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阳信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阳信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14 23:47:24

文档简介

阳信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当地时间2020年4月10日22:35,印尼喀拉喀托之子火山于再次喷发(如下图),喷出的火山灰高达657米,大量火山灰向火山四周扩散,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影响。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地壳 B.岩石圈 C.地幔 D.地核
2.此次弥漫在空气中的火山灰会( )
A.减弱太阳活动的强度 B.改变太阳活动的周期
C.减弱太阳辐射的强度 D.减弱大气逆辐射强度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 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
4.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中生代→古生代→新生代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
下图是太阳大气层局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大气层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分别是( )
A.甲层是光球层,Q代表耀斑
B.乙层是色球层,N代表耀斑
C.乙层是色球层,M代表黑子
D.丙层是日冕层,P代表日珥
6.下列现象的产生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①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②动物的异常反应
③挪威夜空出现绚丽的极光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是耳熟能详的童谣,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童谣中出现的天体依次属于( )
A.恒星、行星、卫星 B.恒星、行星、小行星
C.星云、行星、卫星 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8.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作为一年一度的“天象大片”,英仙座流星雨如期上映。2016年8月12日 21:00到13日1:30,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迎来超常规模的大爆发,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轻松可见。
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此次英仙座流星雨图,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流星体属于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彗星公转的天体 D.绕卫星公转的天体
10.图中的流星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B.避免地球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天问一号计划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实施火星捕获。天问一号由一部轨道飞行器和一辆火星车构成。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要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完成下列小题。
11.天问一号被火星捕获后,落在火星上。此时,天问一号属于哪一类天体( )
A.小行星 B.行星 C.卫星 D.以上都不是
12.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过程中依次穿过地球大气层的( )
A.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C.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D.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下图示意太阳辐射与生物质能、化石燃料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包括水能 B.甲包括天然气 C.乙包括石油 D.丙包括地热能
14.下列能源类型的形成与太阳辐射能密切相关的是( )
A.核能 B.地热能 C.风能 D.潮汐能
15.农业谚语“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 )
A.光热资源 B.化石燃料 C.生产能源 D.生活能源
美国空军试飞员基汀格曾在1960年乘坐氮气球飞到了3.1万米的高空,然后乘降落伞跳回了地面,创下的高空跳伞纪录。半个多世纪后奥地利极限运动员鲍姆加特纳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上空,乘气球升至约3.9万米的高空后,带着降落伞跳下并成功落地,打破了基汀格的高空跳伞世界纪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基汀格和鲍姆加特纳跳伞的位置分别位于地球大气的( )
A.对流层 对流层 B.平流层 平流层
C.对流层 平流层 D.平流层 高层大气
17.基汀格在跳伞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大气温度( )
A.先降低后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一直升高
18.鲍姆加特纳跳伞的位置所在大气层的主要特点是( )
A.水汽、杂质含量大 B.能反射无线电波
C.厚度夏季大于冬季 D.大气能见度较高
2021年9月16日凌晨4时33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北纬29.2度,东经105.34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当地居民收到了倒计时预警信息,民众及时提前进行疏散,减少了伤亡。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9.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泸州地区根据这一原理,进行倒计时预警疏散。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B.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20.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
A.莫霍界面以下 B.古登堡界面以下 C.地壳 D.软流层
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热力原因引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A、B、C、D四点的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B→A B.D→B C.C→A D.C→D
22.图中A、B、C、D四点的气压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如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24.“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
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
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25.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对图示箭头的影响,正确的是(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不变
二、综合题
26.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速度(千米/秒)。(10分,每空1分)
(1)根据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和通过介质的不同,得以判断(①是 波,②是 波。
(2)图中A-F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E表示 界面,该面以上A代表 ,该面以下B代表
(3)图中F面表示 界面,此处①波完全 ,②波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
(4)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 )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见
(5)岩石圈的范围包括
27.读“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回答问题。(14分,每空1分)
(1)将图Ⅱ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① ,② ,③ 。其中巨行星是 和 (填行星名称)。
(2)图Ⅱ中各大行星运行的特点有: 、 、 。
(3) 《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zūn)乌”(踆乌,古代传说中太阳里的三足乌)。日中出现的踆乌指的是_______(黑子/耀斑),该标志主要发生在图甲中的_______层(填字母)。
(4)此时,图I中的 层(填字母)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闯入地球高纬度大气,使图Ⅲ (极点)附近易观测到极光现象。
(5)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试根据图Ⅱ中的信息,列举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 。
28.读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8分,每空1分)
(1)图中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顺序是(填图中序号)
(2)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辐射名称:① ② ③ 。
(3)从数量上看,①>④的原因是 。 图中③对地面起到 作用。
(4)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原因是 增强(辐射名称),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增强/减弱)。
29.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中星2D卫星于2019年1月11日1时1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材料二: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
(1)A是________层,简述该层大气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的规律。(3分)
(2)A层大气容易成云致雨的原因是什么?(2分)
(3)B是________层,该层气流平稳,适合________飞行。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影响的是______层(填字母),发射的人造卫星在_______层(填字母)中运行。(4分)
(4)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在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原因是______。(1分)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和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
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30.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来验证某原理(如图),观察实验回答问题。(8分,每空1分)
材料: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厘米左右,宽30厘米左右,高40厘米左右)、胶合板、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等。
实验步骤:①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在玻璃缸的两端;②用平整的胶合板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③在胶合板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④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的飘动。

(1)该实验验证了大气运动的 原理。
(2)由实验可知,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是 ;A.B两地受热的是 ,气压较高的是 。
(3)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4)下图是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用箭头在A、B弧线上标出气流运动方向。该市拟建化工厂,从城市环境角度考虑,甲、乙两地较合适的是
2023-2024学年度高中地理10月月考卷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B 6.D
7.A 8.B
9.B 10.C
11.D 12.D
13.C 14.C 15.A
16.B 17.A 18.D
19.B 20.C
21.C 22.D
23.B 24.B 25.C
26.(1)横、纵
(2)莫霍、地壳、地幔
(3)古登堡、消失、突然减慢
(4)D
(5)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27.(1)木星、水星、金星、木星、土星
(2)同向性、近圆形、共面性
(3)黑子、丙
(4)甲、北极
(5)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
28.(1)①、④、②
(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②、③
(3)大气逆辐射、减弱
29.(1)对流、
对流层上界高度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同一地区)对流层上界高度,夏季高,冬季低。
(2)①对流层大气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
②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
(3)平流、飞机、C、C
(4)C
30.(1)热力环流
(2)地面冷热不均、B、A
(3)④、⑤
(4)
A
B
甲郊区

市区
郊区
同课章节目录