阶段测试
高二 生物答案
(考试时间:60 分钟 卷面满分:100 分)
一、生命的结构基础(18分)
1. (1分)核孔、核仁、染色质(漏写、错写不得分)
2. (1分)①高尔基体 (1分)③内质网
3. (1分)f染色质/f染色体 (1分)DNA和蛋白质
4. (1分)一定的流动性/半流动性 (1分)选择透过性
5. (2分)2、4、2、4、0、2、4(错一项扣1分,错两项不得分)
6. (1分)核孔
7. (1分)⑥ (1分)④
8. (1分)⑤⑥⑦(漏写不得分) (1分)中心体 (1分)纺锤体 (1分)高尔基体
9. (1分)③ (1分)⑤
二、动植物生理(16 分)
10.(1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11.(1分)主动运输
12.(1分)液滴不动 (1分)下降 (1分)不变
13.(1分)不会移动
14.(1分)类囊体/类囊体膜/类囊体薄膜 (1分)炎热干旱/干燥/缺水
(1分)ATP、NADPH (2分)苹果酸/液泡、细胞呼吸/线粒体(顺序可颠倒)
15.(1分)增加
16.(1分)F (1分)增加
(2分)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漏写1项扣1分,漏写2项不得分)
三、遗传的分子基础(26 分)
17.(1分)D→A→E
32
18.(1分) P (1分)脱氧核苷三磷酸
19.(2分)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未侵入大肠杆菌体内/培养时间过长,增殖的
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内释放出来
20.(1分)③
21.(2分)能自我复制、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
22.(1分)④
23.(1分)双螺旋 (1分)染色体
24.(1分)鸟嘌呤 (1分)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5.(1分)n (1分)1/4
26.(1分)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 (1分)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
精确的模板/碱基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27.(1分)DNA复制是多个起点、(1分)双向复制
28.(1分)Y
29.(1分)②④(漏写不得分) (1分)RNA聚合酶 (1分)A-U/A与U配对
30.(1分)环状DNA(DNA)
31.(1分)miRNA (1分)翻译
第 1 页 共 2 页
{#{QQABZDQYEAogAiAgAABAIJAAAQAghCCQQwwFEwSCCEEOKQkkBAAACAACAoGhABAIIIMAIAAgARQFARBFAAB=A}A#=} }#}
四、果蝇的相关遗传学实验(18 分)
32.(1分)5
33.(1分)4/四 (2分)bcde(漏写1项扣1分,漏写2项不得分)
34.(2分)75%或3/4
35.(1分)不一定 (2分)B和b基因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36.(1分)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核苷酸序列不同/碱基对序列不同
37.(1分)显 (1分)X
(1分)正交与反交结果表现不一致,(1分)且子代雌雄都有直刚毛
38.(1分)2/二/两 (1分)100%/1
39.(1分)让该直刚毛雄果蝇与多只焦刚毛雌果蝇杂交得到F1代,(1分)在正常(且
适宜)的环境中培养F1代,观察统计F1代的表型及比例
五、有性生殖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可遗传的变异(22 分)
40.(1分)初级卵母细胞、(1分)第一极体
41.(1分)BC (1分)CD (1分)BC
42.(2分)aaBB
43.(2分)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含A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同一极 (2分)aB、aB、b
44.(1分)基因突变
45.(1分)2 (1分)4
46.(1分)3 (2分)1∶2∶1 (2分)3∶2∶3
47.(1分)父本 (1分)全为矮化 (1分)正常∶矮化=1∶1
第 2 页 共 2 页
{#{QQABDZQYEAogAiAgAABAIJAAAQAghCCQQwwFEwSCCEEOKQkkBAAACAACAoGhABAIIIMAIAAgARQFARBFAAB=A}A#=} }#}华东师大二附中 2023 学年第一学期 10 月阶段测试高二 生物
(考试时间:60分钟 卷面满分:100分)
一、生命的结构基础(18分)
图1是细胞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序号或字母, 填中文名称)。
图1
请依次写出结构⑦中d、e、f的名称: 。
纤维素合成的场所是图中的[ ] ,脂肪合成的场所是[ ] 。
位于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 ,该结构由
组成。
⑥是细胞膜,其结构特点是 ,功能特点是 。
①~⑦具有的磷脂分子层的数量依次是 。
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通过 (填名称)进入细胞质中。
图2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3所示为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 泌的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序号, 填中文名称)。
(
图2
图3
)
若图2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肉细胞,则红色色素存在于[ ],该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
假如图2为高等动物细胞,不应有的结构是[ ];应添加的结构是 ,它与 的形成有关;与溶酶体的形成直接有关的是 。
图3细胞在分泌物分泌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将会发生改变,面积减少和增多的生物膜依 次是[ ]、[ ]。
二、动植物生理(16 分)
(
图4
图5
)图4表示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情况,为进一步探究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与细胞 内、外液葡萄糖浓度差的关系, 有人设计了如图5 实验( 记作甲) : 锥形瓶内盛有130mg/dL的葡萄糖溶液以及活的小肠上皮组织切片。溶液内含细胞生活必需的物质( 浓度忽略不计)。实验开始时,毛细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缓缓移动,5min起速率 逐渐加快,此时,锥形瓶内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amg/dL。
剧烈运动中,葡萄糖储存的能量经有氧呼吸释放后,其最主要的去向是 。
图 4 显示,BC段时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属于 。
为验证5min时造成图5锥形瓶红色液滴移动速率加快的直接因素,需要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记作乙):乙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是5min时用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上皮组织。假定 呼吸被彻底阻断,预期结果:
①实验开始5min时,液滴移动情况是:实验甲突然加快,实验乙 。
②葡萄糖溶液浓度的变化情况是:实验甲 ,实验乙 。
若用相等质量的成熟红细胞替代小肠上皮细胞,图5中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是 。
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6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下图7所示)。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如图8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图6
图7
图8
)
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发生的场所是 。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
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植物A的生活环境可能是 。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缺乏碳反应必需的 ;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是由 和 释放的。
在下午15:00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B细胞中C5含量的变化是 。
将植物B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 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图9的曲线。
图9
在一天当中,植物B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是在曲线的 点。据图9分析,一昼夜后玻璃罩内植物B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将会 。在C点产生ATP的场所有 。
三、遗传的分子基础(26 分)
图10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过程,图11所示的是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完成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
图11
图10
)
图10中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正确顺序:B→ →C。
由图11实验结果分析,用于标记噬菌体的同位素是 (填“35S”或“32P”),请完成标记T2噬菌体的操作步骤:
①配制适合大肠杆菌生长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用放射性标记的 , 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②在培养基中接种大肠杆菌,培养一段时间,再用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 19.图11实验结果表明,经离心处理后上清液中具有很低的放射性,请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可
能原因是 。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 。
①大肠杆菌的DNA和核糖体及其氨基酸
②噬菌体的DNA和核糖体及其氨基酸
③噬菌体的DNA、大肠杆菌的氨基酸和核糖体
④大肠杆菌的DNA及噬菌体的氨基酸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完成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结果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根据图10遗传物质的特点有 (至少答出2点)。
在35S组实验中,保温时间和上清液放射性强度的关系为 。
如图12表示一段DNA空间结构和平面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图12
)
从图甲中可以看出DNA分子具有规则的 结构,在真核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

与图乙中碱基②相配对的碱基是 (填中文名称);由③④⑤组成的结构名称为

A T
若在一条单链中
G C
=n,在整个DNA分子中其比例为 。若该DNA复制三
次以后,含有甲图中两条链的DNA占DNA总数的比例是 。
(
图13
图14
)图13、图14为真核生物 DNA 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DNA复制的模板是 ,DNA的复制能准确进行的原因是
。(答出1点即可)
哺乳动物体细胞中的 DNA 分子展开可达 2m 之长,预测复制完成至少需要 8h,而实际上只需约 6h。根据图14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至少答出2点)。
经分离得到 X、Y 两种未知菌种,分析其 DNA 的碱基组成,发现 X 菌的腺嘌呤含量为
15%,而 Y 菌的胞嘧啶含量为 42%。可以推知两菌种中耐热性较强的是 。
图15表示真核细胞中有关物质的合成过程,①~⑤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结构 或物质。微小 RNA(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 RNA,研究表明miRNA可导致基因“沉默”,是参与细胞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分子。图16表示miRNA 的产生和作用机制。请据图回答问题。
(
图16
图15
)
图15中过程 表示转录,该过程所需的酶是 。与①过程相比,
②过程特有的 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
线粒体蛋白质99%由核基因控制合成,由图15可推断线粒体中能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和加 工,其基质中含有少量的Ⅱ 分子。
图16中miRNA使相关基因“沉默”的主要机制是沉默复合体中的 能与靶基因m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进而阻止了基因表达的 过程继续进行。
四、果蝇的相关遗传学实验(18 分)
果蝇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其有3对常染色体(分别编号为Ⅱ、Ⅲ、Ⅳ)和1 对性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雄果蝇含有 条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
科研人员培育出果蝇甲品系,其4种突变性状(多翅脉、卷曲翅、短刚毛、钝圆平衡棒) 分别由一种显性突变基因控制,位置如图17,突变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图17
①果蝇甲品系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有 种(只考虑图示基因)。
②果蝇甲品系遗传时,下列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填字母)。a.A/a与C/c b.A/a与S/s c.A/a与T/t
d.C/c与S/s e.C/c与T/t f.S/s与T/t
果蝇甲品系的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子代果蝇的胚胎致死率为 。
为探究果蝇眼色基因(B、b)的位置,科研人员进行了如图18的杂交实验(除图中性状 外,其他均为隐性性状):
图18
根据上述结果,判断B、b基因 (填“一定”或“不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简要说明理由: 。自然界中果蝇的直刚毛和焦刚毛由等位基因D/d控制。研究者进行如下杂交实验(注:
F1中雌雄个体数相同),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实验组合 亲本(P) F1
雌 雄 雌 雄
组合① 焦刚毛 直刚毛 直刚毛 焦刚毛
组合② 直刚毛 焦刚毛 直刚毛 直刚毛
D/d是一对等位基因,其本质区别是 。
直刚毛对焦刚毛为 性;D/d基因位于 (填“常”、“X”或“Y”) 染色体上, 判断依据是 。
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得到F2,F2中雌果蝇有 种基因型;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得到F2, F2的雌果蝇中直刚毛所占比例为 。
在全为焦刚毛的果蝇种群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直刚毛雄果蝇,现要探究该直刚毛雄果蝇出现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还是由于只是受环境剧烈变化引起的性状改变,欲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验证,实验思路为

五、有性生殖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可遗传的变异(22 分)
(
图19
图20
)图19表示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细胞①连续分裂了两次的过程,图20表示该过程中 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不考虑基因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图19中细胞②和细胞③的名称分别是 。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图20中的 (用字母表示)段,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可发生在图20中的 (用字母表示)段,图1中与纺锤体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发生于图20中的 (用字母表示)段。
若细胞⑥的基因型为Ab;那么细胞④的基因型最可能为 。
若细胞⑨的基因型为AAb,最可能的原因是 ,细胞⑥⑦⑧的基因型分别为
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发现甲、乙两类矮生突变体(无b基因),矮化植株无A基因,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丙为花粉不育突变体(无a基因),含b基 因的花粉败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类变异属于 。
乙减数分裂产生 种花粉,在分裂前期,一个四分体中最多带有 个a基因。
甲的自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乙的自交后代中(各类型配子和植株的成活率相同), F1有 种矮化类型,数量比为 。F1自交产生的F2植株矮化程度由低到高,数量比为 。
为鉴定丙的花粉败育基因b是否和a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甲与丙杂交得F1。再以F1做 (父本,母本)与甲杂交。
①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基因b、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基因b、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